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美国不反对中国发布美空气质量数据


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北京市景。
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北京市景。
RFI/Stéphane Lagarde

法广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

对中国环保部指责外国使馆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数据涉嫌“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国务院今天(6月6日)早些时候回应称,美国发布的数据只是为在中国的美国公民提供信息,没有干涉中国内政,因此不会停止发布相关数据。

根据凤凰卫视的报道,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表示,他不认为这(公布PM.2.5数据)违背了维也纳公约或者干涉了中国“内政”,他说,“这是为美国人提供的服务,那些在大使馆社区工作和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

唐纳表示,美国不会因为中国的指责就停止发布数据。他还称,如果中国也发布美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美国不会反对。

今天出版的的官方《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美馆应积极回应环保部的呼吁》,该社评指责美国使馆公布的数据只是本馆区的空气质量,而且是非专业性监测,它的“不严谨不规范”“的确是事实”。

有网友指出,从技术上说,美使领馆发布的PM2.5数据确实无法冠上“北京”或者“上海”前缀,其PM2.5仪器位于馆内,而仪器只能探测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空气。对京、沪等特大型城市来说,市内各地的空气污染程度会有很大差别,需要根据设置在不同点位的几十台仪器共同测量,才能得出能代表整座城市的空气水平数据。

对此,美国驻华使馆并不讳言这一点,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在提供“美国驻华大使馆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时就明言,该数据是“在使馆馆区内通过衡量PM2.5悬浮颗粒监测空气质量。其目的是为了给美国驻京外交人员提供健康方面的资讯,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无法通过单一空气监测站的数据得到的。”

据美国驻华大使馆提供的背景资料,这一数据是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人均可标准基准做对比,并提供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网站PM2.5的相关规定资料作为参考。
这点也被中国环保部副部长指责是以更高的美国标准去衡量中国现状,“他们用本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我国的空气质量,这是明显不合理的。”

6月5日,中国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中国PM2.5标准与国际低水平接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外国经验的结合。他称中国的环保具有“叠加、多因素、压缩式”的特点,所以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暖风吹得游人醉,莫把中国当美国”。

2008年起,美国大使馆通过网站绑定的推特帐号,在网络上每小时公布一次北京空气质量数据,目前已经有接近两万名粉丝,以该帐号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手机APP也颇受追捧。

“维基解密”曾透露,中国外交部早在美国使馆刚刚发布PM2.5数据时,就约见美驻华使馆官员。但美国驻华使馆仍坚持该数据惠及在华美国人,说不希望看到这些数据被更加复杂化地解读。

根据《环球时报》的社评,美国大使馆数据“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环保向更高目标迈进,捅开了一些中国公众过去不熟悉的问题。”
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使馆开始监测PM2.5数据,直接促动了中国舆论广泛报道,并最终推动了中国环保部门对PM2.5数据的监测和公布。
但据《环球时报》报的说法,现在中国环保部门在加快推行更高精度的监测,但美国使馆有很多漏洞的做法却成了“标准”,中方公布的数据被一些舆论不断拿来同美使馆数据对照,造成更严谨的做法不断被美馆有缺陷的监测干扰。

这场风波此前就有端倪。6月1日。上海市环保局对外宣布,上海PM2.5硬件设备安装已完成,6月份将进行调试,具体发布日期还在研究。同时,上海市环保局长张全对当地媒体表示,美驻沪总领馆向公众发布PM2.5值不合法,并称双方监测结果实际上较接近,出现差异只是评价标准不同。

资深媒体人王以超说,“美使馆在华监测发布PM2.5数据,环保部指责干涉内政。实在荒唐,因为美使馆并没有强制要求中国政府限期达标,并关停污染企业;既然无强制力和约束性,何来干涉二字。”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