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
伦敦奥运开幕典礼在台湾引发了令外界事前未能预期,但实际上也不是完全预期不到的效果,亦即各界藉由对伦敦奥运开幕的赞许,批评了四年前的北京奥运开幕。
伦敦奥运的开幕令人欣赏,是因为与北京奥运开幕相比而来的吗?自台湾媒体的描述中,似乎不是如此。台湾媒体赞扬伦敦奥运开幕的,是认为伦奥的表演展现了庶民精神,并众口铄金的指称,北京奥运的开幕是为了领导而办,与庶民精神完全不同。但既然完全不同,当然没什么好比的。
可见,从伦敦奥运开幕的精彩,联想到北京奥运开幕的不堪,正是因为相信他们之间不能放在一起比。北京奥运有北京奥运自己要展现的精神传承,但是这样的精神传承在伦敦奥运开幕中没有意义。不过,以为将伦敦彰显的庶民精神当成唯一的标准,就想当然尔就可以把北京奥运讲成是苍白空洞吗?恐怕也未必。
比如论者说,伦奥开幕的表演者都是面带笑容的,是来自生活中的人物,京奥开幕则是动员了解放军,是按照命令办事的。难道他们假定参与京奥表演的,是没有情感的机器人?京奥导演张艺谋让卷轴之下的解放军在表演结束后现身接受欢呼,表演者难道不会因为完成了这次共襄盛举而对自己感到骄傲吗?
论者又说,伦奥开幕展现了生活性,提醒观众英国在他们生活中无所不在,包括哈利波特、007、贝克汉,因此不像京奥那样虽然展现一时的气势,在表演结束之后两周人们就遗忘了。难道京奥凸显的大大的和字,不是在人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人际价值吗?就算卷轴不也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吗?
论者还说,伦奥有丰富深藏的文化底蕴,没有展示枪炮,而是让人们欣赏到莎士比亚的传统,表现出软实力的雄厚,而京奥则是以夸示硬体的实力为核心。然而,京奥是以嫦娥奔月的隐喻开场,且有儒家价值作为其基础,为何这不是文化,而只是硬体呢?是谁把解放军参与者的人性一举抹煞的呢?
伦奥在台湾政坛上
用来当护身符?
伦奥散发的英式幽默是在台湾论者口中大为惊叹的,这点在举全国之力投注的京奥中,确实看不到。在京奥中没有太多轻松自信,更别说是幽默,而是充满紧张迎接贵客的心态,深怕稍有不慎会丢国家的颜面,更怕有人刻意捣乱而丢脸。但这样的态度差异,如何成为褒贬的标准呢?
拿伦奥与京奥比较高低,犹如是拿南橘比北枳,然后以差异为理由,来贬抑京奥。两人两事相比,若以其中之一为标准,则作为标准的一方无论如何都比较好。
台湾论者贬抑京奥的方法论,就是把伦奥当成标准来比京奥。然而要这样比的,既不是伦奥主办者,也不是京奥主办者,而唯独是台湾的论者。
当台湾的论者赞扬伦奥可以很生活、很庶民,而京奥很威权,很集中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们自己把伦奥与京奥放到伦奥的标准中比较,而拒绝尝试从京奥所要传承的精神中去体会,恰恰是一种威权与集中的表现?至此已经可以看出,台湾论者的感想不是从观看伦奥开幕中体会出来的,而是事先设定好的。
更值得玩味的是,既然伦奥与京奥如此不同,而观众在看完之后不久就遗忘了,那为什么他们看到伦奥后,竟仍然会联想得到京奥呢?当然就是因为,京奥一直在他们心中是阴影,他们孜孜期盼用伦奥超越并治疗四年前京奥给他们带来的压力、震撼、创伤、诱惑。
简言之,他们从未忘记京奥,并且是用京奥的眼光去看伦奥,希望伦奥大大不同,他们也准备好去归纳伦奥的不同,好让他们可以进行反身批判,自我解放,洗涤他们脑海中对京奥的记忆。但正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是从京奥看伦奥,但口中却是从伦奥评京奥,因此将永远抛不掉京奥给他们的阴影。
有一位台湾知名的所谓文化创意人看完伦奥后很感伤的说,过去台湾文化创意无穷,近年却欲振乏力,以至于两岸之间文化创意的差距愈来愈小,台湾应该要设法重振。换言之,在希望台湾向伦奥看齐的时侯,他也发现北京已经在往同一个方向发展,则他在口中或笔下所批评,说京奥是威权与集中,根本是从事先得好的结论在批评,也说明台湾的文化创意背后,夹带着集体主义的动机。
不要以为这些批评是台独或反华论者所提出的,恰恰相反,非常在意台湾如何领先大陆的,更多是与台独势力或反华论者分庭抗礼的媒体人,他们需要仰赖贬抑任何大陆上有所成就的事物,才能在不主张台独的前提下,和台独一起批评中国,希望台独会放过他们。伦奥是他们在台湾政坛上用来当护身符的。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聯合早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八月
(1217)
-
▼
8月 05
(35)
- 握薄谷資產機密 海伍德遭毒殺
- 颱風狂襲 水淹山海關 北京站晚點創紀錄
- 美雜誌警告:中國切香腸戰術 暗地深化南海主權
- 美國密爾瓦基錫克廟 驚傳槍擊喋血
- 一日奪5金 奧運金牌中國返第一
- 羽球稱霸 中國獲5金重登榜首
- 全國62位專家受邀北戴河休假
- 媒体引内部通报:刘志军涉跑官 欲调任地方大员
- 紅色國民教育 毛像當神拜 商人長沙建博物館 避提毛澤東過失
- 南方朔:台灣的反旺中媒體運動!
