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事件顯示,不管派系衝突多嚴重,黨仍須標榜團結一致,且偉大光榮而正確。
許知遠,二零零零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為《生活》雜誌的聯合出版人,也是《金融時報》中文網的專欄作家。他最近的一本書《極權的誘惑》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
三千三百萬重慶人民衷心擁護黨中央的正確決定——這是四月十一日《重慶日報》的頭版標題。倘若你生活在這個城市,一定頗有魔幻之感。僅僅幾個月前,你還每天沉浸於一場「迷你個人崇拜」的空氣中,薄書記的身影出現在電視、報紙與網絡上,他的思想與談話牢牢控制著一切。幾年來,他在重慶推行的政策令一些人倍感厭惡,也贏得了一些人的心。他似乎把這座巨大的山城包進了一個時間膠囊,把它送進另一個時代。他也希望借此把自己送到權力的另一個階梯。
有段時間,「重慶模式」的討論甚囂塵上,地方大員、政治局常委、國外政治人物、學者與記者紛至沓來,紅歌從重慶唱到了全國。或許因為政治空氣太過沉悶,連一些自由的頭腦都開始對薄熙來有所期待——不管他的手段多麼令人不安,至少打破了沉悶。因為現實的種種困境、長期的思想荒蕪與道德麻木,各種煽動言論、倒行逆施似乎都有了合法性。
突然間,一切都變了。志得意滿的薄書記不僅丟掉了前程,還可能鋃鐺入獄,重慶模式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料。而各個地方政府紛紛表達對中央決定的支持,最賣力的是重慶,包括薄熙來昔日最重要的助手。彷彿他一陣風來,又一陣風去,除去他下令栽下的銀杏樹,什麼也沒留下。
一些人長嘆一口氣,中國至少不會再走向極左的路線,中國延續了幾年的左傾思潮也暫告一段落。一種曖昧的希望也再度興起,中國又一次面臨權力交接,它不僅存在著派系上的爭執,也有代際更迭。所有熟悉中國政治的人都知道,在國家與社會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上層內部的紛爭,最可能帶來直接的變革。但同時,你又覺得什麼都沒有變。從權力鬥爭的過程到善後處理,都遵循著老模式。局外人很難清楚這個事件的過程,中南海內的權力鬥爭從來激烈,高大的紅牆象徵了歷史的延續——不管你聲稱建設的是「共產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這樣的新社會,用的是「總書記」還是「共和國」的新名詞,它仍充滿了宮廷色彩,它強調封閉、陰謀、殘酷。但這些激烈的鬥爭從來掩藏在表面的平靜下,富有洞察力的學者白魯恂(Lucian Pye)早已發現,不管派系衝突多麼嚴重,政治理念一定要標榜一致與團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延續性——個人、甚至整個派系都可以被犧牲掉,但黨卻光榮偉大、一貫正確。於是,當鄧小平上台時,人們歡呼春天的到來,慶幸躲過了四人幫的道路。而現在,中國不必面臨極左的復辟。
「人為的辯證法」,以撒.伯林曾用此來形容斯大林時代的統治術。鬥爭的路線總在改變,你今天還走正確的道路,明天就可能成為犧牲品。沒有人是安全的,他必須豎起耳朵,緊跟形勢變化。這種統治方式既可以不斷動員社會,又不斷打擊過頭的熱情,還在一些時候,讓人們發洩積鬱的不滿。而隨著時間的延續,這套統治系統還有了自己的意志,即使沒有一個強硬的領導人,仍能自動運行。在斯大林去世後,蘇聯仍遵循著這套邏輯,赫魯曉夫的解凍、勃列日涅夫的停滯,倘若不是戈爾巴喬夫出人意料的改革,這個體制必定還能延續時日。
