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任璧蓮:想寫出有血有肉的移民故事



明鏡記者柯宇倩/美國文壇用英語寫作的華裔作家裡,有的是來自中國的移民,有的是移民第二代。出生於紐約長島、目前定居於波士頓的任璧蓮(Gish Jen),父母來自中國,由於擁有移民背景,任璧蓮的小說加入了許多移民的元素。但帶著各式“鏡片”看世界的她,並不侷限於中國文化與移民題材,讀任璧蓮的小說,總能見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

想寫出有血有肉的移民故事

任璧蓮認為,美國一些傳統的移民故事在刻畫人物時,僅介紹這個人來自某個國家,如此而已,並沒有深入介紹人物的背景,以為讀者只憑這一點就能瞭解這個人的所有事,對於美國的描述也只是一個白人的世界;任璧蓮試圖擺脫這種對什麼是移民的簡單想法,因此她的故事遠比這些移民故事複雜得多。

“比如我會說這個人是在獨特的中國歷史時刻、因為特殊的原因移民到美國,擁有獨特的興趣、特殊的宗教背景,如此一來,人物的獨特性就出現了,而不再只是一個基因上歸屬的中國人。”任璧蓮對《明鏡》解釋。

任璧蓮的作品有時帶著點政治味,但任璧蓮不喜歡把作品當成是政治說教的平台。“我熱愛描繪美國,作品有時會有些政治意味在,但我不認為自己是政治活動家。”任璧蓮更著重描繪文化、情感面,她舉例,《世界與鎮》很大一部分描寫了後911時代的美國、後911時代人們的緊張,以及911如何影響一個小鎮對新來者的態度。“雖然故事描述美國出現的仇外心理(xenophobia),可說存有政治意味,但我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更多與文化有關,我對文化更有興趣。”

在《世界與鎮》裡,主角孔海娣(Hattie Kong)的父親是孔子後代,母親是到中國傳教的傳教士,孔海娣在丈夫和好友都因癌症逝世的兩年後,決定開啟一個新生活,於是搬到河湖鎮,遇上一個柬埔寨家庭和剛退休的神經學家前男友。故事描繪著世界的變遷、外來者與新環境的互動、適應。在此故事裡,混血的孔海娣可說是一個新鮮的角色,但任璧蓮對《明鏡》說,雖然孔海娣具有一半中國人的血統,可是她不是移民,而是美國公民,因此任璧蓮在描繪她時,其實將她視為百分之百的美國人。

目前任璧蓮還未構思下一部下說,而是準備2012年4月與5月在哈佛大學的演講。屆時任璧蓮將進行三場名為“Tiger Writing: Art, Culture and the Interdependent Self”的美國文明史系列演講。

任璧蓮的成長過程充滿多元族裔色彩,丈夫則是愛爾蘭裔美國人,兩人於史坦福大學商業學院攻讀碩士時結識。任璧蓮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在家中均以英語交談;經常處在各種文化下的任璧蓮,如何定義自己的身份?

對任璧蓮來說,作家身份比族裔身份更能代表自己。“大部分時候,我將自己定位成作家,如果你問我,你是不是華裔美國人作家?我當然是。我是不是美國作家?當然是。我也是女性作家、麻州作家、母親作家,這些東西都足以描述(describe)我,但不能定義(defy)我,也不會限制(limit)我。雖然這些描述都是真的,但沒有一個是完全真實的我。”

任璧蓮對《明鏡》表示,她所相信的,就是要用各種“鏡片”來看這個世界。“擁有各種可能性是很重要的,我也認為自己有各種可能性。”不想把自己侷限在特定的角落,用不同視角看世界,這就是任璧蓮。


任璧蓮(Gish Jen)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