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其實是香港人的權利。香港人脫離殖民統治,要尋回過去被扭曲的中國,深入了解國情,但要避免國民教育被「政黨化」,受制於「一黨之私」的視野。教育界有識之士認為:政黨、政府可以更換,但國家要永續經營,港人要肩負復興中國的重任。
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就是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塗脂抹粉、進行洗腦教育、荼毒香港下一代?或是香港急需推動國民教育,洗刷殖民遺痕,讓港人全力參與中國的變革?
港 府計劃九月新學年逐步在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引爆一場政治風波。天主教會等香港六大辦學團體已表示拒絕按港府訂定的時間表,讓國民教育在新學年獨立成科。 從去年起開始高喊「反對洗腦」的中學生臉書群組「學民思潮」,自「七一遊行」後持續狙擊教育局官員,要求港府擱置國民教育計劃,掀起巨浪,獲得十多個家長 及教師等教育持份者組織的響應,發動「七二九反對國民教育」遊行。
正值香港回歸十五週年,北京高度關注港府落實推行國民教育,加快港人 「人心回歸」。然而,繼今年「六四」、「七一」等集會參與人數創近年新高後,不料又再出現「七二九反對國民教育」的大型社會行動。濃烈的抗議氛圍持續凝 聚,加上國民教育已升溫為九月立法會選舉的重要議題,在泛民主派和多股力量的反對下,國民教育政策成為新任特首梁振英的燙手山芋。
長年研 究如何在一國兩制下落實國民教育的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在談論香港今天國民教育被捲入選舉政治的現象時,非常感慨。他向亞洲週刊說:「全球不論英美或 者日韓等國家,都推行國民教育,今天在香港卻像有原罪似的,一提起,社會就躁動不已,一邊批評說是洗腦,反對到底;(政府)一邊在沒有充分諮詢下,便說事 在必行。如此非黑即白,怎能落實?」
何漢權長期支持透過國民教育,鞏固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他說,從香港社會的歷史情境出發,香港落實 的國民教育必須承載一國兩制,兼顧國史、國情和港情,但港府長年以來只進行寡頭諮詢,也無視國民教育「不黨、不私、不群」的原則,對於這次混亂局面,「港 府教育當局難辭其咎」。
國民教育的他山之石
通過國民教育提升國民的身份認同感、凝聚社會,各國可見。日本 文部科學省制定《小學學習指導要領:道德篇》,強調尊重日本文化,以及掌握日本歷史,認識前人對國家的熱忱態度。至於美國作為多元化國家,要求學生每天上 課前唱國歌、升國旗,背誦「效忠誓詞」之餘,公民教育中心也向學校發出《公民與政府國家標準》,讓學生認識美國政府、政治及民主,此外並會教導學生互相尊 重,鼓勵他們認識社區,繼而認識世界及世界大事,建立全球觀。
其實香港人大多數對中國的國情了解很少,甚至遠遜於台灣,如對中國大陸的地 理、省份、各省的省會及簡稱(湖北簡稱為鄂、福建簡稱為閩等),更不要說一九四九年前後的中國歷史,以及今日中國的社會特色,如戶口制度等,絕大部份本地 成長的港人都一片茫然。一些港人對英國及澳洲的認識,都多過對中國大陸的認識。香港回歸以來也有透過公共宣傳和給學校指引,推行國民教育,像回歸後即開展 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一九九八年向學校傳達《升掛國旗指引》,製作教育電視節目《在我們的國旗下》;二零零四年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推動設立國民教育專責 小組,推出《心繫家國》廣告,被指為是香港國民教育策略中最成功的例子。不過,其推動的力度、投放的開支並不算大張旗鼓,直至國家主席胡錦濤二零零七年到 港出席回歸十週年慶典時的一番說話,成為轉捩點。
胡錦濤在回歸十週年晚宴時說:「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國 家最高領導親臨發話,時任特首曾蔭權政府隨即改變政策。從過去每年只花數百萬港元舉辦交流團和學校升旗儀式宣傳等活動,一改而著手修訂德育與公民教育課 程,加強國民教育分量;零八年度更讓投放國民教育的開支彈升至六千萬港元(約七百七十萬美元);二零一零年施政報告正式宣布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翌年推出 諮詢文件,「學民思潮」乃在臉書上組成群組,高舉反對洗腦教育的旗幟,全港最大的教師組織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也高度表達關注,而民間也屏息以待。
