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赞扬台湾选举为“成功故事”,但专家认为,马英九虽获民意支持,但未必能推动两岸政治对话。
台湾大选顺利落幕,马英九总统当选连任。白宫随即发表声明祝贺马英九胜选及台湾人民成功办理选举,并指出,经过数十年来的辛勤努力和出色的经济与政治发展,台湾已经证明它是亚洲伟大的成功故事之一。这次选举,台湾再次展现它的民主体制力量与活力。美国相信台湾会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继续发展;美国也会继续与台湾合作,推动共同利益,包括经贸和投资。
白宫声明说,台海和平、稳定、不受武力恫吓,对美国而言极为重要。两岸近年努力构建两岸联系,令人印象深刻,美国希望这些努力能够持续。声明指出,美国与台湾间的关系是基于共同利益,也是基于对自由民主的共同信念。声明并说,美国将沿续卅多年来的一贯作法,依据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继续与台湾人民维持紧密的非官方关系。
白宫之外,美国国务院也由发言人牛兰女士(Victoria Nuland)具名发表声明,恭贺马总统在选举中获胜,也称许台湾再次树立了民主发展新的里程碑,台湾人民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国务院的声明并说,美国期待与马英九总统及台湾的政党领袖合作,维系彼此坚实的经济与人民对人民的关系。
针对大选结果,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表示,投票结果显示台湾社会仍有很大分歧,这提醒中国要保持耐性,「在推动政策时应该记住这一分歧,在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中尤其不能躁进」。卜睿哲并指出,选举是选民对马英九两岸政策的公民投票,结果显示马的政策得到多数人民支持,但是未来两岸议题将进入更困难的阶段,要推动政治对话有很大难度。他说,「两岸在政治和安全议题上要如何谈判,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基础,台湾内部更没有进行政治谈判的共识基础」。
前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容安澜(Alan Romberg)14日指出,马英九连任保证了台海两岸关系持续稳定,至于北京方面是否会在非经济议题上展现更大弹性,目前并不清楚,但他希望如此。另一位专家,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表示,马英九胜选显示他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得到人民支持,这个政策令台湾、美国、以及区域各方都受益,所以美国持续支持这个政策。葛来仪说,无论谁在这次的大选中获胜,美国都会与之合作,当然,美国一直很支持马总统的政策,特别是他的大陆政策。她表示,马英九的政策在于解决问题,在于拓展与大陆的经贸等来往,符合各方利益;而美国的麻烦已经够多,因此维系台海和平对美国而言至关重要。她说,美国与中国之间有许多议题要讨论,实在不愿看到台海紧张,所以台海两岸维持和平、致力解决问题,完全符合美国的期望,美国全力支持。
加拿大外交部长约翰?贝尔德(John Baird)发布声明指出,台湾顺利、有秩序的完成了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再次证明台湾民主的坚实,也再次证明台湾人民支持自己的民主生活方式;加拿大希望台湾与中国之间持续改善关系,并经由建设性的对话维系和平与稳定。
台海议题牵动多方利益,因此有数十个国家、560位记者到台湾采访这次总统大选。而在华府,台北驻美代表处也设立了选情中心,清晨六时开放,当时天还没有亮,但是侨胞及美方人士已经陆续涌到。台湾驻美代表袁健生回国投票,副代表张大同、李澄然出面接待。张大同发表谈话说,台湾再一次完成了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举,使台湾的民主更成熟、自由更增加、法治精神更充沛;而选举过后,接下来要努力的工作还很多,相信政府一定会在内政、外交、两岸事务上继续努力。
综合报道:刘新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5
(47)
- 打造中国未来的样本
- 中國大陸網民:台灣民主很文明!
- 台灣能,為何其他華人圈不能?
