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邱立本:全球華人沒有悲觀權利

崛起的全球華人社會沒有徬徨與悲觀的權利,只有樂觀與吶喊的義務,要為中華民族的變革尋回夢想。

一九八七年底,亞洲週刊創刊。這是全球華人衝破種種局限的時代,也呼喚全新的新聞視野。兩岸開始融冰,台灣開放老兵和一些民眾到大陸探親。亞洲週刊創刊號的封面,就是台灣老百姓和福建的家人在分隔四十多年後相擁而泣的鏡頭。

這是台灣威權時代「結束的開始」,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開放黨禁與報禁,為台灣的民主化未來埋下了伏筆。而在一九八七年,中國大陸的民主化與開放改革也面對重要時刻。胡耀邦被迫下台,為一年多後的六四事件埋下了伏筆。但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堅持大力發展市場經濟,與全球的經濟生產體系逐漸結合。兩岸互動的巨變,啟動了一個不可逆轉的局面。

因而八九十年代之交,啟動了一個全新的全球華人社會。這是一個新的歷史範疇。冷戰期間的政治與經濟的圍牆,如骨牌一樣被推倒。那些散布在全球的華人社區,不再是彼此不相往來的孤島,而是與神州大地再續前緣的新天地。中國不再是被圍堵的國度,不再是鄉愁的對象。它是一個又一個夢想的實現之處。

一九四九年以後全球華人的割裂,就在八九十年代間又重新連接上。那些曾經視為鐵板釘釘的政治教條,都逐漸隨風而逝。大馬不再限制華人前赴大陸;印尼也開始對華文的限制鬆動,最終不再限制華文教育,不再禁止華文出版物進口。

台灣當年在反共教育中成長的一代,開始前進中國大陸,他們帶著的不是子彈而是銀彈,他們不是軍事上反攻大陸,而是商業上反攻大陸。到了今天,起碼兩百萬名台商馳騁在神州大地,參與中國的經濟建設。

過去被冷戰結構所限制的各地華人,不再是難越雷池一步的「局外人」,而是可以與神州大地的巨變互動,與中原的核心價值融合,產生奇異的化學反應。

馬來西亞的六七百萬華人,冷戰期間曾被政府當局限制,難以與中國大陸往來。當局對華人訪問中國大陸,都有年齡等種種限制。但無論多麼巨大的冰塊,在時代的暖流中,也會慢慢溶解。

這一股暖流,也最後溶解了冷戰結構的後遺症。隨著柏林圍牆推倒,蘇聯解體,全球華人社會也和全球化的浪潮結合在一起,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權力格局。過去在華人社會中流通受阻的人才、資金、技術,在新的時代動力中,衝破政治的限制,開始自由的流動,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現象:全球華人社會崛起。

告別了冷戰年代,全球華人社會不再是彼此不相聞問的孤島,而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文化聯邦。在這個世界裏,很多華人都有不同的國家護照,但他們都有一本中華文化的護照,蓋上了全球華人的心靈簽證。

過去這二十五年,亞洲週刊與全球華人互動,也發展了一個獨特的風格﹕強調在權力面前講真話。無論是面對多麼龐大的政黨和公權力,或是多麼壟斷的財團,或是面對多麼民粹的群眾,亞洲週刊都重視還原事件的真相,不會被那些看似強大的權力牽著鼻子走。

展望下一個二十五年,兩岸三地的變局,勢將和全球華人產生更密切的互動。尤其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正在急速上升,但也亟需在軟實力上加速提升,全球華人因而成為一個關鍵的力量,可以提供創意與行動的平台,不僅讓中華民族告別痛苦與屈辱,也告別財大氣粗的GDP主義,要追尋綠色GDP,重視環保,讓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要考慮可持續性的發展。中國崛起,不但讓主權彰顯,也最終使人權上升。

多元聲音凝聚為軟實力

而亞洲週刊是全球華人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文化平台,讓眾聲喧嘩的多元化聲音,凝聚成為一股文化的軟實力,因為全球華人沒有徬徨與悲觀的權利,而只是有樂觀與吶喊的義務,要為中華民族的變革,尋回失去了的夢想。

我回想一九九零年八月一日第一天到亞洲週刊上班的情況。當時致力尋找「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中文」的任務,今天已經初步完成;但如何落實全球華人社會「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價值」,則還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也需要了解不同國家與地區有不同的路徑。這需要中華民族的不斷努力,也需要亞洲週刊與全球華人社會不斷的互動與提升,解讀這個跨世紀的懸念。

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