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我差點成了莫言的頂頭上司


《明鏡月刊》盧弘專稿




  我國同胞很愛起鬨,2012年又有了個熱點:莫言得了諾貝爾獎。
  從2012年10月起,全國媒體排山倒海、鋪天蓋地似的,全是莫言、莫言、莫言……連他拉屎放屁都是頭條“花邊新聞”。本人無意參與起鬨,卻因此引起關注,也來插上幾句嘴,說說據我所知的事,以便揭示“中國特色”。

  何以褒貶愛憎天壤之別

  要說這個諾貝爾獎,中國及華人早已有了,近年就得了幾個,但哪個也不如這次“炒”得這麼火。且不說前些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兩個中華同胞獲此殊榮:一個是原西藏喇嘛達賴,一個是原北師大講師劉曉波。我國不僅不予祝賀,反而一片斥罵抗議之聲,劉曉波還被逮捕坐了大牢,此與莫言獲獎受到的歡呼吹捧,恰成鮮明對比。同為得了諾獎,國內反響如此懸殊,這是為了什麼?據官方解釋,莫言得的是文學獎,所以才這樣大張旗鼓地宣揚,達賴、劉曉波之流,只是“持不同政見者”,正為西方反華反共所需要,這才遭到打壓。

  此說其實並不盡然,就是這個文學獎,我國同胞已得到過,莫言並不是第一個,第一位獲獎者叫高行健,早在十多年前就得了。但中國對他卻一字未提,不像莫言突然紅遍了天下,說是因為高已入了法籍,不算是中國人了,所以才未予宣揚,實際是將他的祖國之籍給開除了,不承認他也為國──至少是為華人爭了光。不過此說也難自圓其說,更早的幾位諾獎得主,如楊振寧、李政道等等,都早已入了美國籍,早就不是中國人了,但在我國不僅名氣很大,還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等生前,更別說後來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多次接見而大受禮遇,將他們視為中華民族的驕傲,雖然他們其實都已是“美國佬”,只是出生在中國而已,可是同樣出生在中華大地的高行健,也得了諾獎卻不受待見,以致極其冷落誰也不知!而這就是我們的“中國特色”,只是不那麼光彩了。

  當今莫言突然爆紅名揚天下,許多人都為與他相識相知引以為榮,似正往他身邊緊貼,以圖分沾其諾獎之光。同為諾獎得主的高行健,卻至今不為人知,這並不公平,促使本人為此說道說道,在人人樂道莫言之時,我且說說高行健。他也曾是中國作家,1940年出生於江蘇泰州,與我還是小同鄉,他1962年畢業於“北外”法語系,後供職於“中國作協”外聯部,又任“北京人藝”編劇,有《絕對信號》、《車站》等劇作,1999年版《中國作家大辭典》有他的條目。他的夫人曾在《北京周報》法文版工作,因我認識她的上級以及高的兄弟,去過他們在首都劇場後臺三樓的家,與他們一度有過交往。

  後來他們去了法國,因為都通法語,很可能以法文寫了什麼著作,竟在國外引人矚目,居然一舉獲得華人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可惜中國從來不提此事,似乎他為我國丟了人。他寫的自然是中國的事,正如有位英籍華人女作家,以英文寫了幾部多國暢銷的書,卻在自己的祖國成了禁書,因為她不幸地暴露了我們“鮮為人知的故事”,致使她的作品在國際上大受歡迎,其作者本人卻在祖國不受歡迎。高行健很可能也是這樣,大概他也寫了我國不那麼光彩的事,才使他雖獲十分光彩的諾獎,在其祖國反遭不光彩的封殺!我雖然見過他們夫婦,卻從未讀過他的著作,尤其是得了諾獎之作,因為國內哪個書店都買不到也找不到他的書,不論是中文還是外文都見不到,這與如今全國所有書店,大量大批地推出莫言著作,又成鮮明對比,我想不通何以至此!

  諾獎得主與他的名著

  當許多人都為是莫言之友招搖過市時,我也來“顯擺”一番與他之“誼”。

  1988年年底,我從《解放軍報》轉往總參政治部,準備籌建新的文藝創作室,已預定我為創作室主任。我報到時被告知,未來的創作室內有幾名創作員,除了兩三位報告文學作家和畫家之外,有一位是因《紅高粱》電影正走紅的原著作者莫言,由於那幾位還在原單位尚未調到,我這室內目前只有本人及莫言二名。後來因為軍內編制等扯皮事,創作室並未宣告成立,我這“主任”也未就任,後來填表時任職一欄只寫了個“創作員”,這就與莫言不相上下了。不過本人不僅年紀不小,軍齡資歷也都不淺,在名次上就排在他前面,使他見到我時,就有禮貌地稱一聲“老師”,就如當年流行的“師傅”一樣,僅示恭敬而已。

http://file1.qidian.com/jpg/2009-9-14/15/42328.jpg
  電影《紅高粱》讓莫言走紅。


  若要就此套個近乎,這時莫言與我不只是同一單位,應是同事又是同行,還是同一職務,也在同一財務科領餉,但卻記不得與他有何交往,有印象曾應召參加過同一會議,例如1989年“六四風波”後,都曾奉命表明政治態度,如堅決與黨中央保持絕對一致云云,似乎我們都這麼說了。因為我們都不坐班,散了會就各自回家,我還住在軍報,卻不知他住哪,從無來往也未問過,連他來開會時戴的是上尉還是中尉軍銜都記不清了,我當時是文職,“六四”以後連軍衣都不穿了。

  如今搜索記憶,他也就是個胖乎乎的中等個子,富態的臉上有一對睡意朦朧的眼睛,還有張幾乎不怎麼開口的嘴巴,既不帥呆更不俊美,參政文化部女部長李靜,常常拿他的長相開玩笑,不過文化部的幹事們,雖然軍銜都比他高,卻對他很尊重,因為他當時已有了名氣。他曾為參政寫過表彰先進人物的文章,還在文藝評獎活動中,應邀擔任過評委,我也曾是評委之一,抱歉的是名次在前,但在評獎討論時,卻記不得他講過什麼沒有,這就是我與他的全部交道。

  那時的他已是名人了,不只常有作品發表出版,一些報刊上還有對他作品的評價,有篇論文說他寫的是“垃圾文學”,引了他的一段文字,見他將一堆大便描繪得淋漓盡致,連味道都寫出來了;還有一段寫他娘的陰毛,怎麼有虱子在裏頭爬等等,令人讀得只覺噁心。他的著作我幾乎都沒看過,除曾看了由其原作改編的電影《紅高粱》,也就翻閱過新出的長篇《豐乳肥臀》,不是不想看或不屑看,而是想等稍空閑時,安安心心拜讀其大作。那時他這部巨著炒得很火,不過有人叫好也有人說壞,有家刊物曾發了幾篇批判文章,說此作如何“歪曲”、“醜化”和“污衊”了中國人民。與此同時又有家大型文學叢刊,給正有爭議的《豐乳肥臀》頒發大獎,還有10萬元巨款,似乎要與批判者們對著幹。不過這一獎項,只是民間性的,並不具有官方權威性,並且評獎限於文學性,批評卻著重於政治性,各執一詞,各走一端,誰也不讓誰。(《明鏡月刊》39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