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土地財政如鴉片 地產調控死胡同

內地宏觀調控,其實就是壓抑房地產市場過熱。圍繞房地產調控的政策走向,一直是中央與地方利益博弈的重點,任何細微政策變化,都挑動着國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上周五傍晚,廣東珠海傳出樓市「雙限(限價、限購)令」將壽終正寢,消息獲住建局證實。豈料局方午夜突然變臉,指「雙限令」維持不變,調控措施數小時內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引起嘩聲一片。

總理溫家寶日前曾信誓旦旦稱,要毫不動搖地繼續推進房地產市場調控,決不能讓房價反彈,造成功虧一簣。話音未落,珠海就有人頂風唱反調,中央與地方各吹各的調,叫人無所適從。

自房地產調控實施以來,地方政府挑戰中央權威已屢見不鮮。繼去年底廣東佛山「鬆綁版」限購令半天內夭折後,河南上月一則「鼓勵首套房利率打七折」新聞,翌日即被「證實」是「誤傳」。幾乎同時,上海一則「地產新政」也被官方否認。事實上,每次「政策微調」消息傳出,隨之而來幾乎都是有關部門的否認。輿論「奔走相告」的反應,與當局「被誤讀」的尷尬和無奈,相映成趣。

飲鴆止渴 後患無窮

社會輿論對調控政策反應極度敏感,爭拗各走極端,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在這場房地產博弈中,雙方利益無法調和,無殼蝸牛與有樓一族、基層民眾與既得利益者、弱勢群體與權貴集團,形同水火,勢不兩立。然而,這種深層次矛盾卻是執政當局政策失誤、土地財政尾大不掉的必然惡果。

土地財政是指政府過度依賴經營土地的收益維持地方財政。各地政府透過出讓土地使用權等方式獲得收益,將土地發展、建築業與房地產業的相關稅收納入地方收入,以及利用土地抵押獲取貸款等方式「借地生財」,把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吃飯靠財政,建設靠土地」、「不花國家一分錢,萬丈高樓平地起」。數據顯示,土地財政已佔地方政府一般預算收入超過一半,成為官員打造政績,為仕途鋪路,甚至徇私斂財,快捷便利,必不可少的手段,猶如離不開、戒不掉的鴉片。

執政當局推動城市化發展急功近利,罔顧後果。土地財政氾濫成災,決策層仍視若無睹,繼續飲鴆止渴,亦埋下了房價水漲船高、居高不下的禍根,其衍生出來的強徵強拆、暴力拆遷,以及無日無之、駭人聽聞的巨貪大案,更加劇官民矛盾,成為引發社會衝突的導火索。

地方政府刺探中央調控決心的「擦邊球」小動作不斷,不僅反映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愈來愈激烈,更是中央政府公信力大大貶值的明證。



東方日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