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先生(摄影:李锋)
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出版家,坐于高楼的书斋里,用他带有几份“顽劣气”的壮志雄心,做着一个让他的祖国走向世界的梦想。
钟叔河 1931年生。周作人研究专家。第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编辑计36种、800万字的“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其在出版、史学方面的成绩引起海外文化界的重视。
自述
我这一辈子,似乎只见我父亲哭过一次。
那是1949年6月,我在长沙文艺中学读高二,当时我是“左倾青年”,本来是放暑假的时候了,但地下党要求学生“留校护校”,因为知道快要解放,要保护校产。后来,又因为校方和三青团坚持如期放假,就打起了架,你看现在我的右眼框这里还是趴下去的,眉毛这块的骨头是当时被打折的。
到了医院,别人喊我父亲来,我在病床上看到他,他的双眼都是眼泪。我这一辈子,似乎只见我父亲哭过这一次。我父亲,确实是个对社会了解不深的书呆子。
1958年的时候,我被打成《新湖南报》“右派小集团”,单位处理,要么劳教,要么回家自谋生路。我和我父亲商量,他却说:“我看劳教也没什么不太好,反正就当是出门留洋几年。”解放前一般是结婚生孩子后,就送儿子去留洋,我那时也刚结婚,生了小孩,他以为劳教和留洋也差不多,都是离家几年再回来。我被他弄得哭笑不得。
父亲对我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他不管我。因为我小时候与他有代沟,几乎相差两代人,他58岁才老年得子,生了我。从年龄上讲,是我的爷爷辈儿。所以就对我管得不严,我要读点什么课外书都可以,他也没什么引导,他是时务学堂的学生,学了数学,后来教数学,我的数学偏偏不好。他那时读《庄子》,读佛经,我也不看。
有一次例外,那件事我现在再想起来,才知道父亲对我的影响很正面。那年我差不多十岁,在平江老家,父亲从长沙回来,看到我正在读《金瓶梅》,那种有插图的绣像本,那是我堂叔逗我看的,我并看不懂。父亲抓起了一根竹杠子就追着堂叔打,并没有打我。现在想起来,我那个老家庭,其实很腐朽,但父亲早就跳出了那个老家庭,所以才有那么激烈的反应。
这中间有一个转变,我年轻时候思想左倾,但我后来为什么又成了右派。为什么呢?年轻时觉得国民党太腐败黑暗了,感到不民主不自由,要反对它,就左倾了。把我划右派的理由,也是激昂地想要民主和自由。
我的《小西门集》的出版,最费了一番周折,开始时是南京的朱嬴椿要给我设计那本书,帮我找出版社,结果换了好多家,耗了三年,都是因为一篇文章——《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条》。这是从1957年10月,新湖南报反右办公室印的《继续揭露批判钟叔河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那个小册子原文照录。出版社的人跟我说,删几条,或者只保留一个目录,但我不肯,要全文照录,否则宁愿不出版。
于是这本书2011年5月才在岳麓书社出版。在这篇文章的前面,有我的一篇《“错就错在要思想”》,那是报社主持“反右”的一个人,当时对我说的原话:“家庭和个人出身虽不算反革命,但思想极端反动,也差不多了”。我后来常常对人说,其实划我做右派不冤枉。当然,我并不是说我现在还是那些观点,看法有变化,但方向不变。
也因为“民主的基础是个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中的意见,民主便削弱了”这些言论,我就成了“情节严重态度恶劣者,送劳动教养,其中情节特别严重、态度特别恶劣者,并开除公职”中,开除公职并送劳动教养的一个。1970年,我又被再判了10年徒刑,去茶陵江农场坐牢。
我在监狱里,主要呆在绘图室。但每年总有几次,监狱搞宣传时,我和朱正、俞润泉几个人会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就谈这些。监狱里面要谈话,谈得最多的是吃,再一个是谈性。有些话题呢,只能在我们之间谈。我们的苦恼,就是中国脱离了人类进步的正常道路,我们脱离了世界进步的正轨。世界进步了,而我们停滞在后面,我们在1949年以前看过那个世界,1949年以后也看过一点,解放以前的报纸我也看过,解放后自己办报,就是因为这个报纸越办越没有味,那个时候我宁愿脱离湖南报。尽管党报的工作是很好,我的级别也不很低,相当于省政府的科长。
我们谈的最多的是当时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如果中国能够打破这种禁锢的政策,走向全球文明,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所要求的无非就是这样,就是和全人类一起走在这条大道上。“走向世界”丛书里我写的序论中,很多观点也是在这一段谈出来,但之前我们也都谈过,比如说觉得日本学欧美比我们要学得好。我编的《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我特别偏爱这本“小书”。因为,这个画上有吴昌硕、俞曲园,后来有胡适、张大千和徐悲鸿的题词,这些书法本身就可以传世。还有“小书”里面的主角暴方子,他是清朝一个很小的官,从九品的巡检,等于现在一个镇长,因为“傲上”被免职,但并没有得罪百姓,他没米过年了,老百姓就给他送米,送钱送肉,有几千人送。
我觉得这种行为很有意思,实际上是对政府免他职的一种抗议。这说明在清朝,那时的老百姓谈不到什么民主观念,但至少那时的老百姓可以表示一点是非。你看现在撤了一个镇长或者县长,有没有老百姓给他去送米?不会有一个。
我对这些总是感兴趣。我写的每一篇文章,像《念楼学短》和《学其短》,虽然是谈古文,包括我说过的一些话,都是“拆台”,要让人觉得,不民主自由是不完美,现在的政治和文化都不完美,不是一种理想状态。我要使读者尽量慢慢认识到这一点。这种力量很微薄,但做总比不做好。
对话
传统主流的叛逆者
记者:“走向世界”丛书里面,走得最远的是哪个?
