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羨慕感 有時具有破壞性

作者 安德烈

羨慕這個詞,中文裡可能感覺比較正面,法文裡意思有點近於嫉妒,但又不能等同。法國一項研究顯示,羨慕這種情感說不出口,因為有羞恥感,有時,這是一種具有毀滅性的情感。

法 國裡爾大學心理學家威達葉在2006年出版了『羨慕感破壞工作』。書出版後引起轟動,並得過好幾次獎。書中有一個重要的論據來源於一件真事。這個故事開始 時很美好,四個年輕的顧問,同樣的年齡,同樣的專業,商量好一起開辦咨詢所。頭幾個月合作的很好,接到了合同,完成的不錯。可是合同常常由其中兩位接手。 漸漸的,成員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差距。有些顧客喜歡專門找一位顧問咨詢,這樣,每個顧問獲得的合同數量不同,大家的關系漸漸受到影響。其中一位顧客很多,另 一位顧客很少,顧客少的就提出按照顧客先來後到分配工作。氣氛開始變了,互相有了隔閡。最後,大家的情緒越來越壞,開會時出現了吵架。正當企業營業額節節 上升的時候,四個顧問決定分道揚鑣。他們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就是出現了一塊鏽,其中一位顧問羨慕他人的情感最後腐蝕了大家良好的關系,徹底破壞了工作團 隊的創新精神。

問題是對這一帶毒的情感研究不多。這種症狀很秘密,羨慕,覬覦他人的人,反而要掩藏這種情感,因為感到可恥。威達葉認為, 羨慕,可能是人類情感中最不受喜歡的一種情感,因為它暴露的最少,很少會被分享,而且,富有挑釁 ,最終會蛻變成一種罪感。羨慕的對像通常就在周圍,因為羨慕周圍的人,便把他們作為參照,羨慕他們工作的質量,或者羨慕他們的財富,羨慕他們的成功。對像 越遠,越是被理想化。

法國另一位名叫洛沃迪的心理學家也認為,常常聽到一些病人抱怨自己的挫折感比另外一些人要重。她認為,如果說,嫉妒 是一種所有人都經受的情感,嫉妒並不會引發羨慕所引發的病理性舉止。這種病理性舉止在患者身上的具體表現為,穿衣服要跟自己羨慕的人一樣,勾引羨慕的人的 妻子,劃壞羨慕的人的汽車。

洛沃迪寫了一部書叫『毀滅性的貪婪』,他認為這種病症很重的人並不屬於傳統的神經學範圍。這些人的人格結構從一出生就有一種欠缺的痛苦。在成年生活中,稍稍看到一點閃耀的東西就會點燃一股火,然後被這股火吞噬。

如 果患者不會輕易就承認有這種問題,有些羨慕者最終能夠深層次探索自己的挫折感並最終表達出來。比如一位母親承認想擁有自己女兒那樣的體型,還有一位年輕男 子承認想要有一個孩子,因為其他人都有。對這位心理學家來說,許多精神騷擾跟無法克制的羨慕有關,如同一個捕食者,開始時,是為了從受害者身上尋求青春的 補償和創造力,達不到目標後,就設法摧毀對方。威達葉則認為,減弱失敗造成的痛苦,不要火上澆油,會減輕羨慕帶來的不良效應。

對羨慕症狀 的研究在歐洲剛剛起步,但在1950年代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就已存在。不過,今後這樣的研究會越來越多。最新公布的柏林大學的一項針對臉書使用者的研究顯 示,超過三分之一的臉書友有一種受挫感。研究者認為,這說明有關“朋友”生活幸福的信息,特別是他們度假的照片,引起了臉書友的羨慕。結果,輪到自己展示 成功的時候,他們往往有一種美化的傾向,希冀在社群中引來羨慕。專家們把這種機制命名為“羨慕循環”。

RFI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