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

增資IMF 中國救人救己

墨西哥G20峰會原本讓人難以樂觀,但峰會落幕之際傳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功「吸金」的消息,卻讓全球觀望者尤其是憂鬱中的歐洲人為之一振。其中,中國大陸承諾向IMF增資430億(美元,下同),超過2009年金融危機之初的400億增資,令人側目。

 這一重磅消息隨之引發兩種追問:一是日本、中國及其他金磚國家此番集體增資,能在何種程度上提振世界經濟,尤其是能否真正舒緩歐債危機?二則,中國大規模增資是否「吃虧」?尤其是當最大經濟體美國「缺席」增資。

 作為國際間重要的金融合作平台,IMF目前得到的承諾注資總額已達4560億,依照「按需申請」的遊戲規則,相對充裕的IMF資金最有可能流向歐債的重災區。只要歐洲國家願意改革銀行體系,中國等增資方的「好意」便完全可能實現。

 而對於大陸來說,增資IMF表面上是承擔國際責任的「救人」善舉,實則亦有著自己的利益考量,尤其是當內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關鍵時期,更有著「解圍」和「自救」的意義。

 首先,參與增資是出資承諾而非送禮式的捐助,這種授信額度是一種預防性安排,實際使用額可能會小於承諾額。而且在資金使用時,IMF有著成熟的安全和收益保障機制,其票據信用級別高,安全性、流動性和回報率都被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因此,對於擁有3.3萬億外匯儲備的中國而言,此次增資可看作一次降低單一外匯風險的「自救」行為,可藉此擺脫對美元和美債的依賴。

 其次,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運作新一輪份額改革,中國有望藉此繼續提升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從近日北京貨幣當局信心滿滿的表態來看,中國在IMF的份額恐怕將有不小的漲幅,這也是發達國家為何以複雜心態看待中國增資的重要原因。

 峰會期間,胡錦濤曾向各國元首喊話:「我們應該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進一步深入,當務之急是落實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至於美國未參加此次增資的原因,除了歐巴馬對於國內選舉的考慮外,還應有現行國際貨幣基金否決體制的因素。近年來,雖然美國的份額有大幅的縮減,但該國在IMF擁有一票否決的特權,短期內尚不必透過增資維持其影響力。

 再者,中國此次增資與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不無關聯。人民幣匯率一直是中國與IMF關係中的「敏感字眼」,基金組織去年曾稱人民幣被大幅低估23%,這一說法被認為旨在強壓人民幣升值,受到中方強烈反彈。而今,中國透過不斷增資IMF,並爭取主動參與和影響基金組織的決策過程,有利於緩解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承受的國際壓力。

 另外據專家估算,目前人民幣在IMF成員國間的應用權重尚不足1%,中方遵守與金磚國家達成的增資共識,同時也在力推人民幣「走出去」。中國與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已經初步達成貨幣互換意向,這一動作儘管低調,但其突破意義不可小覷。此前不久,人民幣與日圓剛剛實現直接兌換,大陸市場上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預期日益走強。

 可以看出,增資IMF只是中國在此次G20會議上採取的「經濟動作」之一,其背後是北京對於世界經濟格局調整的戰略部署。其中既有透過促進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為內部經濟創造良好條件的意圖,也有爭取與第二大經濟體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之意,亦有樹立大國形象的意味,當然還有出於構建「雙贏、多贏」對外經濟合作體系的長遠考慮。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