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香港媒體越來越“紅”了?


《明鏡》記者范方華/香港記者協會2012年的最新調查指出,有超過八成的記者認為曾蔭權任內的7年來,新聞自由有所倒退,媒體自我審查現象趨嚴重,同一時間,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報紙《南華早報》也爆出總編輯王向偉打壓旗下記者與敏感新聞的事件,似是呼應了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

調查:香港新聞界自我審查情況惡化

628日,香港中文時事電子雜誌《陽光時務》刊登了資深美國記者慕亦仁(Paul Mooney)的文章,這位已在中國大陸居住多年的自由撰稿人,大爆自己“為什麼被踢出《南華早報》”,引發輿論關注。

《南華早報》是香港唯一的英文收費報,同時也是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報,但自從2011年起便不斷傳出人員流失、打壓新聞自由的事件,如今,慕亦仁“忍無可忍”,投書媒體,說明近兩年來自己的採訪稿是如何被斃掉的,為《南華早報》的自我審查情事再添一樁。

慕亦仁的文章大部分劍指《南華早報》的新任總編輯王向偉。該文指出,慕亦仁422日從王向偉的口中獲知,自己與《南華早報》的工作合約在2012521日期滿後,將不再續約,王向偉給出的理由是因為“財務上的問題”。

但在慕亦仁看來,不再續約的決定絕對包含了政治考量。首先,過去的7個月裡,慕亦仁所寫的有關中國的文章,只有兩篇刊載在《南華早報》中國版上,一篇是關於熊貓的,另一篇是關於愛滋病感染受害者賠償的,其次,慕亦仁一離職,《南華早報》就招聘了好幾個年輕的新記者,其中許多人來自中國大陸,因此慕亦仁認為這件事與財務問題沒有關係。

“我 提出我可以給《南華早報》做自由撰稿,而且我不計較每個字能拿多少稿費。他聞言只是支支吾吾。我請求報社至少讓我保留《南華早報》的記者資格證,這樣我還 能繼續給報社貢獻各類文章。他聽了咕噥著說他要考慮一下。我後來發了好幾封郵件向他求肯,他還是不肯點頭同意。其實在這方面支持我根本不花報社一分錢。” 慕亦仁寫道。

慕亦仁指出,自己不是第一個被踢出《南華早報》的外國記者。在他之前,已經有許多經驗豐富的外國記者不被王向偉續聘。如今已經沒有外國記者在《南華早報》的中國新聞版供職。“駐廣州站的記者,馬來西亞人Leu Siew Ying就是個其中的絕佳一例。2006年,她因報道年前的太石村罷免事件得過歐盟委員會的洛倫佐納塔利大獎。2007年她與王先生(王向偉)就是否繼續跟蹤報道太石村事件發生激烈爭執,又受到來自廣州政府的壓力,最終離開了報社。”

在慕亦仁文章曝光之前的624日,香港記者協會已先發佈了一篇新聞稿,公布針對曾蔭權治下的新聞自由的最新調查結果。香港記者協會呼籲港府訂定資訊自由法,營造開放空間,以扭轉官員箝制新聞自由的風氣和手法,否則不單新聞自由這核心價值岌岌可危,香港作為區內資訊中心的地位亦可能如江河日下。

在此調查中,香港記者協會向新聞業界發出1154分調查問卷,回收663份,調查顯示,29.7%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有些倒退,57.2%的人認為有明顯倒退;認為沒有變化的,只有6.2%;而認為有進步的,則更少至2.7%

在認為曾蔭權治下新聞自由有所倒退的人中,92.7%認為政府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傳媒採訪是倒退的原因,其他原因依次是:業界自我審查(71%)、內地/中聯辦有政治干預(67.5%)及財團施壓(35.9%)。此題的受訪者可選擇一個以上的原因。

調查認為值得注意的是,認為新聞自由有所倒退的受訪者比率較記協在20071月進行的同類調查高28個百分點,當時有58.4%受訪新聞從業員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比97年回歸時有所倒退,顯示新聞自由倒退已成為一個趨勢,而2007年調查中,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為,自我審查是倒退的主要原因;但在最新一次調查中,政府收緊資訊超越自我審查成為最主要的新聞自由倒退原因。

該調查強調,這不代表業界自我審查的情況有所改善,79.2%受訪者指出,新聞界自我審查的情況比曾蔭權上任時惡化,認為有所改善的,只有2.4%。此外,35.9%受訪者承認自己或上司有自我審查,表示自己或上司沒有自我審查的,有37.6%,另外,26.5%表示不知道。有關比率較07年的調查略為上升,當時承認自己有自我審查的有29.5%,另外,指上司或同事有自我審查的有39.6%

至於自我審查的範疇,依次為淡化大財團的負面消息(40.3%)、淡化中央政府的負面消息(37%)、淡化老闆或相關利益的負面消息(34.5%)、報道時傾向支持個別特首候選人(33.6%)、淡化特區政府的負面消息(28.6%)和傾向支持政府的立場(23.5%)。

7個月內只刊兩篇稿

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中,35.9%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或上司有自我審查,在慕亦仁看來,《南華早報》的總編王向偉就屬於自我審查的一群。

慕亦仁接受《明鏡》專訪時表示,他與《南華早報》的合約跟其他人一樣,他的是一年一簽,領的是月薪而非稿費雖然沒有規定一個月必須交幾篇稿,但沒有其他的勞工福利。

依照規定,慕亦仁所撰寫的稿子只能提供給《南華早報》,若有稿子《南華早報》不用,在知會《南華早報》後,慕亦仁可用筆名將稿子投到其他的媒體。這些另覓落腳處的稿子,有的報導人權問題,有的報導西藏、新疆議題,幾乎都是與政治相關的內容。

擁有紐約曼哈頓維爾學院(Manhattanville College)東亞研究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碩士學位的慕亦仁,曾任職於《新聞週刊》、《遠東經濟評論》、《奈特里德金融新聞社》等媒體,首次抵達中國是在越戰的時候,當時,他是一名美國兵。1985年起,慕亦仁開始報導關於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消息。

1994年,慕亦仁搬到北京居住,在北京的18年間,慕亦仁作為一名自由撰稿人,向《南華早報》在內的多家媒體供稿,大部分是海外媒體,如《新聞周刊》、《國際先驅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另有一些中國大陸的媒體採用慕亦仁的稿子,只是後者用的稿內容通常比較“單純”。



 
資深記者慕亦仁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