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革命者》是對歷史的冥想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對於革命,他抱有憧憬,但對於革命的殘酷,他至今懊悔不已。他是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一個熱烈投入中國革命事業,卻也兩度入獄的共產黨員;一個寫下中國歷史的美國人。如今,一部名為《革命者》(The Revolutionary)的紀錄片問世,鏡頭前,李敦白悠悠訴說著自己大起大落的經歷與人生感悟。


紀錄片提供判斷依據

在拍攝《革命者》之前,德拉寧已完成許多與中國、美中關係相關的影片。德拉寧對《新史記》表示,在研究、拍攝中國的過程中,每一項資源,每一次的相遇,通常都有助於拓展對中國的瞭解。

“如果做為一名記者,你跟我一樣相信紀錄片,那麼就有很多製作《革命者》的理由,包括說一個不說就沒人知道的故事、擁有一個處理歷史紀錄的機會、加深我們對歷史的瞭解、連結過去和現在的需要,以及故事本身跟現代世界的關連性。”德拉寧表示,紀錄片不只是有助美國瞭解中國,也有助中國瞭解自己。

但要完成一個紀錄片並不容易,德拉寧對《新史記》指出,拍攝獨立紀錄片時,除了管道取得會是個問題外,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籌措資金。“籌錢的動作永遠不會停止,你每進行一個步驟,就必須籌措更多資金。這還影響到你在文獻材料、音樂等等方面上能花多少錢,或不能花什麼錢。”德拉寧說,這可以是個折磨人的過程,這個過程只會通往另一條路:盡可能讓最多人看到完成後的影片。

德拉寧對《新史記》表示,《革命者》紀錄片比較像是對歷史的冥想,當大家思考今日的中國時,應該關注李敦白過去經驗所反映出的一些議題,例如權力貪腐,以及“一個社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安全了,則對任何人來說也都不安全”等。此外,問題不僅僅在於好人還是壞人,還包括制度問題,如同今日中國辯論議題中的許多問題一樣,如果制度不改變、沒有根本上的變革的話,就不會有任何改變。李敦白的故事反映出這些議題,他的人生訴說著意識型態確定的謬論(fallacy of ideological certainty)。

“希望紀錄片能給那些對此主題還沒有個判斷依據的人,提供一個兼具歷史和政治意義的參考資料,特別是中國這個複雜的議題。”德拉寧說。

德拉寧對《新史記》指出,這部影片將帶給觀眾許多收穫,比如瞭解一個外國人在一些歷史、文化、政治都與其非常不一樣的國家事件上,影響有限,“這是一個總要透過艱苦方式才會學到的教訓,而且經常被遺忘。此外,與歷史碰撞、瞭解過去、明白過去是如何聯繫現在,不只對中國來說是必須的,對美國和其他國家來說也是必須的。”






李敦白在文化大革命時成了名人。(《革命者》官網)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