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民幣國際化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美元、歐元、日元等國際貨幣比較,人民幣的國際化還處於十分初級的階段。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結算比例失衡
首先是人民幣進出口結算比例不平衡,進口結算支出遠大於出口結算收入,進口結算的人民幣金額占到80%以上。人民幣流出遠大於流入的不平衡現象,既是在人民幣國際化初期的必然現象,又一定程度反映了人民幣回流管道不夠暢通、境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限等現狀。
同時,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結算比例不平衡,經常項目下的支付結算只是國際貨幣最初級的職能,相較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投融資業務,結算規模拓展空間相對有限。
其次,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從市場廣度來看,香港市場上現有的人民幣金融產品種類不夠豐富,人民幣市場參與者數量有待擴大、結構有待推進多元化。目前人民幣離岸市場參與者主要為與中國大陸有貿易關係的進出口企業、境外清算行、境外代理行、中資金融機構的香港分公司等,而國際金融機構參與人民幣離岸市場交易的程度還有待提高。
從市場深度來看,香港市場的人民幣存量有限,且增速容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則特定時期還一度出現增幅減緩等狀況。目前香港的離岸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即期和遠期的日均交易量僅為10億-15億美元,人民幣「點心債券」在二級市場上的日常交易也並不活躍,首批試點的RQFII投資規模僅有200億元(人民幣),且規定其中80%投資境內債券市場、20%投資股票市場;其他人民幣產品由於發行規模不大、收益率偏低等原因,市場流動性有待提高。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倫敦美元離岸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元交易市場,每天成交量在5000億美元左右,甚至比美國本土市場的美元交易量還要高,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基準利率指標。可見相較於倫敦的美元離岸市場之於美元的作用,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還需要進一步的培育和建設。
資本項目開放有限
第三,資本項目開放程度和投資回流管道有限。人民幣能夠在資本項目下較為充分地自由兌換和跨境流動,不一定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但卻是有利於推動的重要條件。目前資本專案下人民幣結算的相對規模還非常小,2011年僅占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額的5%左右。
資本項目開放程度有限的直接表現,是境內的人民幣無法通過資本項目大規模流出到境外市場,而且境外人民幣投資回流境內市場的管道也受到限制,進而會制約影響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被接受的程度。
在資本項目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路徑上,金融界存在著分歧,支持者認為當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是順應市場的需求,從中長期看總體上有利於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國際金融體系的均衡,而批評者則認為,在內部金融體系沒有充分市場化之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國家資產負債表角度看,積累的是軟的資產、流出的是人民幣計價的硬資產,應當在積極推進內部金融體系市場化之後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內部的金融改革和人民幣的國際化可能更多呈現出相互推進的過程。(作者為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