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闵良臣:民不畏死

中国人之所以称赞老子(名聃),是因为他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而人们称赞道德经,主要是因为老子所说的那些“道”是“非常道”,以至于两千多年后还有人拿这三个字做书目。又因为是非常道,人们就认为老子所言的都是“大道”。你读道德经,确实能感觉到一种“大道”在,那是一种大智慧。但当你读完五千言后,你会发现,道德经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不是作者自己宣扬以及后人们所称赞的那些“大道”,而是极为通俗易懂而又不经意的一句话,这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句话经后人诠释,当然有为统治者着想之意。但汉字很神奇,就算是为统治者着想,未必就不能为被统治者所用。自己常想,中国两千多年来,固然很难说没有统治者从这句话中悟出些什么道理,补充其统治术,但更多的恐怕还是被统治者读到这句话后一定受到莫大鼓舞,兴许还会生出一种凛然正气,视死如归。我甚至想南宋状元、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句留传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虽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未必不是从这句“大道”而来。

  人之所以怕死,是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且死而不能复生;而人之所以不怕死,又正是因为人都是要死的。既然人都是要死的,倘若死得其所,又有何憾!不论是谭嗣同还是秋瑾,都是在逃而能生的情况下放弃了生的希望,甚至都认为只有自己的死,才能推翻专制统治,才能换来社会的重生。

  一个政府,一种统治,坏到有人为了推翻它而不惜失去生命,甚至就是要用自己的死来唤醒民众起来推翻它,那么,这个政府,这种统治,你说还能长久得了吗?谭嗣同、秋瑾之后,“我大清”很快就完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民不畏死”,那么,那些“有影响”的公知作为民众中的觉悟者,更不会怕死。其实,任何一个人,一旦明白了生命的真谛,都是不畏死的。孔夫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不说,尤其是像谭嗣同秋瑾这样“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显然更不怕死,而且那死法不论是“砍头”抑或“活埋”。

  本人并不研究历史,不知道谭嗣同秋瑾那个时代中国“有影响”的“公知”到底有多少人,想来全国也不会超过200人吧。如果因杀了那200公知就能推翻“我大清”的专制统治,我想那200公知中绝大多数人一定是含笑赴死,慷慨就义,就像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些先烈们一样。这很好理解,他们死得其所,虽死犹生。你看,谭嗣同死了吗?秋瑾死了吗?

  作者:闵良臣,原载: 共识网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