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

兩岸互信不足 後續談判更棘手

 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曾表示對經貿辦事處的成立已準備就緒,希望8月底揭牌,現在看來可能性極低。圖/新華社
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曾表示對經貿辦事處的成立已準備就緒,希望8月底揭牌,現在看來可能性極低。圖/新華社


黃欣

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遲遲未有進展,除代表兩岸協議的實際成效不彰,更充分突顯出兩岸對彼此的互信與瞭解不足。在「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方針下,往後面臨比經貿更困難且複雜的政治問題,兩岸談判恐怕更為棘手。

 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為ECFA架構下經濟合作的項目之一,也可說是兩岸談判事務中,較不敏感,相對較易達成的項目。

 但從年初經濟部長施顏祥喊出第1季揭牌,之後時間表不斷向後延,到現在的遙遙無期,兩岸交流的進度不但讓外界霧裡看花,也讓許多民眾對協議的實際執行力失去信心。

 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的一延再延,並非兩岸談判下的特例,可望在下月初第8次江陳會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過程同樣一波三折。

 這背後所顯露出的是,兩岸至今仍用過去「諜對諜」的方式來進行談判,彼此互信基礎不足,導致執行效果不如預期。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過去在多個場合提及,兩岸從2008年恢復兩會協商以來,迄今已舉行7次會談、簽署16項協議。這些協議就如同16條橫跨台灣海峽的鐵橋,為兩岸建立起高速的溝通管道。但民眾質疑的是,鐵橋是有了,但有真正開放「通車」嗎?是否能真正提供安全保障?

 事實上,兩岸簽署了多少協議並非重點,而在於最終落實的成效,不然也形同虛設。就有台商私下表示,「投保是否簽成都一樣,遊戲規則也不是我們訂的」,言談之中顯露對兩岸協議的無奈。

 而未來兩岸的談判以及協商將會比目前來說更加複雜,牽涉的層面更廣,難度更高。

 除了投保協議,還有ECFA後續的服務貿易與爭端機制協商,以及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等,都需要兩岸在更強的瞭解和互信基礎下才能完成,我方的談判團隊勢必得付出更多心力,才能真正在協議中為台灣謀得應有的權利。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