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環保間的兩難
過去30年,中國是世界上追求經濟成長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從一個貧窮落後、在文革中元氣大傷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幾乎是稱得上“奇蹟”般的成就。自1979年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向來是中國歷屆政府的重要任務,只要經濟搞得好,領導人便能為自己積累聲望和資本,進一步拓展政治生涯,同時安撫民心,因此,各階層的政策制定者在經濟領域一直有著強烈興趣。
然而,一昧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代價就是一連串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從而對經濟本身造成傷害。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側重於研究環境和資源經濟學的張俊傑教授(Junjie Zhang)於博客“亞洲社會”(Asia Society)發表文章指出,2008年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提供的統計,中國用以處理環境汙染的經費佔國民總收入10.51%。儘管中國於清末開啟現代化後就無法擺脫汙染陰影,但事實上,1980年以來的環境挑戰已大幅、急速增加,吸引國內外注意。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目前中國的環境績效指數(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在132個國家中排名116,成績有待加強,且2007年正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加上工業迅速發展導致能源需求暴增和自然資源枯竭等問題,都使當局必須對環境政策重新思考。
中國政府也明白當前的經濟增長模式無法持續,對環境更是一大傷害。十八大工作報告中,胡錦濤指出未來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包含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等項目,讓中國得以聲稱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將“可持續發展”視為重大國家戰略者。張俊傑認為,過去政府在物質方面取得很大進步,像是減少貧困和人口控制,而現在“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只是政治口號,將是至關重要的政策試點。
儘管如此,中國的考驗仍多如牛毛。國家大部分區域還是處於早期至中期的經濟發展階段,對能源索求無度,根深蒂固的社經結構問題也無法一天兩天就得到解決。中國雖已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但政策面依然不足,該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間取得什麼樣程度的平衡並不好界定與衡量。根據2012年的里約+20會議,計算一個國家改善社會福利的行動將能檢視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性,但張俊傑提醒,取捨之間的經濟、環境和社會代價常被忽視,舉例來說,如果為了消除貧困而導致環境惡化,能當作可持續的模式嗎?
另一方面,中國也面臨著與可持續發展相互衝突的目標。2011年底前,居住在農村的貧窮人口約有1.2億人,政府希望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使更多人脫離貧困,但張俊傑指出,改善貧困跟環境問題高度相關,最壞的惡性循環可能是:由於人民試圖賺更多的錢,將砍伐森林、過度放牧和無限制使用農業土地等,於是密集的經濟發展為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龐大壓力,並增加自然災害可能,從而減少效益。環境破壞不只侷限於單獨區域,許多人擔心,中國至今仍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早期階段,並不願致力於解決重要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像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畢竟如此一來,他們害怕將加重工業成本和促使經濟增長放緩。
知名的《京都議定書》目標在於“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但中國對於此議題的態度卻是,已開發國家必須先採取措施,然後發展中國家如中國才跟進,加上最大的兩個排放國中國和美國都不受條約約束,因此不少人對於《京都議定書》緩和全球暖化的決心存疑。
面對糧食危機不可不慎
除環境汙染以外,中國還有糧食危機。英國《國際財經時報》(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指出,中國是全世界第四大的國家,土地遼闊,糧食危機看起來不像會在這裡發生,但實際上,中國擁有全球20%人口,卻只有9%耕地和6%水資源,如此不相稱的情況下,政府必須將糧食短缺視為重要問題,否則毛澤東大躍進時代的饑荒惡夢有可能重現。
耕地面積逐年縮小中。
迄今為止,在穀物如大米和小麥市場上,中國尚能自給自足,但經濟形勢之變化為人們生活方式帶來轉變。例如,當人民收入上升,將對蛋白質食物(像是肉類和大豆)有更多需求,但畜養豬牛羊又需要玉米之類的飼料,因此穀物的消耗量必然大幅增加。“中國的糧食生產供給主要以國內為主,不過並不包含大豆。其玉米、大米和小麥的自給率約達98%以上”,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中國項目主任陳志鋼(Kevin Chen)告訴《國際財經時報》:“然而隨著環境壓力加大,尤其是水和土地資源萎縮,加上城鎮化產生新人口,中國是否還能維持98%的自給率具有挑戰性。”
即使中國對糧食的需求尚未達到驚人增長,但很快就會面對因工業化和城鎮化底下耕地減少的問題。《國際財經時報》引用《溫哥華太陽報》指出,中國每年損失約100萬公頃的農業用地,作為新興都市發展之用,因此,在1996年到2006年間,共900萬公頃耕地從中消失,至於剩餘土地,還有遭受工業汙染的威脅。當局對這個敏感議題的態度並不開放,2010年由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進行的土壤汙染檢測結果未對外公布。
但危機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中國採取更好的農業技術來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像是基因工程和增加產能的創新,使用機器人將可幫助節約用水和肥料,進一步提升效率,改良灌溉系統也能幫助節省能源。所以,《國際財經時報》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於政府態度,當自給自足的能力發生動搖時,當局是否願意開放糧食進口?“中國不一定得單打獨鬥糧食問題”,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哈羅德·寇克(Harold Corke)說:“因為中國經濟繁榮,可以擴大從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的糧食進口,無須一昧追求自給自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食物來源為何,中國必須確保糧食充裕,人民吃得飽,這是中共在全力維持政權穩定的關鍵課題。 《大事件》第17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