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

学者作家悼高华:没人比他更称得上历史学家

金冲及悼念高华:一个勤奋而头脑清晰的学者

凤凰网历史讯 著名历史学家高华于2011年12月26日22时15分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凤凰网连线历史学家金冲及。金冲及称虽然很早得知高华先生身患癌症,但得知他病逝,感到很意外。

金冲及告诉凤凰网,他与高华的接触主要是在研讨会期间,双方交流较多,经常探讨学术,他评价高华“是一个很勤奋的学者”,而且头脑很清楚。

高华曾将《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邮寄给金冲及先生,金冲及称该书材料很丰富,影响很大。(周东旭)


杨天石悼念高华:其文洋洋洒洒 很有气派

凤凰网连线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

杨 天石回忆最后一次与高华交流是在5年前,2006年的日本箱根。当时中美日三方学者召开“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中方学者召集人是 杨天石。当时邀请高华与会是因为他对抗战时期解放区的研究非常有成就,杨天石说,“那时他的身体很好,还没有检查出患病。”

电话那头,杨天石还抽空特意翻检资料,查到高华当时提交的论文为《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机和社会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我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听完高华的报告后就觉得自己选人选对了。”

“在 日本的时候我们还聊过,高华写下《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后仍在南大晋升为教授,可见南大在学术上可算是宽宏大量。”杨天石还告诉凤凰网,华东师范大学曾经 聘用高华为“紫江学者”(编者注:“紫江学者计划”为华东师范大学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虽然最后因其他原因而没有到位,但也侧面反映了教育界 对高华学者地位的评价。(李杨)


杨奎松追忆高华:他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

凤凰网历史讯 凤凰网连线中共党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杨奎松得知高华逝世的消息,十分悲痛,并对高华的学术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称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 。

在杨奎松眼中,高华是一位睿智、正直的学者。杨奎松与高华的学术交往很多,高华是杨奎松所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客座教授,在高华患病期间,其学生就是由杨奎松负责教授。

高华在患病初期仍在进行学术研究,杨奎松回忆说直到确认为癌症他才停下来,“高华在学术上非常活跃”。

杨奎松对高华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一方面,对毛泽东进行深入研究,还原一些事实,可以说,“他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另一方面,他对当代史亦有较深刻的研究,形成几篇很有分量的文章,很遗憾没来得及完成专著。(周东旭)


许纪霖悼高华:没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的荣誉

凤凰网历史讯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在微博上追悼高华先生。

许纪霖称,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刘瑜悼念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活字典” 太可惜

凤凰网历史讯 凤凰网连线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刘瑜对高华先生的去世感到很吃惊,并表示他的去世太可惜。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曾探望病中的高华教授数次。听到他突然去世的消息,刘瑜说虽然知道老师患病已经多年,但今天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吃惊。刘瑜称,“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刘瑜前天还向友人提起这个寒假准备再去看望高华先生,“前一段时间大家在准备筹款给高老师去台湾看病,想不到最后还是没有去成。”(李杨)


周海滨追忆高华:他是具有非凡勇气的学者

凤凰网历史讯 凤凰网联系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周海滨,周海滨表示高华先生是具有非凡勇气的学者,他的离世太可惜。

周海滨说,高华教授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让学人对其陡生敬意。作为体制内的历史学者,他的执着和真实,需要非凡的勇气。如今,他的离去,让有能力拂去历史积尘的人又少了一位。1954年生人的高华教授,其实正值学术盛年,过早离世,太可惜了。(蔡信)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