中國共產黨的體制受蘇聯影響甚深,它是宮廷的權謀與列寧主義的結合體。也像昔日蘇聯一樣,這套統治術面臨著不斷衰竭。《重慶日報》的標題延續路線鬥爭的風格,讀者們卻再不會像粉碎四人幫時那樣的雀躍。但你同時又感到,人民又是多麼容易滿足,他們從未有清晰的政治訴求。
中國正處於一九八九年以來最顯著的政治危機中。鄧小平在一九九二年作南巡講話,為過去二十年的中國提供了一種統治形態,你可以簡單地把它稱作「市場列寧主義」——維持政治權力壟斷,但給予人民掙錢的機會。它也輔助以狹隘的民族主義作為社會情感聯繫,全方位收買社會精英。這種統治方式在零八年的奧運會達到了頂峰,似乎大獲全勝。
但危機也在此後迅速浮現。重新擴張的官僚系統不僅壟斷了政治權力,也瓜分了主要的經濟機會,它們變得日趨傲慢、掠奪成性,社會流動性大幅度衰退。而「維穩系統」則不斷加劇各種社會矛盾。民族主義帶來的集體幻象也迅速解體,新富階層的集體移民表明了社會精英們的整體性不滿,一種受挫感進入每一種人群。更重要的是,比起二十年前,中國的社會系統已迅速發育,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權力與權益訴求,而新技術革命給予了他們聯結與動員的方式。國際局勢正發生新的變化,從埃及到緬甸,新一波民主化浪潮正席捲而來,人們也逐漸意識到,新的革命並不意味著分裂與流血。即使不做根本的改變,中共新一代的領導者也必須與中國社會締結新的「社會合約」,進行再一次的權力下放。但很有可能,它不過是路線的另一次調整,它暫時安撫了不安的社會,但這個系統的核心邏輯卻未發生任何改變。它還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亞洲週刊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四月
(1856)
-
▼
4月 20
(70)
- 海伍德「擬在京建大型購物中心」
- 博訊網稱因報道薄熙來遭黑客攻擊
- 外媒:北京加緊打擊薄熙來黨羽
- BBC:陸警掩蓋海伍德遇害真相
- 李永峰:成都超越重慶西部崛起
- 人民幣國際化邁向市場化、自主化
- 英媒:海伍德生活像007 是「有影響力探員」
- 讀賣:海伍德吐毐飲料 被王立軍取得
- 王立軍 爆涉監聽胡錦濤熱線
- 海伍德傳遭2人強壓灌毒
- 薄熙來案 美專家警告外人別管閒事
- 薄熙來案的權鬥本質
- 海伍德身後僅留5位數存款 遺孀王露露財務堪憂
- 薄涉虐殺王立軍親信 「私人衛隊」追捕 嚴刑逼供2死
- 王立軍豪奢 1套西裝93萬 華服名錶滿衣櫃 邀嫩女警參觀
- 谷開來殺英商海伍德 押人強灌毒藥
- 英議會促外相 交代英商海伍德是否間諜
- 與陳雲孫女分手半年 薄瓜瓜有新女友
- 珠光寶氣 溫家寶夫人張蓓莉少亮相
- 薄熙來案牽連溫家寶妻 被指與薄家經濟大管家利益輸送
- 統一思想 民變四起 維穩費用 年年遞增
- 文革陰魂不息飄移香江
- 三條路線鬥爭 改革派、科學發展觀、重慶模式
- 王立軍入美領館 為求遠離薄熙來勢力
- 英商海伍德 與情報機關往來密切
- 海伍德电脑中找到加密的薄熙来家人的经济帐目
- 重庆政法委书记刘光磊与北京配合掌握重庆内情
- 微博給了中國老百姓做公民的機會
- 专访:薄熙来事件后重庆律师说打黑
- 国际人权组织:吴英案“凸显中国必须取消某些死刑”
- 王军涛:薄熙来仍有望东山再起
- 报料人王康自称与薄家并无私交
- 海伍德的账户内存款没有多少钱
- 集權或民主,何者符合國家利益?
