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穩增長不能變成開閘放水

王小廣

 現在大陸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決策層保增長、穩增長的思維再現。筆者反對以保增長的名義搞擴張,使貨幣政策微調成為開閘放水,如果這樣,將又演變成為保投資、保房地產,這並不能很好地解決現在的經濟問題。

 出口下降是問題

 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問題到底在哪裡?筆者以為,最主要就是出口下降。對於現在出口增長大幅下降,決策層並沒有預計到,或者說預計得不夠。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口將增長10﹪,低估了歐債危機惡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而商務部卻拿這個作「尚方寶劍」,要求各個地方保出口,可是出口不是單方面能決定的,怎麼能夠保呢?

 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陸已經搞了很多投資,中央是4萬億,地方則是40萬億或者更多。現在又有十二五規劃,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又遇見需求疲軟,國內國外都沒人買,這就是當下最大的困局。

 這種情況下還增加投資?因為已經是明顯的失衡,只能抑制投資,刺激消費,通過消費增長來消化過大的產能過剩,才是正路。

 如果按照一些人理解的「保增長」思維,即繼續依賴貨幣政策開閘放水,還會導致「不要市場」,進一步削弱市場機制的作用,這與結構調整是明顯相違背的。例如大陸鋼鐵國企本來就很多,08年金融危機之後反而國有比重更高了,這反映了市場作用的弱化,保增長就成為政府過度干預微觀經濟,擠佔了市場,對產業結構調整沒有好處。

 西方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是增加一點政府,這哪能跟我們的政府強干預相比呢?同時,我們也是「超貨幣主義者」,把貨幣擴張應用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結果就是打破了經濟均衡,結構調整沒有任何的動力,市場機制發揮不了作用。

 事實上,決策層一定程度上也認識到這一點。去年10月分到現在的貨幣政策就很好,央行微調做得不錯。三次存款準備金率下降,利率沒動,對中小企業還有額外的支持。第一次在11月下調,稍微有些操之過急,本來應該是11月分出來資料之後再調。因為當時CPI沒有降低到5以下,只是預測到5以下。春節時候存款準備金沒有調,市場意見很大,筆者認為其實央行是有道理的。

 大陸的銀行不是想擴張就擴張,因為沒有擴張本錢。由於利率太低,儲戶不願意存款,貸款給鐵道部、地方政府又期限太長,效益不好,本錢和利息都難回來,導致金融系統短期流動資金不足。除了存款增加量、貸款期限因素的影響,制約商業銀行信貸擴張的還有第三個因素即外匯占款的增加,外匯占款減少,意味著貨幣擴張放慢。今年1季度資金並不緊張,存款在減少,期限限制繼續,但外匯占款幫忙,增加了不少,相當於調了一次存款準備金。到了4月份,又重現外匯占款為負的情況,所以必須要從央行放水,調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

 刺激消費是正路

 不過,在根源上,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不是貨幣政策緊縮導致。現在的貨幣政策也不是緊縮的,只能說對09、10年過度寬鬆政策的減量化。現在的貨幣供應和信貸增長,並未阻礙經濟增長,它能支持10﹪的增長,至少是9﹪的增長。2001到2008年間,大陸新增信貸20萬億,新增GDP也是20萬億,相當於一個信貸換一個GDP。

 去年國家投入7.5萬億信貸,應該創造10﹪的增長而不是9.2﹪,是因為消費不足而導致經濟增長回落1個百分點,並不是貨幣供應不足。09年時候國家新增信貸9.6萬億,換了來2.5萬億GDP的增加,即用近4個信貸換一個GDP,可見效益有多低。過去幾年我們的貨幣明顯存在嚴重超發問題,多出的貨幣一部分流入實體,許多則流入到樓市,變成房地產泡沫。

 筆者以為,保增長、穩增長,很大程度還是計劃經濟的思維。08年刺激經濟明顯是過度了,最後培養出一個大泡沫,如今也不知道怎麼解決。

 當前的問題是消費不足、投資過度,是產業結構升級難以推進,產業競爭力低下,城市化滯後等,應該從這些方面做文章,而不是借保增長、穩增長,來擴張投資,使貨幣政策過度放鬆。

 (作者為大陸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