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前表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美国不能让双方在经贸交往中的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说,摩擦是这两个不同政治制度国家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要把摩擦限制在不损害两国关系的范畴内。
*习近平:不能让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
习近平12日在访美前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
不过,习近平承认中美经贸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他希望双方要通过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协调,妥善处理分歧,不能让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
美国政界人士多次批评中国人为地压低人民币汇率、以增加中国的出口,无视对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不公平地补贴如太阳能等出口企业。
*洛德:摩擦是美中关系中的必然部分*
美国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四十年前参与了开启美中两国尘封多年交往大门的破冰之旅。他认为,摩擦是美中关系中一个必然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摩擦不会成为积极的因素。
他说:“我认为,从开启两国交往大门以来,摩擦就一直不可避免,并将在未来10年继续存在,其中也有合作和竞争。希望我们能避免冲突,但肯定会有紧张和摩擦。”
*摩擦应限制在不损害关系的范畴内*
洛德大使说,中国是崛起中的大国,美国是已建立起来的大国,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在一些国家利益方面相互竞争,因此会导致在目标上的分歧,即使有时我们目标一致,策略也会不同。不过,他同意习近平所说的“不能让摩擦界定美中关系”,强调美中面临找到并扩大合作领域的挑战,不仅在双边关系上,而且在区域和全球问题上,从而使双方整体关系呈现积极的势态,同时把摩擦限制在不损害关系的范畴内。
*不会减少彼此的经贸争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锋认为,中美之间目前最大的争议和分歧是经贸领域。他说,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奥巴马为了谋求连任在全力拼经济。但是在经贸领域,双方如何能够缩小差异,形成共识,最终在一系列分歧的问题上迈出合作的步伐,对于现在的中美两国政府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国内政治意义。
他说:“其实,中美经贸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重要的纽带和支柱,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彼此双方对话,以及积极的合作姿态来逐步加以解决。我认为习近平这次访美双方在经贸领域要大幅度降低彼此争议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华盛顿邮报说,毫无疑问,美中现在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在中国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国对南中国海领土的野心等方面,双方关系紧张。
*美中应为太平洋共同体合作*
习近平在回答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还淡化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指出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欢迎美国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并希望美国充分尊重和照顾亚太各国的重大利益与合理关切。
洛德大使说,美中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就是相互合作,同其它国家一道帮助建立一个太平洋共同体,这意味着中国欢迎美国在该地区的继续存在,美国明确表示不会设法包围或遏制中国。
他说:“我认为我们找到共同合作的领域,非常重要。中国认识到美国是个稳定势力。事实上,我们在最近几十年的存在,帮助中国建立了卓越的经济增长框架。当然这大部分归功于中国人民本身。所以,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以及其他国家一道为太平洋共同体而合作。”
*对双方意义重大*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星期三抵达美国,进行阔别美国27年后的第二次访问。与1985年作为河北正定县县委书记完全不同,此次习近平是作为国家副主席和未来党政军一把手访问。洛德大使说,习近平将在未来10年领导中国,此次访美意义重大。
他说:“首先两国领导人相互结识,了解如何相互打交道。第二,习近平能利用这次机会给美国人民、媒体、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留下印象。第三,将有助于提高习近平在中国和世界的形象和威望。”
北大教授朱锋说,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是2002年中共16大之前胡锦涛也以中共候任领导人身份到美国访问模式的延续。这次访问不仅表明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而且代表了中国高层同美国政府的沟通、交流和认知。
他说:“他这次访美最重要的也是他展示个人魅力、风采的一个很重要的旅行,给予美国政界和社会一个开放的管道,来认识这样一个即将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人。因此这是一个展示之旅,一个认识之旅。”
*习近平:不能让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
习近平12日在访美前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
不过,习近平承认中美经贸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他希望双方要通过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协调,妥善处理分歧,不能让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