- 洪博培將退出美國總統競選
- 谷雁翔:重慶模式是權宜之計
- 敗選的人不可以忘記教訓
- 陳冲接閣揆 陳裕璋、曾永權可能接府秘書長
- 客觀看待台灣的主體意識
- 蔡英文辭意堅決 民進黨將陷內鬥
- 馬英九祭父 盼留歷史典範 學者:未來4年兩岸將展政治談判
- 台灣越民主,統一越無期
- 馬英九勝出 台灣美國中國大陸三贏
- 中國棄兒成為中國與美國文化使者
- 使九二共識成為台灣的全民共識
- 2008年台灣未改變,2012更不可能改變
- 日議員登釣島全球華人反彈
- 特首推選這樣的小圈子選舉只會帶來亂局
- 在台大陸生追求民主感動台灣
- 台灣民主成熟軍隊選戰中立
- 政府雖然不仁 小姐未必無情
- 新刑事訴訟法對中國還太“新”
- 袁伟东:台湾大选的民主昭示
- 台湾大选顺利落幕,白宫赞许“成功故事”
- 台湾能,为何其他华人圈不能?
- 青海日報事件後誤傳“林副主席來電:你們打得對”
- 四川格尔登寺再传自焚事件
- 台湾大选激发大陆民众向往民主
- 香港报摘:不论大选结果,台湾都是赢家
- 中国春运:归乡之途路漫漫
- 德国观察家:选举最后赢家是自由
- 林彪飛機的黑匣子裡究竟錄下了什麽?
- 新的技術手段給歷史走向提供新的可能性
- “小米加步槍”的神話:國軍的對手全是蘇式裝備
- 李作鵬:在法庭我選擇沉默,現在知道是不對的
- 赫魯曉夫最致命的是民主化改革
- 蔡英文敗選感言
- 经济学人:我们需要谈谈“金”
- 两场葬礼的时代反差
- 台湾蓝营开红盘,绿营虽败犹荣
- 马英九是否会作出执政变化?
- 阿拉伯之春推翻独裁者之后怎么办?
- 2012年1月14日《歷史日報》
- 美國華裔科學家竊商業機密被判刑
- 2012年1月14日《明鏡郵報》
- 立委選舉 藍64綠40橘3
- 网络安全和解放军官员的情妇
- 温家宝中东之行能源为首要议题
-
▼
1月 15
(47)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在網路上流傳的車震死者照片中,可見兩人下半身赤裸。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驚傳解放軍高官與小學女老師在車震過程中,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兩人呈現性交姿勢「裸死」車內。據悉,兩名死者皆各有婚姻關係。此訊息第一時間就遭當局嚴格封鎖,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更限制兩名死者...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在東海、南海的主權爭議急遽升高,中國海監總隊黨委書記、常務副總隊長孫書賢11日指出,對於近來中菲黃岩島的爭議,中國會看住黃岩島;中國大陸在全球問題應畫上幾道紅線,如果日本在釣魚台挑釁、菲律賓、越南宣稱有南海主權,中國就不惜一戰,而且必須以戰止戰,局部戰...
-
VOA记者: 张蓉湘、张松林 图片来源: 来自视频截图 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美国国务院星期一宣布,第四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个月初将在北京举行。另外,国务院还说,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情况良好,而国务院不评论学生签证个案。 *下轮美中战略与经济...
-
(中央社台北2日電)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刊報導,中共未來將興建比「遼寧」艦更大的航空母艦,並推測初期數量很可能是6艘,北海、東海與南海艦隊各分配2艘;但這個目標在2035年前達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軍工信使」還談到共軍攻占台灣企圖與發展航艦的關係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理接近,不...
-
《明鏡月刊》彭陽人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常務副書記何勇目前是中紀委真正負責具體工作的。今年已經72歲高齡的何勇擁有20多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經驗,資歷高,根脈深,是極少數超齡服務的人。“他這一位子,有三個熱門接班人,一個是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長馬馼,一個是山西省委書記袁純...
-
前89民运学生领袖、信奉基督教的柴玲,“六四”23周年前夕发表公开信,宣告原谅了当年“六四”镇压学生和北京市民的军人和领导。经历过“六四”的前北京学生方政表示,杀人者没有忏悔、没有向受害者道歉,不能没有前提无原则的说原谅。但他希望大家不必过多责难柴玲。 ...
-
內容提要: 拒絕文明一百年 中國人拒絕文明的決心之堅定,令後人錯愕難解:為什麽一條造福於中國、更直接造福於雲南人的國際鐵路的建成,竟然會讓全省人民如喪考妣?這種反常心態如何形成?為何至今還歷久彌堅?中國人雖世世代代為受迫害妄想所苦,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異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