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人數統計成為一個新聞媒體上的話題,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提出問題的,是新聞工作者;或者就是這個緣故,討論焦點放在遊行主辦單位有無「報大數」的問題之上,並認為事關誠信,可大可小。
蒐集可信的統計數字
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但組織遊行的團體是否有需要同時負起點算人數的工作呢?這是可以討論的。若新聞媒體覺得主辦單位所提供的統計數字只是一個印象,未能準確反映參與遊行人士的數目,他們大可引述認為更可靠的數據,作為報道的基礎。需要作出判斷的,是新聞媒體本身;若認為主辦團體只憑直覺而拋出一個數字,根本沒有什麼根據可言,那就應該更主動的蒐集可信的統計,以後就以此作為分析每年七一遊行的客觀基礎,毋須再認真及詳細的每年報道由組織遊行的團體所發出的「官方」估算。去蒐集可信的統計數字,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撇開上面誠信的問題不談,不同來源的人數點算,其實亦不是全無可作參考之用。以2012至2013的數字為例,按不同點算,其實都是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民陣的統計是由40萬上升至43萬,警方數字是6.3萬上升至6.6萬,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點算則是在9.0萬至10.0萬與8.8萬至9.8萬之間。可以這樣說,2012年和2013年的遊行人數,是大致相若(如有增減,亦只屬於窄幅上落)。當然,跟2011年比較,近兩年的參與數字,都是人數眾多的。不過,我們必須明白,去年有倒梁為主題,而今年有爭取真普選作焦點,理論上有利於社會動員。而在這樣的情下,日前七一遊行沒有引來更多市民參與,這是遊行的組織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究竟七一遊行會否存在一個臨界區,到達某個人數之後,便很難在動員範圍及規模上再有顯著的突破?這個問題不好講,但其實十分重要。我當然明白,以今天的政治氣候,提出以上問題多數會被認為是別有用心,存心潑冷水,不是站在群眾的同一邊。但無論作為觀察者、研究員、又或者積極的參與者,其實都需要認真面對這樣的提問。在這個意義上,新聞工作者對參與遊行人數提出疑問,也不是全無意思——自我感覺良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或者很多人會認為,掛覑3號颱風,下覑大雨,自然會有人望而卻步,沒有即場參與。因此,只要保持去年的人數,便等於有所增加了,我們毋須糾纏在統計數字之上。但過去多年,七一的天氣都不會特別有利於動員群眾參加集會、遊行。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以往出席的情?又或者很多人會認為,(套用近年流行的用語)市民飽受特區政府用盡各種手法進行打壓,甚至出現白色恐怖,群眾動員自然倍感吃力。可是,我們又必須注意到,有媒體很努力的協助動員,聲嘶力竭者,大有人在,那差不多跟「反動力量」所能產生的作用扯個平手。所以,期望有更多人參加遊行,也並非一種苛求。作為一次全面動員,究竟今年七一遊行的參與人數是否真的符合組織者的期望,這是需要認真反思的。說群眾的力量不可低估,這句說話不會錯的;但究竟這個每年一次的群眾動員能否進一步提升動員力,則應該是該社會運動的內部的重要討論議題。
群眾動員的量與質
我可以想像,一定有意見認為,群眾動員重量亦重質,如果加入遊行的市民逐年提升其參與的深度,這亦是社會動員的成績。如何衡量參與深入,這並不容易操作。有關機構有進行各種問卷調查,相信日後可作深入分析之用。就新聞媒體於七一遊行後所報道的相關資料,社運團體及政黨於當日所能收集的捐款,可視為一個指標。當然,這是否一個有意義的指標,應如何解讀,種種問題均有討論餘地。而以本人歷年參與遊行的經驗,經常途中遇上不少自己不會支持的團體或行動在籌募經費,會降低參與者捐款的意欲;又在整個遊行的過程,亦不一定方便停下來捐錢,所以籌款數字(起碼願意額外付出)或多或少可反映參與遊行的市民的投入程度。
據報各團體在今年七一遊行所籌得捐款,接近385萬元,跟去年比較,增加了一倍。假如我們以籌款表現作為檢測市民的參與深入的指標,那明顯地是有十分顯著的提升。不過,再細看一下,我們仍需好好的想一下,要如何解讀有關的數字。舉例:如果我們採用警方所估計的參與人數來理解捐款,平均每位參與遊行的市民捐款近60大元,這是十二分熱心支持的表現。如果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統計來考慮,情亦令人鼓舞——平均每人捐款37元左右,相當不錯。至於民陣的估計,則平均捐款是9元左右,情仍應較一般街頭募捐為佳,但這是否屬於很深入的參與,可有不同理解。表面看來,這似乎只是一堆無聊的統計數字,但卻很值得咀嚼其中的社會意義。
如果七一遊行中市民參與的規模及深度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那是因為組織者和參與者需要正確評估形勢,了解一下究竟他們有無把握進一步擴大及深化這樣的群眾動員。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新力量網絡主席
香港 明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七月
(669)
-
▼
7月 04
(21)
- 呂大樂:七一遊行人數的意義
- 經濟上富起來 道德上跪下去
- 中國要加強投資
- 公開的秘密 隱晦地公開
- 大部制改革花拳繡腿讓民眾感到“不過癮”
- 中國城市其實住房短缺7000萬套
- 法院檢察院改由中央垂直領導未必走向法治
- 鐵娘子碰到更硬的“鋼鐵公司”,幸虧船王斡旋
- 美国德国安全官员将讨论美国监视项目问题
- “台独教父”批陈光诚“台独过时”说
- 发改委进行反垄断调查 外国婴儿奶粉厂商纷纷降价
- 真普选联盟学者顾问团提三大方案瓦解北京筛选图谋
- 玻利維亞指責美國企圖「綁架」莫拉萊斯
- 埃及大法官宣誓就職臨時總統
- 苹果在华能否再遭“咬”?
- 香港第三條路超越建制派泛民派
- 埃及是不是政變 歐巴馬得決定
- 掃到颱風尾 玻總統終歸國
-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7月3日)
- 2013年7月3日《明镜郵報》
- 2013年7月3日《歷史日報》
-
▼
7月 04
(21)
-
▼
七月
(669)
- ► 2012 (1627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徐尚禮 24日(美國時間)《哈佛紅》發了薄瓜瓜全球獨家自白,25日再發出該校2名編輯的大作,題目是〈薄瓜瓜聲明聚焦個人生活,而非家庭醜聞〉。從兩篇文稿內容及各方反映看來,薄瓜瓜是愈描愈黑,問題是堂堂哈佛為何要陪著這位「紅三代」玩? 合理的解釋是哈佛建校376年來,從沒出...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
未普 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被胡锦涛和温家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外界对此错愕不已。错愕的外界纷纷在问,薄熙来到底为何被免职? 中国官方给出的理由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温家宝在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和一些分析文章来看,胡温搞...
-
《明鏡月刊》何頻 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注定是中國世紀。 這並不是說,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超級霸權,也不是說中國模式可以和民主社會瓜分天下。而是說,中國將從一個一黨獨裁國家,建立起民主憲政體制;從一個貧富懸殊巨大、官僚資本控制一切的國家,建立起社會福利保障機制和公平開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