美国政界人士多次批评中国人为地压低人民币汇率、以增加中国的出口,无视对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不公平地补贴如太阳能等出口企业。
*洛德:摩擦是美中关系中的必然部分*
美国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四十年前参与了开启美中两国尘封多年交往大门的破冰之旅。他认为,摩擦是美中关系中一个必然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摩擦不会成为积极的因素。
他说:“我认为,从开启两国交往大门以来,摩擦就一直不可避免,并将在未来10年继续存在,其中也有合作和竞争。希望我们能避免冲突,但肯定会有紧张和摩擦。”
*摩擦应限制在不损害关系的范畴内*
洛德大使说,中国是崛起中的大国,美国是已建立起来的大国,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在一些国家利益方面相互竞争,因此会导致在目标上的分歧,即使有时我们目标一致,策略也会不同。不过,他同意习近平所说的“不能让摩擦界定美中关系”,强调美中面临找到并扩大合作领域的挑战,不仅在双边关系上,而且在区域和全球问题上,从而使双方整体关系呈现积极的势态,同时把摩擦限制在不损害关系的范畴内。
*不会减少彼此的经贸争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锋认为,中美之间目前最大的争议和分歧是经贸领域。他说,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奥巴马为了谋求连任在全力拼经济。但是在经贸领域,双方如何能够缩小差异,形成共识,最终在一系列分歧的问题上迈出合作的步伐,对于现在的中美两国政府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国内政治意义。
他说:“其实,中美经贸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重要的纽带和支柱,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彼此双方对话,以及积极的合作姿态来逐步加以解决。我认为习近平这次访美双方在经贸领域要大幅度降低彼此争议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华盛顿邮报说,毫无疑问,美中现在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在中国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国对南中国海领土的野心等方面,双方关系紧张。
*美中应为太平洋共同体合作*
习近平在回答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还淡化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指出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欢迎美国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并希望美国充分尊重和照顾亚太各国的重大利益与合理关切。
洛德大使说,美中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就是相互合作,同其它国家一道帮助建立一个太平洋共同体,这意味着中国欢迎美国在该地区的继续存在,美国明确表示不会设法包围或遏制中国。
他说:“我认为我们找到共同合作的领域,非常重要。中国认识到美国是个稳定势力。事实上,我们在最近几十年的存在,帮助中国建立了卓越的经济增长框架。当然这大部分归功于中国人民本身。所以,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以及其他国家一道为太平洋共同体而合作。”
*对双方意义重大*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星期三抵达美国,进行阔别美国27年后的第二次访问。与1985年作为河北正定县县委书记完全不同,此次习近平是作为国家副主席和未来党政军一把手访问。洛德大使说,习近平将在未来10年领导中国,此次访美意义重大。
他说:“首先两国领导人相互结识,了解如何相互打交道。第二,习近平能利用这次机会给美国人民、媒体、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留下印象。第三,将有助于提高习近平在中国和世界的形象和威望。”
北大教授朱锋说,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是2002年中共16大之前胡锦涛也以中共候任领导人身份到美国访问模式的延续。这次访问不仅表明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而且代表了中国高层同美国政府的沟通、交流和认知。
他说:“他这次访美最重要的也是他展示个人魅力、风采的一个很重要的旅行,给予美国政界和社会一个开放的管道,来认识这样一个即将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人。因此这是一个展示之旅,一个认识之旅。”
美国之音视频截图
*何频:习近平访美似赶考*
不过,旅美的中国政治战略研究学者何频却认为,习近平这次访美与10年前胡锦涛的访美有很大不同。他说,胡锦涛访美时,中国模式还处在比较兴旺阶段,社会问题远没今天那么严重,但今天习近平访美,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走到尽头,在老百姓“民智已开”时,中共却没有找到新的治理模式,而且还极力回避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
他说:“他(习近平)能做的事情,从短期来看,会是非常有限的。他即使想有所作为,也要等他巩固权力以后。所以,他这次访美基本上还是一个‘赶考’的过程,成绩单还不可能通过这次访问能够拿得出来。”
不过,旅美的中国政治战略研究学者何频却认为,习近平这次访美与10年前胡锦涛的访美有很大不同。他说,胡锦涛访美时,中国模式还处在比较兴旺阶段,社会问题远没今天那么严重,但今天习近平访美,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走到尽头,在老百姓“民智已开”时,中共却没有找到新的治理模式,而且还极力回避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
他说:“他(习近平)能做的事情,从短期来看,会是非常有限的。他即使想有所作为,也要等他巩固权力以后。所以,他这次访美基本上还是一个‘赶考’的过程,成绩单还不可能通过这次访问能够拿得出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