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的地标:大教堂和莱茵河大桥
2012年,科隆和北京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庆祝双方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5周年。这两个城市,可谓很不相称,那么结为友好城市会带来什么收获呢?
科隆和北京都为安排友好城市关系25周年庆祝活动做出了很多努力,2012年全年都有活动,合计几十项,从各种讲座、展览,到音乐会和街头节庆,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庆祝活动之一是以北京和科隆友好城市关系本身为主题的讲座和大学生工作坊,探讨科隆和北京究竟互相能向对方提供什么。毕竟,这两个友好城市这么不同,这个问题也确实提之有理。北京是一个面积几近德国一个州的大国之都,人口比科隆多16倍。科隆这个莱茵地区的都市,人口只有一百万,依中国标准来看,仅算一个中小城市。但对科隆人来说,他们的科隆可算是国际化城市。
科隆和北京的友好城市关系,起步就不大顺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实是希望和德国首都结为友好城市的。但两德统一前,西德首都是小小的波恩。对北京来说,波恩确实太小了一点儿,因此决定和波恩北部的邻城--科隆缔结友城关系。即便后来德国首都迁到柏林,北京也没有放弃和科隆的这一关系。
平起平坐的伙伴?
科隆市政府代表在友好城市关系研讨会上对两个城市之间的合作大加赞美。如科隆经济促进局的杰斯珀维奇(Michael Josipovic)就指出这一关系在经济上带来的好处。虽然对一家企业来说,单因是友好城市而在该城市进行投资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恰恰对中国来说,"友好城市关系有助于接洽业务"。
此外,对科隆的企业来说,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恰恰也能起到跳板作用,由此出发开拓在中国其他地方的业务是比较方便的。反过来,在杰斯珀维奇看来,科隆与北京的大小差别也并非头一眼看去的那么大,毕竟在科隆行政管理大区生活着三百万人。
杰斯珀维奇表示:"最终对企业来说,重要的并非某个城市有多大,而是与该城市息息相关的区域怎么样,是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如何。假如以科隆大教堂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划出一片地区的话,那就有1700万人生活在这个地区。这样一个规模就完全可以和北京的市区面积相比了。"
互相学习取经
除了具体的商业关系以外,北京对科隆在城市发展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认识也很感兴趣。科隆市长办公厅负责国际事务的默伦迪克(Barbara M?hlendick)女士介绍说,特别是在交通、垃圾和环境管理领域,北京方面的兴趣尤其大。但学习取经并非是单方向的。科隆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和北京环境局的交流中惊讶地发现,北京的"大气质量模型要比我们的精细得多,质量要高得多"。
默伦迪克对迄今访问过科隆的50多个中国代表团也印象深刻,这些代表团都是自己想来访问的,而非科隆市一再邀请才光临的。对默伦迪克来说,这明确表明对方确实对科隆很感兴趣,交流内容包括对诸如文物保护、人权等比较棘手的话题。从德国角度来看,北京市迄今在这些领域的做法多多少少有些问题。
对话的重要性
默伦迪克在科隆大学介绍科隆和北京的友好城市关系时也提到,恰恰在人权问题上,两个城市的友好关系一再经受考验,最近一次关系紧张是在2010年。当时,科隆市议会通过了一项要求中国政府释放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决议。北京市的反应先是表示气愤,然后表示惊讶,惊讶为什么科隆市长不能干脆撤回市议会的决议。
默伦迪克女士强调说,尽管出现过这样的不和谐音,两个城市之间的交流却从来没有完全中断过。即便是1989年六四之后,双方关系等于是冻结的时候,两边也没有完全停止联络。默伦迪克认为科隆市始终重视对话,棘手话题也不畏惧的策略是对的。"我想,交流沟通只能有助于搞好关系,不会搞坏。"就是在2010年双方围绕刘晓波问题发生争议以后,中国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还是访问了科隆,访问议题是打击贪污腐败。
默伦迪克在她的讲座中还提到友好城市关系所具备的另一个维度,即友好城市关系也总是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外交手段。有的时候,国家政府之间所不可想象的交往,城市之间却可进行。
作者:Florian Struth 译者:施彦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