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星期一

李源潮獨自一人在知青舊址徘徊良久


《新史記》相江宇、楊韻





有關李源潮在大豐農場插隊時的表現,現在已很難考究。甚至官方媒體對其這段經歷的介紹,也只用一句話代替,“1968—1972年江蘇省大豐縣上海農場職工”。

不過,徐衛平撰寫的《上山下鄉“知青”文化》一文透露,李源潮當年曾任大豐海豐農場慶豐分場的知青男一排四班班長。文章對當初上海知青赴蘇北農場插隊有這樣的描述,從中可以看到李源潮的影子:

【1968年10月的一天,一艘裝飾一新的東方紅402號客輪,汽笛長鳴,滿載著肩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上海熱血青年,緩緩地離開紅旗招展、鑼鼓喧天、口號聲聲的上海十六鋪碼頭,遠離親人和家鄉,駛向南通,轉征江蘇省大豐縣(1996年撤縣建市)的海豐農場。

大豐東部有112公里的黃海海岸線,由於長期處於長江、黃河沖蝕搬運泥沙入海的地質條件,在海流海潮的地質力學作用下,不斷堆積成陸、海岸線每年東移50-80米,形成一片廣闊的灘塗。

大豐安置的知識青年,有上海、無錫等地近十萬餘人,佔大豐當時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尤其以上海知識青年為主體,達84,000多名,分別安置在元華、新華、前鋒、慶豐、安豐和下明等分場,大豐當年真可謂是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主戰場之一,成為上海大批知識青年的第二故鄉。

當 年的荒灘生存條件極為艱辛,是後輩人難以想象的茅草房,蘆葦牆;喝鹹水,吃雜糧;提馬燈,進會場;洗浴靠食堂、睡覺上下床。耕地、播種、施肥、灌溉、治 蟲、鋤草、收割、脫粒樣樣學,腳上起了繭,手上起了泡,冬天臉被凍傷了,夏天身體曬黑了,但心境純樸了,深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用當年知識青年的話說, 上山下鄉的青春歷程為這代人今後人生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定不移、堅忍不拔的信念。】

文章還說:當年曾任大豐海豐農場慶豐分場的知青男一排四班班長李源潮、曹樹民(光明乳業集團總裁)、金凱平(澳大利亞澳中集團董事會主席)、郭衛(上海芷新集團董事長)、嚴裕民(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等都是當年下放在大豐知識青年中的傑出代表人物。

2005年10月13日,位於上海市奉賢區五四農場內的上海農墾博物館知青館正式開館迎客,當年奮鬥在地處兩省一市七縣的上海國營農場部分老知青聞訊趕來。《新民晚報》說,看到那些真實記錄了當年生活的老照片和舊物品,這些老知青百感交集。

反映當年知青工作、生活的500張老照片彌足珍貴,近百件看似“破舊”的實物,更是往昔崢嶸歲月的真實寫照。

向大海要田,向荒灘要糧,艱苦的勞動歲月,於今回頭再看依然令人動容。鋼精麵盆(鋁製品)、蛤蜊油(俗稱蚌殼油)、凱歌牌收音機、蚊帳、鐵架床和憑知青錄取通知書才能買的毯子,幾乎凝聚了那個時代所有的苦和樂。

在姚夢和李倩撰寫的《知青四十年:那時我們正年輕》一文,描述了當年上海知青在海豐農場的生活,其中也提到了在海豐農場慶豐二隊的知青李源潮。

文章介紹說,海豐農場最早是上海農場的一個分場。1968年10月,第一批上海知青來到這裏,開始了戰天鬥地的勞動生產。

農 場成了知青們勞動生活的地方。這裏條件異常艱苦,對於第一批老知青而言,他們幾乎就是開墾荒地的農民。在這裏,能夠找到一輛自行車是很不容易的,能打上羽 毛球,更是特別奢侈的事情。對於那些在繁華的大上海出生的青年而言,每兩個星期到20里地之外的“玉華浴室”洗澡,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幾件大事之一。

當 時知青們自娛自樂的業餘生活,就成了他們唯一消耗的青春的方式。唱歌、談吉他、做女工都成了大家樂此不疲的娛樂項目。因為來自大上海,許多女知青對於自己 的著裝打扮格外注意。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她們的一顰一笑,也深刻地影響著當地的人們。甚至許多年以後,當地人還會以上海女知青的打扮,作為評判標準。

