咼中校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延遲召開,高層對經濟走向嚴重分歧,不止影響政策走向,也影響十八大人事。王岐山有可能取代李克強任總理? 為中國下年經濟謀篇布局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終於在十二月十二日召開。這是一零年來最遲召開的一次會期。會議延遲的原因眾所周知,就是國際金融形勢動盪,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北京高層對未來經濟趨勢和政策取向存在嚴重分歧。十二月九日政治局會議最終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提出「穩增長」等三個目標,雖是各派意見的平衡,但透露出保持經濟穩定的意向。 北京高層的分歧不但影響未來中國經濟走向,也對明年十八大人事布局產生微妙影響。因為國內外財經界,尤其是國際財經政要們認為,王岐山更懂經濟和國際金融運作,因此在複雜經濟形勢下更適合做總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越危險,王岐山上位可能性就越大?不過,幾年前中共各方利益博弈產生的未來「習李格局」(習近平出任總書記,李克強任總理)不會輕易被推翻,除非政治經濟形勢出現重大變局。但重大變局會否出現,還要看歐盟如何處理債務危機以及中國內部經濟情況(如地方政府債務處理),這一切在未來半年會逐漸明晰。 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幾個月,從政治局常委到國務院領導等,分赴各地密集調研,但形勢之複雜遠超預期。如果說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逐步下降,還 能反映宏觀調控政策產生明顯效果,但採購經理指數在十一月回落在百分之五十的臨界點之下,顯示宏觀經濟出現收縮態勢,而且出口形勢更加嚴峻。更讓人意外的 是通脹回歸超出常態,經濟「硬著陸」風險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到底是應該繼續調控保住宏觀調控成果,還是保住經濟增長以解決就業?近 幾年中國政府經濟政策目標基本上是九個字「保增長,調結構,控通脹」。不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黃益平認為,這三個政策目標不可能同時實現,關鍵 在於改變調結構與保增長的相對重要性。而北京高層的分歧恰恰就在這裏。 目前中國經濟決策權在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溫家寶,副組長為李克強,秘書長是王岐山。顯然,分管金融的副總理王岐山對經濟下行風險非常擔憂。王岐山十一月二十一日在中美商貿聯委會表示,金融危機造成的世界經濟衰退將「長期化」,並強調防風險是金融業永恒的主題。外電指這是中國高層領導人對世界經濟最悲觀的評論。王岐山進一步指出:「確保經濟復甦是壓倒一切的任務,不平衡的復甦比平衡的衰退要好。」「保增長」、防風險成為王岐山應對國際經濟危機的主要方略。 不 過,對於「保增長」目標的實現,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經濟學家都擔心出現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導致通脹反彈,結果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沿襲舊路,不能向內需拉動的 方向進行結構調整。作為常務副總理的李克強就主張「調結構」始終應是重點。今年七月李克強在安徽調研時就指出,「擴大內需是轉方式的戰略任務,要在立足開 拓國內市場、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的同時,更加注重結構調整與總量平衡,著力增加糧食、能源等有效供給,化解發展的瓶頸制約」。 高層領導對經 濟形勢嚴重分歧,自然在政策層面無所適從。不過十二月以來北京終於有了動作。十二月初,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被視為中國試圖對下滑中的經濟形勢作出 及時應對,而不是像二零零八年次貸危機爆發後那樣反應遲鈍。而中共政治局確定明年經濟工作基調是,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 預期三者關係。其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是放在第一位,但已不同於過去提出的「保增長」,而是調和地提出「穩增長」,也就是不會像以往那樣下猛藥刺激經 濟增長,不過一些政策上會朝穩定經濟增長上放寬。這不但顯示中南海開始重視經濟下滑風險,也表明在政策取向上王岐山的觀點略佔上風。 李 克強被認為是十八大後國務院總理接班人,但是現在副總理王岐山顯然已威脅到李克強地位。在國內,由於狠抓保障房建設與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地方政府賣 地的財政收入銳減,李克強還沒做總理,就已把地方諸侯得罪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財經界有影響的《新世紀》雜誌曾刊出封面文章《棚 改危局》,對棚戶改造乃至保障房提出質疑,而棚改正是當年李克強晉身政治局的主要政績,保障房則是李克強在副總理任上主抓工作。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 人大常委們砲轟保障房建設混亂,更有人指保障房是走計劃經濟回頭路。保障房進退尷尬,未來將逐步弱化,或成為李克強從政以來最大負資產。 國際投資者看空中國 目 前歐債危機等國際金融與經濟形勢動盪不安,已波及中國。十二月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九天跌停,引起各方猜測。是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貶值,以挽救出口?但 這樣做太低級,而且給美國口實。而據美國彭博社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一的國際投資者相信,五年內中國將出現銀行危機,僅有一成認為中國可倖免於難。如 果這是人民幣連續跌停的原因所在,那表明國際投資者已看空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內外風險越來越大。形勢的發展似乎有利於王岐山。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