明镜新闻网編譯 巫古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2012年12月16日落幕,這場年度會議的主旨是為接下來的一年訂定經濟目標、其中也包括確立未來經濟政策的方針。中國新領導層的經濟目標除了維持經濟成長,還必須注意到經濟轉型的迫切性,而此經濟轉型的關鍵就在於貧富差距的縮小。假使中國領導人能專注於縮小現已相當嚴重的貧富懸殊,或許就能一石二鳥地同時解決經濟轉型的問題。
收入重分配改革計畫是由溫家寶提出的。
政府承諾改變經濟成長模式
十八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的經濟成長必須轉型,未來政府的經濟政策將朝向可持續發展的成長模式。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呼應了這個目標,會議的官方聲明承諾中國將更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深經濟改革、進一步城鎮化以及持續施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長期居住於北京的美國獨立分析師利明璋(Bill Bishop)為《紐約時報》的財經博客Dealbook撰文表示,儘管會議並沒有提出2013年具體的經濟成長目標數字,但許多分析家相信中國政府為接下來一年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不會少於7.5%。
然而,利明璋也指出,雖然有許多人相信中國新任領導層和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皆發出了強烈的經濟改革信號,但不是每個人都買帳。《金融時報》旗下博客Alphaville告訴讀者們:“不要被這週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講的‘改革’或‘質量成長’給騙了,其實會議中講的內容沒有多大改變。更真實具體的訊息其實在於中國政府對穩定的強調,會議表示明年將繼續維持經濟和貨幣政策的‘穩健’。”
中國11月的能源消費成長率為近9個月的最高,不只這一項指標,最近許多數據資料都顯示中國經濟目前已開始觸底回升。但是目前而言,中國的經濟成長還是過於依賴投資、而非消費;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舉行的前一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2》,報告中警告,過去10年經濟不平衡已劇烈地惡化。
中國政府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也不停地承諾將改變經濟成長模式。才剛接班的習近平已經讓許多人開始期待未來的改革,新華社英文網一篇標題為“習近平的新政策讓中國期待更多的革新”的文章寫道:“在公眾的期待增高的現下,政府的挑戰就在於如何回應他們的期待…… 人們也正在觀望國有企業是否會被拆解或弱化、民間企業是否會有更多機會、產業之間和國有與民間企業之間的鴻溝是否可以被消滅。”
對改革期待愈高失望愈大
削弱國有企業的壟斷以及強化民間企業很可能就是中國迫切需要的收入重分配改革計畫的一環。即將卸任總理職位的溫家寶自2004年就不斷地提及這些政策方向,在過去幾個月內中國媒體也有不少聲音表示類似的計畫會在2012年底前實施。
然而,中國主要商業雜誌《財經》12月17日報道這項計畫將不會在預期時間內實行,因為政府遇到來自既有利益團體的反對。利明璋認為,即使這個延遲情有可原,畢竟收入重分配改革計畫是即將退休的溫家寶提出的,但是這還是一則不顯樂觀的信息。
的確,這個延遲也有可能是因為習近平和將成為總理的李克強希望在2013年推出自己的計畫。然而,這些猜測抵不過計畫延遲這項事實。這個延遲是個令人擔憂的徵兆,它顯示了中國內部既得利益團體的勢力和頑強;它也為習近平帶來了政治風險,因為民眾愈高的期待表示當期待落空時,反作用力將會更為強大。
習近平的政治風險:民眾愈高的期待表示當期待落空時,反作用力將會更為強大。
收入重分配計畫實行受阻
如利明璋所說,削弱國有企業和加強民間企業很可能就是中國政府為縮小貧富差距所實行的政策之一,《華爾街日報》也指出,8年前中國政策制定人就有如此的計畫。當時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就希望縮減中國貧富差距以打造一個“和諧社會”,而做法就是快速提高工人和農人的收入,儘管這代表國有企業財富的縮減。
這項計畫在2012年12月似乎曾在溫家寶最後的推動下實行,但是在經過許多草擬計畫和內部爭論後,許多提議已經被稀釋甚至被放棄;根據參與此計畫的研究者的證言,阻力就是來自於國有企業。他們表示,計畫被弱化的結果就是,政府提出來的方案成為另一套籠統的規定、毫無指引如何實行收入重分配的具體細節。
中國智庫、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祁京梅說:“政策目標是減少企業收入並為勞工增加薪水,但是壟斷的企業和國有銀行不希望讓利給國家、讓國家進行收入重分配。”
實行此計畫的困難也代表著新任領導人們即將面對的挑戰:假使國有企業的壟斷問題無法解決,經濟成長難以持續、社會動亂也將繼續湧出。領導人是否有足夠的決心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中國的貧富懸殊程度已接近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將顯示他們是否有足夠決心進行困難重重的經濟改革。但最近新領導層的言行只強調了改革的重要性,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計畫。
經濟轉型須消弭收入不平等
解決財富不平等問題需要政府正面挑戰從現狀獲利的精英階層、並根除官員的貪腐行為。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以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教授胡永泰指出,在他們將所謂的“隱藏”收入(未在紀錄上的收入如貪污)放入計算考量後發現,處於中國頂端10%的最富有家庭的收入其實是最底層10%窮人家庭的65倍,而非中國政府計算的23倍。
這樣的收入不平等削弱了中國朝經濟轉型的努力,因為目標的經濟成長模式需要更多消費者消費、而非倚賴出口和投資。讓收入低的中國人擁有更多收入可以幫助國內消費的提升,畢竟有錢人更傾向囤積財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有錢人也傾向將錢匯至國外。
國有企業為經改頭號敵人
許多改革的阻礙如意料中來自於獲利極高的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控制了能源、交通、銀行、通信產業等。解決貧富差距的方法之一可能是限制國有企業主管的薪水,但是這項提案沒有下文。另一個提案是控制能源價格,以讓交通成本更為便宜,但是這個想法卻被國有石油企業拒絕,因為屆時他們的利益將被剝奪。
國有企業的財力使得它們成為經濟改革者的首要打擊目標,但它們擁有的財富也讓它們成為改革所必須面對的巨大敵人。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經濟學家、曾任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國有企業已成為經濟和政治精英自肥的管道。”他強調國有企業以前曾經是平等的代理人,因為它們為在國企工作的工人們提供住處和健康保險,但是後來因預算減少而取消了這些福利。
胡錦濤在他的告別演說上強力為中國的國有部門背書,他表示中國必須堅定地鞏固和發展國有企業。但是近來北京政府送出了將改革國有企業的信號,2012年春,中國在與美國的談判中表示她會增加國有企業交予國家的紅利比例(國有企業現在交予國家的紅利只占其盈利的5%到15%)。
胡錦濤也在告別演說中強調中國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達到目前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個人平均所得的雙倍成長。新領導人必須要認知到的是,可達到此目標的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即是減少流至國有企業的國家所得,並將這些資金轉到一般家庭。(《中国密报》第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