- 1500自由式破世界 孫楊奪第2金
- 殘忍! 足月被迫墮胎 母嬰雙亡
- 中國奧運15官員 1餐吃200萬
- 官方處理薄熙來,造成政治高壓態勢
- 外媒記者湧入合肥 網民賭谷開來生死
- 谷開來母親養育「五朵金花」
- 北戴河會議難息政局亂象
- 十八大「入常」爭奪戰 汪洋上位阻力不小
- 美國測試底線 中國豈能示弱
- 劉亞洲封上將 西進戰略起步
- 官商狼狽為奸 假藥屢禁不絕
- 石之瑜:为何从伦敦奥运反批北京奥运?
- 习近平现身北戴河 被解读为北戴河会议召开信号
- 美戰機在華盛頓上空攔截小飛機
- 沒法深究!眾多權貴親屬捲入薄熙來案件
- 國安副部長助理間諜案 增加了新的想象空間
- 王岐山沒有放棄競爭總理的野心
- 史上最无趣的美国大选
- 谷开来案的结果将是一个风向标
- 马英九提出“东海和平倡议”
- 中国管理人员在赞比亚煤矿暴力冲突中被打死
- 有准生證 臨盆10天前被迫引產
- 江澤民“主疑臣死”製造陳希同冤案
- 2012年8月4日《明鏡郵報》
- 2012年8月4日《歷史日報》
-
▼
8月 05
(35)
-
▼
八月
(121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在網路上流傳的車震死者照片中,可見兩人下半身赤裸。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驚傳解放軍高官與小學女老師在車震過程中,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兩人呈現性交姿勢「裸死」車內。據悉,兩名死者皆各有婚姻關係。此訊息第一時間就遭當局嚴格封鎖,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更限制兩名死者...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在東海、南海的主權爭議急遽升高,中國海監總隊黨委書記、常務副總隊長孫書賢11日指出,對於近來中菲黃岩島的爭議,中國會看住黃岩島;中國大陸在全球問題應畫上幾道紅線,如果日本在釣魚台挑釁、菲律賓、越南宣稱有南海主權,中國就不惜一戰,而且必須以戰止戰,局部戰...
-
VOA记者: 张蓉湘、张松林 图片来源: 来自视频截图 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美国国务院星期一宣布,第四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个月初将在北京举行。另外,国务院还说,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情况良好,而国务院不评论学生签证个案。 *下轮美中战略与经济...
-
(中央社台北2日電)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刊報導,中共未來將興建比「遼寧」艦更大的航空母艦,並推測初期數量很可能是6艘,北海、東海與南海艦隊各分配2艘;但這個目標在2035年前達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軍工信使」還談到共軍攻占台灣企圖與發展航艦的關係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理接近,不...
-
《明鏡月刊》彭陽人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常務副書記何勇目前是中紀委真正負責具體工作的。今年已經72歲高齡的何勇擁有20多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經驗,資歷高,根脈深,是極少數超齡服務的人。“他這一位子,有三個熱門接班人,一個是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長馬馼,一個是山西省委書記袁純...
-
前89民运学生领袖、信奉基督教的柴玲,“六四”23周年前夕发表公开信,宣告原谅了当年“六四”镇压学生和北京市民的军人和领导。经历过“六四”的前北京学生方政表示,杀人者没有忏悔、没有向受害者道歉,不能没有前提无原则的说原谅。但他希望大家不必过多责难柴玲。 ...
-
《新史記》李南友(遺作) (續前)著名法學家、南開大學法學所所長李光燦有意請于浩成出任該所名譽所長,並向群眾出版社發了公函,徵詢意見。出人意外的是,這居然驚動了公安部,經過黨 組會議討論,後來公安部政治部的一位副主任打電話給于浩成:“我們考慮到你的兼職過多,是...
4 条评论:
台湾酸葡萄而已,不必介意
14
台灣媒體的水平,待過的人都知道,實在太『菜市場』了。
但是作者的這篇看法,坦白說我周遭的人跟天天看到的媒體(電視報紙....)是沒有這種感覺,更不用說扯上政治上的什麼等等。
如果說某些媒體的言論給作者帶來這種感覺,那作者也許與這種水平的媒體太一般見識了,還有這種觀點的文章,在台灣應該沒什麼市場,但也太討好不是台灣的讀者了。
呵呵,北京奥运多好啊,林貌杨音足以青史留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