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星期四

胡耀邦說他“又可愛,又可氣!”


《新史記》陳小雅 專稿



胡績偉是上世紀中國社會政治制度轉型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主將之一。但胡老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刊出時,大部分年輕人卻表示對這個名字不熟悉。此時,距離胡老叱 吒風雲的年代僅僅20年,已經有些“兒童相見不相識”的味道。歷史車輪的轉速飛快,令人欣喜,但胡老是不該被忘記的人。

令我心驚的是,胡老的女兒胡雪濤和女婿王鏡寄來的訃告首頁上刊出的那首胡老寫於2005年元旦的詩句:
【餘絲盡獻一老蠶,靜待北東觀西南。
樂看前驅後湧浪,群群安泰托新天。】

碰巧我住在北京西南角,屬於“後浪”,我也確實對胡老有過為之寫《評傳》的承諾。正是這個原因,使我最終答應《新史記》雜誌,把未曾刊發過的舊文摘編一些內容發表,對逝去而我未能送行的胡老,是一個道歉,一個紀念。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20120917/20120917162057_61810.jpg
胡績偉先生。(高伐林攝于2006年11月11日)


一、 初識胡績偉

胡績偉:男,身高1.7米,臉圓,鼻直,薄嘴唇,口齒左上方有一虎牙,皮膚白皙;
他的履歷表能告訴人們更多的內容:民族:漢;籍貫:四川威遠;出生年月:1916年(陰曆8月18日)。相傳,他的祖上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時,從廣東花縣過去的。

這樣的履歷表,在中國大陸,每一個有單位的人都有一份。它的重要意義是,證明你“歷史清白”。

第一次見到胡老,是在1992年10月12日。那天晚飯後,剛看完中共十四大開幕式的電視新聞,我便隨原《新觀察》雜誌副總編鄭仲兵來到《人民日報》社座落在東單煤渣胡同的老宿舍。

院 子裏很靜,胡家就住在一樓東頭。因為外面有一個圈定“勢力範圍”的籬笆圈,所以他家也自成一個“小院”。雖然是天黑,也能感覺出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條。從房 間窗口瀉出的燈光柔和,沒有人影晃動,電視機開著的聲音,在外隱約可聞。在路上,老鄭先向我介紹了胡老的近況:他目前與小女兒和女婿住在一起。他夫人幾個 月前因癌症去世。她已久病在床,但他們的夫妻感情很好。他動了眼球的手術,剛剛從醫院回家……

與許多老人一樣,此時,他面臨著老年的孤獨。

老鄭直奔陽台上的房門。他專注一件事時,別人的話是聽不見的,所以對我關於院子的議論沒有反應。而這時,胡家的門已經開了。開門的是胡的大女兒威威。她是胡老妻子與前夫的孩子,在南方一家電影廠工作。

有個人很快從左邊一間朝南的房間裏走了出來。

這 就是他嗎?第一眼見到胡老,我有一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眼前這個說話聲音微弱的“小老頭”,就是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的主將之一,曾任中共“喉舌”,也 就是中國第一大報的總編輯兼社長,第一個倡導報紙的“人民性”的改革家、“八九民運”中發起呼籲召開人大緊急會議的民主先鋒胡績偉先生嗎?

儘 管有老鄭打招呼在先,這第一次見面,還是有點出我意料。我把眼前的他,與想像中的他進行了對比和修正:他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高大,那麼有棱角,更沒有歷史事 件帶給他的“晦氣”或“喜氣”。他比我想像的要隨和、平易近人。而且,他臉上紅潤有光,說話帶著笑容,沒有病人的痕跡。我想,若是在大街上見面,我或許能 從他儒雅的氣質中判斷出他的文人身份,但決不會聯想到為中國現代歷史轉折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一員戰將;更不會把他與那些“殺氣騰騰”的文字加以聯想。

胡老先和老鄭握了手。老鄭向他介紹說:

“這是陳小雅,我們是朋友。”

“那好啊!”不善辭令的他,笑吟吟地,坐在和我們呈直角的一個寬敞的單人沙發上。他和我握手時,我感到那隻手並不大,有一點瘦,但並不僵硬,不粗糙,也不有力。“是一隻握筆的手!”我想。

“有什麼新聞嗎?”老頭兒問。後來我才知道,這句話,幾乎是他與所有來訪朋友談話的“開場白”。

這是他的職業病。不過,我心中也有些悲哀:這個中國第一大報的總編輯,現在居然要從來訪的客人那兒打聽新聞了!那條本來幾乎萬能、但只為極少數人提供信息服務的新聞渠道,對他關閉了!的確,在中國,權力和地位的失落,就意味著人們生存或發展佔有資源的失落……

談到十四大出人意外的人事變動,老頭兒湊近耳朵來聽。看得出,他對拋棄了他的政治,仍然充滿熱情。老鄭使用的欲縱先收的神秘敘述節奏,更是調動起老人渾身的興趣。

大 家的討論經常在“理想政治”和“現實政治”中輾轉,但末了還是回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胡老對十四大後的情況總估價是:日子會比過去好過一點。因為江澤民講 話中談到一點,左的干擾表現在認為“和平演變”的原因來自經濟領域。這一點作為黨的路線確定下來,今後的干擾會少得多。他對“文化思想會寬不會嚴”的估 計,沒有獲得贊同。

1956年“大躍進”前,“人民的大救星”毛澤東曾當面批評這個人和他的同僚主持的《人民日報》是“死人辦報”!

這個人,很呆板嗎?

1961年“大躍進”後,劉少奇在譴責《人民日報》助長了“浮誇風”時,對胡績偉說:“有報紙的害處,比沒有報紙的害處還要大!”

十年辛苦,幾至被一朝否定,他又成了“可有可無”的人!
1983年,他衷心擁戴、為之效力、並視之為親密同志和朋友的黨的總書記胡耀邦,這個敢於對前代偉人和領袖執行批判的“新教”頭領,則說他:“又可愛,又可氣!”

第 二次與老鄭到胡老的家中已經是11月2日。我們徑自進了客廳。等待中,裏間的抽水馬桶響了一聲,仍是沒有影子的屋子裏,悄沒聲地走出一個人來。老頭兒仍是 紅光滿面,行了握手禮,大家坐下,照例先談開了形勢——不過,這一次老人還能見好就收。一會兒,便從裏間拿出一個卷宗來。我們按原先說好的,進入正題。 (《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