- 明鏡獨家:溫家寶長了不少分,獲得十八大話語權
- 薄熙來風暴 美國微妙捲入
- 明鏡獨家:3月19日核心事件是中紀委搶奪徐明
- 汪洋新招
- 奥巴马顾问:美国“厚”方 “薄”王事出有因
- 博讯域名服务商受到攻击
- 周永康人員攻擊博訊和明鏡的聲譽 指責為江系媒體
- 「北京加緊打擊薄熙來黨羽的行動"
- 性 谎言 政治祕辛 薄剧高潮迭起
- 人民日报记者称官方一开始就隐瞒海伍德死亡真相
- 武汉领导希望异议人士秦永敏"感谢政府"
- 中国最高层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将吴英案发回重判
- 我黨傳統:鄧小平陳雲等高幹都善於模仿毛澤東
- 2012年4月19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4月19日)
- 2012年4月19日《歷史日報》
- 大陸學者:薄熙來案凸顯政改之迫切需要
- 陸官媒評薄熙來:別高估個人影響力
- 惩罚造谣者 VS 捍卫言论自由
- 中国媒体首次报道薄瓜瓜仍在哈佛
- 薄熙来案见中共腐败、残忍、权力与金钱欲壑 合法性受到质疑
- 美媒:薄熙來打黑受害者呼籲平反
- 中國記者稱中國隱瞞海伍德死亡真相
- 多名议员要求外交大臣澄清海伍德是否曾为英国大使馆提供情报
- 英议员促政府说明伍德是否提供信息
- 薄熙来兄化名担任光大副主席 谷开来姐拥至少10亿元跨国资产
- 谷开来忽传生骨癌引揣测 薄案锁定刑事意在不追究周永康?
- 許知遠:對重慶事件的反思
- 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遭調查 可能懲處
- 谷開來曾罹皮膚癌 患病後力拱薄熙來高升
- 薄熙來案後 陸官媒首報薄瓜瓜行蹤
- 受周永康派攻擊?博訊網一度當機 並試圖影響明鏡網成員
- 港媒:王立軍涉監聽胡錦濤熱線
- 美國前中情局官員:外力勿介入薄熙來案
- 周永康遭調查?中共內鬥難掩飾
-
▼
4月 20
(70)
-
▼
四月
(185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在網路上流傳的車震死者照片中,可見兩人下半身赤裸。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驚傳解放軍高官與小學女老師在車震過程中,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兩人呈現性交姿勢「裸死」車內。據悉,兩名死者皆各有婚姻關係。此訊息第一時間就遭當局嚴格封鎖,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更限制兩名死者...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在東海、南海的主權爭議急遽升高,中國海監總隊黨委書記、常務副總隊長孫書賢11日指出,對於近來中菲黃岩島的爭議,中國會看住黃岩島;中國大陸在全球問題應畫上幾道紅線,如果日本在釣魚台挑釁、菲律賓、越南宣稱有南海主權,中國就不惜一戰,而且必須以戰止戰,局部戰...
-
VOA记者: 张蓉湘、张松林 图片来源: 来自视频截图 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美国国务院星期一宣布,第四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个月初将在北京举行。另外,国务院还说,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情况良好,而国务院不评论学生签证个案。 *下轮美中战略与经济...
-
(中央社台北2日電)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刊報導,中共未來將興建比「遼寧」艦更大的航空母艦,並推測初期數量很可能是6艘,北海、東海與南海艦隊各分配2艘;但這個目標在2035年前達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軍工信使」還談到共軍攻占台灣企圖與發展航艦的關係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理接近,不...
-
《明鏡月刊》彭陽人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常務副書記何勇目前是中紀委真正負責具體工作的。今年已經72歲高齡的何勇擁有20多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經驗,資歷高,根脈深,是極少數超齡服務的人。“他這一位子,有三個熱門接班人,一個是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長馬馼,一個是山西省委書記袁純...
-
前89民运学生领袖、信奉基督教的柴玲,“六四”23周年前夕发表公开信,宣告原谅了当年“六四”镇压学生和北京市民的军人和领导。经历过“六四”的前北京学生方政表示,杀人者没有忏悔、没有向受害者道歉,不能没有前提无原则的说原谅。但他希望大家不必过多责难柴玲。 ...
-
《新史記》李南友(遺作) (續前)著名法學家、南開大學法學所所長李光燦有意請于浩成出任該所名譽所長,並向群眾出版社發了公函,徵詢意見。出人意外的是,這居然驚動了公安部,經過黨 組會議討論,後來公安部政治部的一位副主任打電話給于浩成:“我們考慮到你的兼職過多,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