《知 青四十年:那時我們正年輕》一文提到了李源潮:對於許多知青而言,青春不僅僅是歡樂和懷舊,也是人生的寶貴經驗,在這裏,走出了許多成功人士。現中共中央 組織部部長李源潮,當年是海豐農場慶豐二隊的知青。和他一起下放的知青梁鐵旦回憶說:“我們四人一天割稻7畝2分,那是秋收很緊張,農活很艱鉅,雖然很艱 苦,但大家看到勞動成果,心情很高興。”

 
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

當時被分配到大豐海豐農場慶豐二隊的,有來自上海中學的杭偉、李源潮,而林大偉、劉惠恕、劉為群等則分別畢業於楓林、第54中、南陽模範等中學。杭偉任獨立排排長,他也是這個連隊中唯一的高中畢業生,其它知青都是初中畢業生,最小的才十六、七歲。

杭偉說,他們每天面對的就是茅草房、鹽鹼地和大草蕩。作為農業工人,知青們和那些建國初期放下槍、轉業為農民的建設兵團將士的情形相類似,只不過他們放下的是筆杆子,身份是中學生而已。他們對生活充滿激情,對未來充滿幻想。

據 大豐媒體稱,慶豐二隊的知青大多數出身於幹部家庭,很多是當時上海市主要領導的子女,也有的是知青父輩曾在這塊革命老區戰鬥過,由於“文革”的緣故,他們 來到了這裏,和其他隊的知青一樣,沒有任何特殊,一樣的下地幹活,一樣的挖溝挑河,一樣的鬥私批修,一樣的批林批孔……

2007年夏天, 曾在慶豐二隊下鄉的上海知青籌劃大豐之行,當時擔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李源潮也打算同行,只因臨時有事未能如願。大豐離上海雖然很近(蘇通大橋通車後,大豐至 上海只有兩小時車程),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還是第一次回大豐。這次出行成真,讓他們興奮得幾夜沒睡好,畢竟青年的歲月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

中 共上海市建設工作委員會黨校歷史專業教授劉惠恕就是大豐之行中的一位。1982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的劉惠恕,自1968年赴大豐農場務農後,開始 學寫中國傳統詩詞,迄今共創詩、詞、賦等六百餘首,廣泛發表於國內各類詩刊、詩集之中,有自撰詩稿《山海閑吟集》,其中還收錄了一首於1969年4月15 日寫的《七絕·題金墩桃園》:
四岔河旁古鎮東,小橋一夜沐春風。
桃花滿岸開如火,阡陌縱橫綠襯紅。

劉惠恕在題記中介紹說:1969年4月15日與大豐農場舊友李援朝(李源潮)、胡志民、梁鐵旦、林大偉、劉為群等共遊蘇北小鎮金墩桃園,賦詩以記。四岔河為地名。

雖然李源潮因“臨時有事”未能與當初的知青戰友一起重返大豐農場重溫往事,但在他主政江蘇期間曾到大豐考察過,並獨自一人在曾經生活和戰鬥過的知青舊址徘徊良久。

據江蘇省地方官員說,李源潮是一個非常懷舊的人,而蘇北地區不僅是他的老家,是他父母的出生地,參加革命的地方,也是李源潮在“文革”期間流放的地方。可以說,李源潮與蘇北地區有著特殊感情。

據 當地官員透露,李源潮曾在大豐考察期間,特意去他曾經生活過的海豐農場慶豐二隊。據隨行人員描述,在距離他當年居住過的地方不遠處,李源潮示意隨行人員和 當地官員等他一下,自己一個人走了過去,在幾十年前生活了四年多的知青宿舍舊址附近,走走停停,尋找著記憶中的青春歲月。

近半個小時後,表情凝重的李源潮走了回來,直到離開時他也沒說一句話,眼睛始終盯著車窗外。

自 2000年至2007年在江蘇任職期間,尤其是2003年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後,李源潮曾多次赴蘇北地區考察和調研,但在官方和當地媒體的報導中,李源潮在 2005年10月末到大豐考察並停留了兩天。李源潮可能就是趁此次考察才故地重遊並追憶往昔的。(《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