港 府今年四月正式宣布,九月新學年起,小學和中學將相繼籌備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進入為期三年的開啟期。指引強調,只要教師確保中立,並鼓勵學生以多角度 思考,任何生活議題包括「六四」事件都可以教授,表現出靈活空間。然而,七月六日新任特首梁振英才上台六天,媒體爆出親北京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 會)獲港府每年資助近千萬港元(約一百五十萬美元)設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並出版《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高度褒揚執政集團「進步、無私與團 結」,是社會科學所言的「理想型」;至於美國的政治形勢,則是「政黨惡鬥、人民當災」,全書三十四頁只有兩頁以短文交代毒奶粉及動車追撞等爭議事件的反 思,內容非常偏頗,六月起陸續向全港多家中小學寄發手冊作為參考。
消息一出,全城譁然。儘管港府官員全面撲火,新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劃清 界線,強調《手冊》絕不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教學材料,承認手冊內容偏頗,自己若是教師也不會選用作教學。然而《手冊》已如炸彈讓社會燃燒起來,並變成動 員社會反對聲浪的觸媒,加上吳克儉十七日訪京密會大陸教育部長袁貴仁曝光,引起社會更形質疑。數位曾擔任媒體工作的家長透過臉書,組成國民教育家長關注 組,並發起千人公開聯署聲明,叫停國民教育。發言人陳惜姿說:「《手冊》出現,一向身心疲累的家長猛然醒了,我們擔心國民教育變成洗腦工具。關乎下一代的 教育,家長不能坐視,要向洗腦課程說不!」
陳惜姿又表示,家長並不反對國民教育,但教育局提出的課程指引將愛國和愛黨混為一談,概念偏 頗、落後,未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令家長感到困擾。「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更指,要求港府撤回國民教育,就是反對中共介入香港事務。他說:「我們視 國民教育為特區政府教育政策的基本法二十三條(國家安全條例),也視之為西環(北京駐港中聯辦暱稱)治港在教育界的延伸!」
推動國民教育 無疑是特區政府的「政治任務」,但北京也理解港人憂慮。中共在港喉舌《大公報》權威專欄《井水集》七月二十日以《國民教育可議不可反》為題表明立場,但強 調﹕「部分家長對國民教育作為中小學必修課的規定有所保留,以至有所抗拒,這裏面有很多歷史和現實原因,不能怪家長們的想法。」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去年六月 表示:「內地國民教育內容不能照搬到香港,要適應香港的需要。」
上屆政府遺留的炸彈
北京理解一國兩制下推 行國民教育的特殊性,但在上屆特區政府的操作下,旨在提升國家認同的國民教育卻被廣泛視為是推動政權認同的愛黨教育,引起社會強烈反彈,並將炸彈遺留給新 任政府。將代表教協參選九月立法會教育界議席的教育部研究主任葉健源便表示,將爭取政府撤回國民教育科。
何漢權卻認為,有必要推行國民教 育,但香港曾經歷一百五十多年英國管治,國家認同和政治主流意識甚至是官民關係都有特殊情境,推行國民教育相當艱巨,進行國情教育之餘,必須要兼顧港情; 他以「中國模式」中高舉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旗幟為例,國民教育充其量只有半桶水。「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模式成功的背後,文化毀傷、宗教失落、道德下滑以 及人性扭曲的實例很多,而且港人一向持守人權、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又怎能不兼顧?」
讀歷史出身的何漢權八四年首次到北京,親身領悟國家的感受,之後便不斷鑽研在港落實國民教育的複雜性,並長期在香港報刊發表相關文章。
「學 民思潮」群組在短短三週內由四千人驟增至五千餘人,但正如該團體成員保良局李成璧中學的鮑俊浩說,他是香港人,雖然流著中國人的血,但既不同意主政中國的 共產黨,就不會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樣的言論,當然和民主派內的愛國主義者如司徒華、張文光等人的看法全然不同。因為在他們看來,成為中國人是他們的權 利,也是他們畢生奮鬥的目標。他們所認同的「中國」,並不能被一個他們所不認同的政黨所偷走。
