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西哈努克—大国博弈游戏中巧妙周旋的小国之君

柬埔寨已故太皇西哈努克。图片摄于2006年10月30日,西哈努克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北京的会晤。
柬埔寨已故太皇西哈努克。图片摄于2006年10月30日,西哈努克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北京的会晤。




作者 瑞迪

柬埔寨王国太皇西哈努克2012年10月15日在北京去世。他的人生道路伴随了柬埔寨这个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面积十八万平方公里的亚洲小国几乎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柬埔寨人对这位退离王位的太皇仍然敬仰如神,但在动荡年代他并没能总是为百姓扮演庇护神的角色。

几起几落的君主生活

诺罗敦•西哈努克1922年出生于金边。他一生几度流亡的坎坷经历可以说是这个东南亚小国上个世纪多舛(chuan) 命运的缩影。

1941年,当时只有19岁的西哈努克,在法国殖民政府的扶持下首次登基。殖民政府原本以为能轻易驾驭这位羽毛未丰的国王,稳定法国在远东受到威胁的殖民统治。但是,1953年,也正是这位年轻的国王利用法国因为越南独立运动而元气大伤的时机,说服宗主国,和平地为柬埔寨争得了独立,结束了法国长达90年的殖民统治,他因此被看作是柬埔寨独立之父。1955年,他宣布让位给父亲诺罗敦•苏拉玛里特,他自己则投身政治,组建政党。1960年,父亲去世之后,他成为国家元首,却没有接替王位。1970年,他在莫斯科访问期间,国内发生政变,朗诺将军在美国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西哈努克被迫流亡北京,并在那里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1975年,红色高棉夺取政权,西哈努克重返金边。4年后,越南军队推翻波尔布特政权,他再次流亡于平壤与北京之间。1981年,他建立奉辛比克党,集合各种流亡力量,成为柬埔寨抵抗越南军队的民族运动领袖。1991年,柬埔寨终于告别战争,他也结束流亡,并于1993年再次登基,但是二次登基的国王手中已不再有实际权力。2004年,他再度宣布退位,这一次是让位给儿子西哈莫尼。不过,此后的几年中,退位太皇并没有真正告别柬埔寨政治生活,经常通过他的网站,发表看法,提出批评。

大国博弈中试求瓦全

在这些战争不断的动荡年代,西哈努克尤其被看作是民族统一的象征。不少人称赞这个小国之君在大国博弈游戏中审时度势、巧妙周旋的外交才能,但他左右逢源、不惜与魔鬼共舞的政治结盟也使他对柬埔寨当代史上的一些苦难难逃责任。二战期间日军占领的年代,他曾支持已经崩溃在际的日军推动柬埔寨独立的努力,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张开双臂,欢迎前宗主国法国重返金边;1955年,他与南斯拉夫、埃及和印度领导人共同倡导建立了不结盟运动;60年代初期,他先与苏联亲善,但此后又致力向中国尽表崇拜,令已经与中国反目的苏联十分不满;越战年代,宣布保持中立的柬埔寨听任越共游击队在其境内活动,使越共可以扩建胡志明小道,获取来自中国的军事援助,抗击美军。但当美军大举轰炸柬埔寨境内的越共据点时,西哈努克的抗议声中却听不出太多的坚决。而在越战期间,美军在柬埔寨境内投掷了两百多万枚炮弹!

与魔鬼共舞

西哈努克最具有争议的政治结盟是他与红色高棉的合作。60年代中期,他曾下令秘密警察,大肆搜捕、追杀波尔布特领导的共产党人,认为波尔布特图谋推翻他的政权。但朗诺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迫使他逃亡北京后,他又在北京的一再坚持下,转而与红色高棉合作。他的身影出现在红色高棉的各种宣传手册或影片中,他甚至曾深入农村,帮助红色高棉在崇拜国王的农民中争取支持。1975年,红色高棉攻占金边,宣布成立民主柬埔寨政权,西哈努克成为民柬主席,为红色高棉政权带来一种政治合法性。但是,红色高棉执政的四年间,柬埔寨近四分之一的国民死于饥饿与迫害,经济与社会机制遭到灾难性的破坏,西哈努克本人在最初的合作之后,被囚禁在王宫,他的5个子女也没能逃脱大屠杀的厄运,他本人只是得益于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的干预才保全了性命。1981年,越南军队推翻波尔布特政权,他得以逃出金边。但在此后的十余年间,他继续支持失去政权的红色高棉,借助他们的力量,抗击境内的越南军队。

与中国的特殊友谊

在这些不断适时调整的联盟中,中国与朝鲜可以说是西哈努克最稳定的盟友。金日成年代,朝鲜在平壤市郊为他修建了长寿宫;而北京则在他开始流亡的年代,慷慨地将位于首都市中心东郊民巷的前法国公使馆作为他旅居中国的长期寓所。北京是他落难时的庇护所,他也是中国外交孤立的年代少有的忠实朋友。他在中国得到了抵抗国内政局反复的可能,而中国也争得了他对屠杀无数的波尔布特共产党政权的支持!

西哈努克与中国的友谊跨越了领导人的更替。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到习近平,他始终被称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如今时过境迁,这段不乏暧昧的友谊让中国社会心情复杂地联想起一段政治至上、黑白颠倒的年月。但对于中国当今领导人来说,在中国之崛起引发周边国家不安的今天,西哈努克不再当政的柬埔寨已经是中国东南亚战略的得力依托。

落难不忘享受生活

西哈努克是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后裔。基于早年的教育,他非常热爱法国文化。他的生活情趣使他在国家元首中别具一格。他偏爱美食,喜好香槟,既是一国之君,也不厌弃花花公子般的生活。他一生六次结婚,育有14个子女。他写诗,唱歌,谱曲,演奏,对电影艺术更是情有独钟,电影作品有19部之多。他不仅导演影片,而且也会充当演员。

西哈努克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金边街头夹道迎接太皇灵柩回国的人群显示着民众对昔日君主的爱戴。但在这个居民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国度,退离王位多年,又常年远居北京的太皇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记忆。澳大利亚历史学者Milton Osborn向法新社表示,曾经在西哈努克当政的时代生活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他相信西哈努克一生中诸如使用秘密警察镇压异己或与红色高棉合作的历史将逐渐被淡忘,官方历史将只记住他曾经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