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

張鳳強事件:從軍令如山到軍令走山

半個月前,軍方核定海軍少將張鳳強記大過一次,並調離一六八艦隊長職位;半個月後,又決議撤銷其記大過的處分,並稱張鳳強如今仍是一六八艦隊長。

若謂半個月前的懲處令是「軍令如山」,爾今半個月後的撤銷令則是「軍令走山」。這件人事懲處案的出爾反爾,非但顯露軍隊內部的號令反覆,更且暴露了國防基本觀念及戰略思想上的脆弱,不容等閒視之。

張鳳強在操演中,航出東經一二三度的防空識別區,穿過與那國島以東、八重山列島以西的公海水域。聲援張鳳強的退役將校表示,操演只要求規定時間進入「決戰區」;至於如何避人耳目進入決戰區,正是戰術修為的展現。對此軍方宣稱近年規則已變,本年度操演指導計畫中,明文規定不得超出防空識別區。但又有人爆料指出,其實是「航空器」不得超出防空識別區,艦艇本身並未限制。可見,即使對基本規範的見解,亦是言人人殊。

就算確曾明言「不得超越防空識別區」,軍方執行規則的馬虎,也令人吃驚。根據國防部事後調查,操演前一天會議中,張鳳強就表示,必要時將駛往防空識別區外的預備待命區。按理說這種構想明確犯規,統裁部應該立刻否決,結果卻無人回應。換言之,張鳳強次日出航時,根本不認為需要擔心「越界」問題。

七月廿五日夜間,張鳳強決定駛向與那國島東方水域時,也兩度發電報告航行計畫,但從演習統裁部到海軍艦指部作戰中心,居然都未制止,讓他率艦在外「自由行」達十一小時之久。在在令人質疑,如果不是軍方當初根本未限制航出防空識別區;就是全軍都把「年度總驗收」當成虛應故事,任意敷衍。

不管上述哪一結果都可確定,造成「犯規」的緣由,以及所暴露的問題,都不止張鳳強「個人違紀」那麼簡單。但若非媒體連日大幅抨擊,最後連馬總統都指示調查,否則軍方就要以「拔」一個少將輕易結案。其中顯露的不問是非,以及對真正弊病的視而不見,著實令人駭異。

進一步追究,為何海軍先前會作出如此「簡化案情」又「過度重罰」的處分?而且是在事件後兩天立刻拍板,代表未詳查就搶作結論?此時正逢馬總統宣布《東海和平倡議》,外界頓時陰謀論充斥,認為張鳳強正好在節骨眼上招惹日本,為免影響我方立場一貫性,衝擊對日關係,只好拖出去「祭旗」。

消息一出,不僅總統府嚴辭否認,國防部長高華柱甚至出面以官位擔保,強調先前不知《東海和平倡議》。問題是若高部長所言為真,就暴露更大問題:在周邊水域、經濟資源競逐的敏感議題上,代表國家硬實力的軍方,居然沒參與政策討論,豈不代表《東海和平倡議》根本未經周全的決策過程?

如果當真不是高層為示好日本而下令重懲,恐怕就是官僚體系所衍生的「烏龍」。亦即領導者剛接獲初步資訊,立刻明確表達意見;部屬眼見上級「心證已成」,於是便依據長官指示方向,去安排接下來的行動。如此造成一個封閉式循環,各方都自認「循理順勢」,實際上卻是愈走愈錯而不自知。

總之,近日國防部面對外界種種質疑,每一次所提出的否認與澄清,皆是再一次的暴露了更大的弊端,包括操演馬虎、決策草率、領導方式偏差等,嚴重程度遠超過一名少將艦隊長「越界違紀」。但也正如高華柱部長自己所云,演習目的原本就是發現錯誤,如果一場規模不大的「戰術」操演,就能夠暴露出此等「戰略」甚至「政略」層面的弊病,這究竟是匪夷所思,或反而是因禍得福?

張鳳強事件幾已演成一場政治風暴,身為三軍統帥的馬總統,應該利用這次暴露問題的機會,改善隱藏多年的陳冲舊疾;這場從「軍令如山」到「軍令走山」的驚悚畫面,在國人面前公然上演,誠為國軍上下必須深切記取的慘痛教訓。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