钟叔河:最高思想就是郭嵩焘,他们的很多言论超出同时代人,因此也不能被理解。左宗棠做事比郭嵩焘多,但千年以后,郭嵩焘的历史地位要比左宗棠高。但是,光靠走向世界的这些人是走不向世界的,这些人有局限,局限还很大,出路是在于走向世界这件事本身,他们走向世界有些是被动,有很多是被派出去,很少是主动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去,出去就有作用。
记者:现在你觉得我们已经走到世界里了吗?
钟叔河:我认为这个前途肯定是光明的,但是在这一代人手里没有希望,中国要走向世界是很难,我们现在远没有走向世界。我认为走向世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历史阶段,中国要走向世界很难,比非洲那些国家还难。因为非洲没有这么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又有很强烈的保守性,中国的医药比其他民族的医药有效,保证我们成为了最大的一个种群,再一个中国人的繁殖力也特别强。我绝对不是一个反传统文化的人,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东西,它才能够保守。“保守”也不是个贬义词,它能够保住已经有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很难接受别的价值观,像我在这种传统的主流里是一个叛逆者。
记者:作为《周作人全集》的编撰者,你个人如何评价他?
钟叔河:周作人只是一个普通人,有所有人都会有的缺点,他和日本人合作,不能说是他一个缺点,只能说本来有些事他可以不做,他身上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他不是一种能抗拒强势的人。虽然,解放以后他对共产党也有怨尤,有些文章也捎带骂了蒋介石,但他已经毫无危险了。他也骂过傅斯年,那时候胡适等人联名保周作人,傅斯年就是不肯签字,而且劝胡适不要介入。周作人虽然有点狭隘,多少有些绍兴师爷的脾气,但是比鲁迅要好得多。解放以后,一直大手大脚用钱用惯了的他养家糊口,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靠卖旧书来维持生活。所以,许广平评价周作人没有用,很自私,一天到晚在家写文章,院子里花开花落都不知道,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优点。
手记
大时代里守着“一”
钟老不是民国控。
住在他楼下的作家王平给我看过他1949年初的日记,里面对蒋介石元旦文告的评价是“哀鸿遍野”。他甚至对1949年后的台湾,也没那么乐观,他对我说:“如果我去台湾,说不定也一样被整得很惨。”“台湾的民主自由,不也是后来等到蒋经国晚年才有的吗?”从左倾青年到右派,在钟老这里,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没一丁点那种老革命的“上当感”、“被辜负感”,而是淡然的“求仁得仁”。
如果不是看了少年钟叔河,那时候还叫钟雄的手稿和日记里那些醒目地探讨民主与自由的段落;如果不是看了将他定为“极右分子”的《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条》,“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度的民主政治,哪怕经济上再强大,也是没有很大吸引力的”,“政党的活动,主要应放在政治方面。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党的领导只要注意掌握一下政治方向就行了”这样的观点。我也会像大多数朋友一样,觉得“一切大师都是慢慢进化出来的”,或者觉得“许多大师是自我觉醒自我启蒙而来的”。
我不敢随意地给钟先生封上“大师”的头衔。不过在年轻人心中,总是有自己的学术文化地图与坐标。说起来也巧,在湖南也在中国最有分量、最有坐标意义的两个文化老人——钟叔河与朱正,他们不仅是几十年的好友,连生日也在同年同月。他们用力甚勤的研究领域,更是貌似巧合地分别为周作人和鲁迅。
以“文归文,人归人”的视角看,周氏兄弟,不管怎么排,恐怕都算得上新文化运动结出的最有分量的果实。对于他们精神脉络的理解,多年相知的难友可能才最清楚。早年同为右派小集团的俞润泉先生,2001年曾给钟叔河写信:“兄虽受挫折,仍重视科学,终为当代学人。”
可惜,俞先生未能看到2008年的钟先生另一篇《过头话》,专文批评杨振宁《曙光集》中的这段话:“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这篇看起来平静的文章,轻轻地一剑封喉。
知己击节叫好的时刻,也应该憾失于2006年,钟先生那篇《角先生与肉苁蓉》,从特别巧的性学史角度,对科学精神匮乏的中国传统“文科生”们进行了一次特别狠的嘲讽。当然,对钟先生击节赞赏的人,还有钱锺书这样的人物,杨绛后来写信给钟先生:“锺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与钱锺书这种人不同,钟先生是真正“土里面长出来的学者”——父亲是学数学的,谈不上太多的家学,师门更不显赫,没读过大学,也不是某大师的私淑弟子。
时光流转到今天,确确实实地,他成了我们心中的“大先生”。能成为“大先生”,缘于各自造化。比如钟先生还有那种自制欧式木刨的行动力,有在旧书店巧夺《查泰莱夫人》的机巧,有拉板车刻蜡纸养家练出来的经营头脑。只是他们这些年,在大时代里守着的“一”,无论如何,是值得后辈仔细看,再仔细看的。
作者:钟叔河 袁复生,来源: 《名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