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開放異地高考只是改革起步


【明報專訊】戶籍在山東的小娟在北京讀小學、初中,但由於沒有北京戶籍,高中必須回老家去,從未離開過家的她,一度情緒低落,加上性格內向,不慣結交新朋友,在山東的日子很不開心。這個因素直接影響她的高考成績,她聽到教育部宣布,非北京戶籍的學生今後可以在北京參加高考,她說如果政策早來4年,沒準她還能考上北大清華。

准異地高考 入名校機會高

北京人口1900萬,上海2300萬,當中大部分沒有戶籍,除了沒有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的投票權外,其他待遇跟戶籍人口幾乎一樣,不過子女教育是例外。目前有暫住證的居民可以繳納借讀費後在北京上小學和初中,但國家的政策規定,高中必須回原籍讀。

除造成學生情緒上的變化外,回原籍考高考還有一個不公平的地方,因為北京和上海的招考比率遠高於其他省市,考獲同樣分數的學生,在北京可以上北大,在廣州只可以上中山大學。要求改變政策的呼聲不斷,3年前有人大代表在兩會上還正式提出來,但問題涉及戶籍、公共資源配置等多方面,還要跟公安、民政等多個部門商議。

教育部官員正式為這個改革開綠燈,但實施細則還要制定,最大問題是戶籍與非戶籍是否分開錄取,山東宣布的改革方案就是一視同仁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改革也是換湯不換藥。

農民工子女未受惠

一些評論認為異地高考政策將會為農民工子女取得公平機會,其實不然,這個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老闆和外企、民企的高管,他們有資源讓孩子上較好的學校。而農民工子女即使可以在北京上學,也是那些條件差的學校,跟本地人的起跑點還是不一樣,要做到公平,政府要投放很多資源。現在只給政策,對農民工子女無補於事。

阮紀宏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