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星期四

狄忠蒲:重新評價六四等於將進行快速政治改革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2012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23週年,23年來,平反六四的呼聲從未斷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愛略特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和國際關系教授狄忠蒲(Bruce J. Dickson)在接受《新史記》採訪時表示,如果中共正式重新評價六四天安門事件,等於準備進行一場快速、大規模的政治改革,但對於中國的政改前景,狄忠蒲不敢樂觀。

狄忠蒲為密西根大學政治博士,教授中國本地政治、東亞政治、政治改革、民主化、美中關係等,著有《中國的紅色資本家:黨、私營企業主以及政治變遷的前景》、《財富化為權力:中國共產黨擁抱中國的私營部門》、《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民主化:列寧主義政黨的適應性》等書。

經濟成長與政治發展沒有必然性

在中共即將更換領導之際,一些人認為有跡象顯示中國官方將重新評價六四。2月底,中國網路突然開放“趙紫陽”詞條和六四相關文字照片的搜索,清明時節,中新社發表了紀念胡耀邦的文章,被新華網、人民網等近百家媒體和網站轉載,網民也可登錄“趙紫陽網上紀念館”。

英國《金融時報》則引述中共高層的消息,溫家寶近年曾三次在不同的中共高層會議上,試探性地提出平反六四,以啟動他最近多次提倡的政治改革,只是溫家寶每次提出建議時都遭到反對,反對最激烈者之一為薄熙來。

但狄忠蒲沒見到中共準備平反六四的跡象。“如果中共正式重新評價天安門事件,我會非常訝異,因為這是與中共政權與政治改革有關的核心問題,會給歷史翻案,不論中共是將重新評價官方在六四時做的決定、重新定義學潮、平反趙紫陽、重新評價當時被捕入獄者,或即使只是宣布官方正考慮這麼做,都等於是傳達了一個強力的訊息:中共正準備進行一場快速、大規模的政治改革。”

狄忠蒲對《新史記》說,他不認為近期內能見到這樣的宣告,因為這就等於表示,1989年那樣的示威,以及那樣程度的社會動員是被允許的。

中共領導層換班子後,狄忠蒲認為新領導人有很強烈的維持穩定的意願,而不論是什麼類型的政治改革,每次都帶來難以控制的重大轉變,因此未來幾年,中共領導可能會更專注於經濟改革,而非政治改革。

至少在新的領導鞏固自己的政權、在重要職位上安插上自己的支持者之前,都不會見到戲劇性的政治改革。還有一個問題是,即將接班的領導,還沒清楚表達他們的政治傾向,中共的領導遴選過程是很誨暗不明的,因此外界對新領導是否會繼續現存的政治型態,或予以改變、建立自己的一套政權,都還不清楚。”狄忠蒲對《新史記》說。

不少分析指出,中國持續的經濟改革將導致政治上的改革,因為中國人在經濟上獲得更大程度的自由後,也將開始要求政治上的自由。不過狄忠蒲認為,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出許多資本家,但資本家也可能為了物質上的利益、或擔心政治變化影響自身事業,而扶植一個威權政權,資本家對政治的關注,往往只在與切身利益相關的經濟問題上,即使資本家支持民主化,他們也很少是領頭者,但他們的支持力量,可以是國家走進入民主轉型的一股趨力,資本家只可說是“暫時的民主派”(contingent democrats)。

中共支持一些企業組織,鼓勵黨政官員到私營部門裡,同時招募成功企業家入黨,都讓資本家成為中共的支持基礎之一,中共也吸納一些專業、高學歷的精英入黨,減少了潛在政治反對派出現的機會。

狄忠蒲認為,一些人經常會把經濟發展和政治變遷之間的關係簡單化,其實中共選擇性地釋放一些利益、補助、消減課稅,允許部分實際不具自主性的協會、商會的存在並給與支持,壓制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組織,決定哪些人可坐上哪些政治位置,同時管控言論,都抑制了中國政治改革的前景,中共的目標,是讓執政更有效率,而不是民主化。

狄忠蒲對《新史記》舉例,很多地方上的改革正在進行,這些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讓整個體系更好、更有效率,但不是要改變這個體制,因此當中國領導在談論政治改革時,他們說的通常不是更大程度的自由化、開放政治體制,或是讓新的團體和個人參與政策的決策過程,而是較小的規模、僅允許部分公眾參與的事項,如地方上的預算分配、公眾對地方官員工作績效的評估。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教授狄忠蒲(Bruce J. Dickson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