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中華民國是台灣共識

亞洲週刊

張鐵志

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證明國民黨的安定繁榮牌奏效,民進黨無法說服中間選民兩岸可平順互動。


張鐵志,台北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專欄涵蓋兩岸三地媒體。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時代的噪音》,將出版有關台灣政治轉型的專著《民主在路上》。

 

在台北計程車上,司機用台語腔國語跟我們一行人說,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台灣經濟就不行啦。

這一次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的安定與繁榮牌似乎再度奏效。

「安定與繁榮」是國民黨在九零年代的競選口號。那時,他們強調民進黨的街頭運動與台獨主張會破壞台灣的安定、讓兩岸關係倒退,甚至股市大跌。而國民黨可以影響的幾大工商協會或者企業財團,也會出來背書在報紙上刊登廣告。

那確實是一種恐嚇。

二零一二年大選,國民黨主打「九二共識」,批評蔡英文不認同九二共識就是不認同中華民國。並且在選前,動員一波波知名企業主出來表態支持馬英九與九二共識,如鄭崇華、嚴凱泰、徐旭東、尹衍樑、郭台銘、宣明智、王雪紅等。

再一次,國民黨他們訴諸安定與繁榮。

當下的歷史背景當然與九零年代不同了。一方面,這四年馬政府大幅推動兩岸開放交流,尤其是簽訂了ECFA。二零零八年大選,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批評國民黨是要推動「一中市場」,但這次民進黨雖然曾經反對ECFA,小英卻在競選過程中清楚表示民進黨當選後不會變更兩岸政策的現狀,她也強調過去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推動了許多開放政策,例如小三通。

另一方面,「台獨」也早已不是爭議了,「中華民國」也不是爭議。「中華民國」確實已經是「台灣共識」。只有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乃至一個中國原則,是雙方的主要的歧異。

台灣選民要的是什麼?他們大部分贊成與中國大陸經濟密切來往。中研院的研究發現,即使民進黨的支持者中,只有一半對與中國經濟交往持負面態度,且有將近一半認為「民進黨過於反對和中國大陸來往」。但是確實台灣也有不少人擔心過度與中國來往會影響台灣主權,也會擴大島內貧富不均。

在這個民意基礎上,一方面國民黨與企業主不斷強調沒有九二共識,就不能獲得兩岸「和平紅利」,雖然這說法有多少真實性無人得知。知名政論家南方朔在選前引起巨大關注的文章就說,國民黨在販賣恐懼。

另一方面,民進黨在兩岸政策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論述。但泛藍陣營批評民進黨時期是封閉的「鎖國」,其實是不公平的指控。民進黨當時主張「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推動的經濟與貿易開放遠比二零零零年前國民黨執政更積極。上年十二月十日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敦義說﹕「對中國的依賴,扁執政對中國的依賴是從百分之二十幾成長到三十九,成長百分之十六,我們是三年成長百分之二,一年不到百分之一,扁任內開放許多項中國農產品進口,馬總統沒有增加大陸農產品進口。」這個說法完全與他們批評民進黨鎖國是矛盾的。

問題是,執政後期的扁政府與民進黨為了顧及自己的「本土」形象,尤其是擔心深綠力量的攻擊,所以不甚願意承認自己推動過開放。小英競選黨主席時說要提出「新中國論述」,但遲遲未提,而後宣示的方向「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也毫無說服力。歸根究柢,民進黨不是不知道開放的重要,但由於被既有的意識形態和傳統獨派勢力綑綁,他們很難提出積極政策,而只能是採取守勢。這就無法說服中間選民他們可以確保未來兩岸的平順互動,以及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不過,選民支持了馬英九未必代表他們支持「九二共識」,因為大部分選民可能根本說不清什麼是「九二共識」。與其說馬英九的勝利代表選民支持九二共識,不如說是支持馬政府這四年的開放政策,這是民進黨必須面對的現實。

繁榮背後隱藏黑暗

這次大選證明了台灣選民仍然是保守的,他們懼怕改變。但問題是,安定與繁榮的表象下,隱藏了許多黑暗:這四年來,台灣社運界為了生態環境、為了土地正義的不斷抗爭,以及社會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平等,證明執政黨沒有正視這些問題。今日執政黨靠這麼多商人好友助選,將來只可能更聽他們的話,讓台灣金權政治更蔓延。尤其,如果兩岸的未來方向越來越是由跨海峽政商聯盟所主導,這也是對台灣民主的傷害。

國民兩黨都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