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其實是香港人的權利。香 港人脫離殖民統治,要尋回過去被扭曲的中國,也要避免今日有關中國的國民教育被「政黨化」。政治學的基本要義就是:政黨、政府不等同國家。政黨、政府可以 更換,但國家要永續經營。而新一代香港人更要肩負起中國改革及復興的責任,這也是何漢權等香港教育界有識之士的心聲。
亞洲週刊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七月
(1565)
-
▼
7月 27
(52)
- 老倫敦藉奧運翻新 北京奧運建設虛有其表
- 中國外交為何沒有陽剛之氣
- 台灣要再起 必須洗心革面
- 美國屠殺案反映暴力文化
- 25日起至今河北暴雨33人死
- 宋楚瑜夫人陳萬水病逝 國台辦致電弔唁
- 倫敦奧運開幕式 中國網友對比京奧
- 解放軍和武警統一思想迎十八大
- 張德江: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 郭金龍率京官祭亡魂 到訪無遇難者小鎮 認管理出問題
- 台北札記:只知破壞 民進黨難重執政
- 薄妻谷開來案8月上旬開審
- 七中全會將「敲定」薄案 未涉腐敗 專家料或從輕發落
- 中國模式手冊等左毒產物 觸發各方質疑國教科洗腦
- 北京水災頭七 不准民間悼念
- 中國大使 陪金正恩玩遊樂園
- 陳曉宜:旺中媒體集團淪喪至此
- 不可能獲刑十年以下 谷開來案最快下月初開審
- 但願這次不是個例
- 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
- 力爭釣魚島戰略主動
- 當金龍碰上水龍 結果「亂晒大龍」
- 谷開來難逃嚴懲 薄熙來黨紀處分
- 明鏡書刊進入舊金山機場 中文出版業首創
- 政法委因權力博弈而升格,如今尾大不掉
- 何頻:中國的執政者不會永遠獨惡其身
-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谷的迷案
- 李必丰疑助廖亦武外逃遭报复起诉
- 越南展出清代地图称对南海拥有主权
- 伦敦奥运开幕式门票仍未售完
- 韩国要求中国澄清是否对韩一公民使用过酷刑
- 围绕奥运会连续发生旗帜风波
- 陝甘寧邊區轟動一時的“劫持張國燾出走”
- 王德邦:中国“平权运动”初探
- 2012年7月26日《明鏡郵報》
- 2012年7月26日《歷史日報》
- 北京“7.21”水灾:又一次公民意识觉醒运动
- 南周 “你的名字你的故事”遭“和谐”
- 中国需要私人消费大跃进
- 起诉谷开来 影响薄熙来 各方议论多
- 谷开来被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
- 水灾死难者成“敏感话题” 《南周》深度报道被撤换
- 韦唐仕博士谈台湾政治对大陆关系新动向
- 逾半港市民支持擱置國民教育
- 中國運動員用藥曾是當局政策
- 台灣重修跑道 鞏固南海疆域
- 陳競新:香港國民教育要超越政黨化
- 韓媒:金正恩照片凸顯中國影響力
- 英媒:北京為薄熙來案達成共識
- 薄谷開來涉毒殺海伍德 起訴
- 兩岸互信不足 後續談判更棘手
- 首都受災 北京網友抵制捐款
-
▼
7月 27
(52)
-
▼
七月
(1565)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要聞組綜合30日電 法新社發自北京的報導稱,中國30日禁止網上搜索「習近平」,前一天彭博新聞社報導有關習近平家人財富的新聞,導致彭博新聞社網站被中國封鎖。 彭博社使用公開資料,報導習近平親屬的投資細目,總額據稱高達3.76億美元。 彭博社的報導沒有追蹤習近平本人、妻子彭麗媛及女兒...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明鏡記者柯宇倩/重慶模式所代表的,是增加中央集權,廣東模式所呈現的,則是減少政府權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認為,增加集權或減少政府權力的辯論,不會因為薄熙來的下台而消失,...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我们准备在2009年.推出10部抗战系列的专著”,光亭很高兴地描述他2009年的工作重心。光亭是“战史沙龙社区”的主要创办人和分坛版主,“知兵堂”的缔造者只要不是刚入道很少有人不知道“知兵堂”,用大名鼎鼎来形容它并不过分。 “知兵堂”不是“讲武堂”这样的军事院校,只是一...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