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李威霆:全球化、法西斯下的法國大選

法國總統大選揭曉,社會黨(PS)候選人歐蘭德擊敗現任總統沙柯吉,此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但選戰中新法西斯的崛起,尤其是第一輪投票中極右翼「國民陣線」(FN)的選票大增,卻值得深思。許多政治觀察家將極右勢力的興起歸因於民眾對沙柯吉的失望,但事實上極右勢力不只出現在法國,鄰近的德、義、英、荷各國極右勢力也在快速竄起中。911之後,歐盟的主要假想敵既非前蘇聯勢力亦非伊斯蘭世界,而是境內的新法西斯主義。這股勢力以民族主義為基礎,強調傳統價值、抗拒區域整合、反對經濟開放與移民政策。其興起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全球化的反動。就法國而言,FN得以快速崛起,並隱然作為左右之外的「第三種選擇」,當然有其政治經濟脈絡。

首先,左右政治立場的模糊化是歐洲政壇的新趨勢。雖然過去20年來,法國左右兩大陣營都有往中間靠攏的趨勢,但趨中路線並未得到多數中間選民的青睞。在景氣低迷、失業高漲的大環境下,人民逐漸對於傳統的左右政黨失去耐心。在第一輪投票中,極右、極左、以及「反現行制度」的非主流參選人,合計創下近45%的得票新高,此一結果說明半數法國人對傳統左右政黨的失望。如今歐蘭德是否能回應國內對於經濟、社會改革的壓力,並取得其他歐盟國家的信任,將是牽動法國乃至歐洲左右政治板塊移動的關鍵。

相對於左右陣營在歐盟議題上的兩難,FN的反歐盟路線似乎漸受歡迎。該黨在勒朋領導下,強調民族光榮,敵視伊斯蘭等少數族裔,同時反對歐盟整合。到了2002年,在右派執政聯盟和FN左右夾擊下,首輪投票竟淘汰社會黨候選人,不但動搖了法國共和基礎,也迫使數百萬左派支持者含淚支持席哈克。

失業問題是重點

2002年後,法德主導的歐盟藍圖一度帶給法國人民樂觀的想像。歐洲邦聯主義抬頭,FN消沉一段時間。但2011年,法國在全球化衝擊下產業蕭條、赤字沉重、暴動頻傳、罷工四起,加上日益嚴重的歐債問題,使財務危機更難解套。憤怒的失業青年對於人民運動聯盟(UMP)的歐盟財務重整計劃毫無興趣,他們在乎的是工作機會、社會福利和社會正義議題。在此情況下,歐蘭德的經濟擴張政策顯然比沙柯吉的撙節路線討好,但這勢必衝擊歐盟政策。歐蘭德如何在歐盟的韁繩下改革?劫富濟貧的稅改路線是否會加深赤字?民調顯示四成民眾對此抱持疑慮。反觀FN左批自由貿易、右打自給自足政策,反對援助其他歐盟國家以免拖垮財政。首輪投票結果,FN獲得近18%選票,與歐蘭德、沙柯吉鼎足而立。

從選票分布來看,PS得票主要集中在西南部、UMP在東北部,勾勒出「西南vs.東北」的政治分水嶺,而這同時也是「工農分界線」。西南部農村在全球化衝擊下瀕臨破產,固然有利左派,但也有助極右勢力。可見政局的變動與全球化和歐盟統合有密切關聯。對左派而言,維持歐盟穩定仍是不可動搖的信念,歐蘭德選前也表明願在既有共識基礎上維持歐盟穩定,但選後如何面對歐盟、歐元和歐債危機?未來法德間的歧見是可預見的,也意味著歐盟的分裂危機。

隨危機升高,最大受益者將是FN所代表的新法西斯勢力。這或許是本次法國大選對全球化的另一警示。

作者為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法國巴黎第五大學社會學博士

台灣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