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星期六

詭譎戰略環境下的太平島防務

傅應川

自本月初,中共與菲律賓船艦在南海黃岩島對峙以來,迄今已歷半月餘,局面依然相持不下。事件始於菲國軍艦「德爾皮拉爾」號,試圖非法檢查中國漁船,中共派遣海監船阻止其行動,因而形成對峙。

 事件發生後,菲方頻頻出牌,企圖影響國際視聽,尋求「國際仲裁」,將南海問題國際化,並以弱者的姿態爭取國際同情,鼓動東協各國加入對抗中共行列,並盼國際施予援手。中方雖以和平外交為手段,維護主權為底線與菲交涉。但對比以往的態度亦空前強硬,不但機艦雲集三亞劍指南海,發出戰爭信號,擺出不惜一戰之姿態,以軍事威懾菲方,其動作不謂不大。但菲方以其微不足道的海空實力竟不為所動,個中玄機耐人尋味。

 但就地緣戰略的視角來看,雖然菲方表態,大多出於其自身利益的考量,但其立場與2010年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東協地區論壇的演說中,對南海問題的主張完全一致,亦即菲方的動作處處可見美國的身影。易言之,菲律賓的表態,只是隨著美國的號令起舞,作的只是戰術動作,而真正的戰略作為,是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及其「新軍事戰略」的部署。

 依據馬漢理論,所謂海權在「控制海洋,為我所用」上,認為海軍因商業貿易而存在,失去海洋的控制,商業貿易將逐漸蕭條。因此,南海已成為大陸發展崛起的生命線。但在現實的戰略態勢下,南海的控制掌握在美國海軍手中。美國介入南海爭端,高唱「南海自由航行權」,其真實意涵在繼續對此戰略水域的實際掌控,而不因中共主權主張而改變。這意味著美國掌握了大陸的生存發展的命脈。

 從軍事戰略態勢來看,南海交通線的「戰略翼側」或其安全威脅,來自東方太平洋的深處。依二戰的歷史經驗,日軍南侵以偷襲珍珠港為發動信號,旨在掩護大軍南下的翼側安全。亦即中共欲從美軍手中奪取南海的掌控權,必須將其海軍勢力擴展到第二島鏈以東地區,這是目前中共海軍能力所不能企及的。

 無庸置疑的,美國「新軍事戰略」的目的,在遏制中共發展,迄今概已部署完成,該戰略規畫採「離岸制衡戰略」,旨在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由於共軍尚難掌控南海水域,攪動南海激起地區動盪,就能影響中共能源安全、商業貿易航道的運轉。

 菲律賓在黃岩對峙事件中,即擔任這個攪動地區動盪的角色。美國為了戰略利益,捐棄昔日敵對關係,進而與越南攜手合作,菲國與越南持續在南海東西兩側遙相呼應,則南海航運將不得安寧。倘若槍聲一響,美軍藉口維持區域穩定,封鎖麻六甲海峽。

 中共在此事件上,以強大的軍事威懾力,護住主權不失,不出重手教訓菲律賓,繼續「韜光養晦」,保持和平發展的戰略環境,亦有看破戰略玄機,不作軍事冒險的寓意。

 在此複雜的戰略環境中,我太平島已受到來自越南的威脅,由於我海空支援鞭長莫及,駐軍維護海疆任務甚為艱鉅,除了增強防務,亦須爭取聯盟合作。由於兩岸在南海有共同的戰略利益,雖然現今缺乏軍事互信,但共軍已表態願意兩岸合作,政府應慎重考慮。(作者為退役中將、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