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有能力叫鷹派們閉嘴(二)
《內幕》編譯 巫古森
戴旭的迅速戰爭
空軍大校戴旭以他的好戰性聞名。在中國與日本、越南和菲律賓皆有主權紛爭的情況下,戴認為,中國應該進行迅速、果斷的戰爭,如同中國於1962年與印度的邊境戰爭,當時戰爭換得的結果是長遠的和平。他也表示,華盛頓不會因為這些領土紛爭與中國有所衝突。
同時也是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的戴旭,在2012年8月28日的《環球時報》上寫道:“既然我們判定美國在東海和南海都是虛晃一槍,我們就要借這個機會——借目前美國利用這些國家向中國挑釁,但又不真想和中國發生直接對抗的想法——就來點兒實的,包括對越南、菲律賓、日本,這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三條走狗,我們只需要宰上一條,其他兩條馬上就老實。”
戴旭有時也身穿平民的時髦衣服出現在電視訪問中。在國營的軍事頻道CCTV7上,他會身穿空軍軍服出現,對年輕的官員講述空軍力量和中東危機問題。他也是幾本關於中國戰略前景的書籍的作者。他2009年的暢銷書《海圖騰—中國航母》論述中國9月入役的新航母是中國海洋復興的象徵。
2010年出版的《C形包圍:內憂外患下的中國突圍》則是描述被包圍的中國必須從美國與它的盟友從北日本、經南韓、台灣、東南亞、印度到阿富汗的曲線狀包圍中突破。
羅援提出的中國與台灣聯手、分一三五、二四六向釣魚島開炮的建議像個玩笑。
“成為鷹派的義務”
已退役的少將羅援是全國政協委員,他經常以軍服之姿出現在電視上的座談會中。他在海洋爭議上的強硬姿態,為自己贏得了網絡上以及媒體的追隨者。他曾建議,台灣和中國一起聯手打“海上人民戰爭”、將上千艘船送往釣魚島讓日本疲於奔命,路透社表示這種建議看起來像是個玩笑。
羅援並在2012年9月29日舉行的杭州會議中說道:“我們一三五開炮,台灣二四六開炮,我們打單不打雙,台灣打雙不打單,看看到底誰的炮打得準,看誰先把日本在釣魚島上的燈塔給轟掉。這也是一種理性和平的方式來捍衛主權。”
但是,在羅援有時過於誇張的言詞下也有一些實際的建議,像是他最近建議中國建立一個類似美國的海岸警衛隊,以統合現有的9個海洋事務管轄權重疊的政府機構。在路透社與羅援的電話訪談中,羅表示,所有的軍人皆有義務要成為鷹派。
羅援並說,2013年在南海與東海的紛爭可能會升級,因為各國都開始以國內法律合法化爭議領土的主權主張、並派遣軍隊提防他國的侵犯;這表示中國必須採取預防手段避免可能發生的衝突;“表達出自己的立場和底線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來別國就會了解雖然中國也希望以外交手段解決紛爭,但是中國也不畏懼衝突。”
這也是中國國防部對路透社提出的有關鷹派軍官之問題的回答。國防部強調,中國政府不會對保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感到遲疑,“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一直強調國際紛爭的和平解決、以及以對話、談判與平等諮詢達到問題的解決。”
言論自由的展現?
對一些解放軍觀察家而言,不同軍官表達高爭議性的意見,是一種中國言論自由進步的展現。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說:“這是場辯論。即使在解放軍高層內,也存在保守派和自由派,就像美國和歐洲那樣。內部有來自兩派極端的意見。”中華能源基金會是由中國大陸出資、地點則在香港的智庫,智庫中的顧問包括一些敢言的解放軍軍官。何志平則是前香港政府官員,現在也是北京的顧問。
張召忠在電視上承認自己對伊拉克認識不足。
失敗的預言家
海軍少將張召忠在鷹派評論員中是最具知名度的一位,他經常以節目主持人身分出現在CCTV7和其他國營電視頻道上。張極度反美,對美國的軍事能力評價極低、也表示不怕戰爭的傷亡。2012年8月12日,他告訴國營電視台,假使中國因釣魚島而與日本開戰,美國會“像兔子一樣地跑走”。
張召忠是國防大學教授、曾在英國皇家軍事科學學院進修,他也相當輕視鄰國的戰鬥能力。2012年在與菲律賓的黃岩島僵局中,他向《人民日報》網絡論壇中的參與者說,如果中國與菲律賓發生衝突,那會是一場一面倒的戰鬥。他說,馬尼拉最有力的戰艦是一個3000噸、1960年代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小型武裝巡邏艇,但是,中國的是1.8萬噸的兩棲船塢登陸艦“崑崙山號”。張並信心十足地預測,“假使南海發生衝突,外國介入的可能性相當低,衝突也不會持續太久。”
然而,路透社指出,張召忠作為預言家的聲譽,已經遭遇過一些挫折。他曾經警告地表示美國主導的伊拉克入侵會遭受一連串的災難,並預測美國將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日後,面對網絡的嘲諷,張在電視上承認,他對伊拉克軍事力和性質沒有足夠的認識、只有從網絡得來的信息。張也曾錯誤地預言,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可以成功地制服試圖推翻他的反抗者。
美國軸心轉向受歡迎
某些時候,這些鷹派成員會集中火力攻擊他們認為危害中國領土或尊嚴的外來挑戰。2012年9月,在東京決定從一位日本公民手中買下釣魚島/尖閣島的後3天,中國官媒發佈了由10位包括戴旭、羅援和張召忠等將軍的聯合評論、痛批日本政府。他們控訴日本右翼分子試圖帶領日本走向二戰時期的軍國主義、並期望中國政府能對此有強硬的回應。
由解放軍軍官發起的警告,讓鄰國開始擔心中國在此區的意圖。東南亞國家因此歡迎美國軸心轉向亞洲的戰略,即華府將注意力和軍事資產重新移回亞洲的外交政策。東南亞國家正在加強與美國的關係、並增加自己的軍事預算。
日本右派對重新武裝的要求正逐漸獲得支持,2012年12月,以鷹派安倍晉三為首的自民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一事更加鞏固了日本傾右的傾向。安倍已提議增加日本11年以來從未增加的軍事預算,他並以中國不斷地入侵爭議區域作為增加軍事預算的理由。
政府很可能會受到民族主義傷害
任海泉在墨爾本為中國的軍事崛起作解釋,他表示,中國是為了預防再次遭受到19世紀和20世紀初所遭受到的外國入侵才需要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力量。任說:“為了不重蹈歷史悲劇的覆轍,中國沒有其它選擇,只能發展適當的軍事力量。”
安全專家強調,在解放軍力量愈來愈強大的同時,中國的政治領導人必須注意軍方鷹派,在適當時機阻止他們走得太過、增加衝突的風險。當輿論被完全煽動起來的時候,政府在爭議領土的談判上就很難進行讓步或妥協。
中日雙方近來愈顯嚴峻的外交關係似乎就印證了這個說法。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柏格(Thomas Berger)對《紐約時報》說:“現在,推動中日兩國紛爭的力量是原始的民族主義和破碎的政治體制,這在中日兩國內都一樣,但是中國方面更嚴重。中國和日本的領導人皆不希望、也無法承受被指謫為賣國賊。”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說:“民族主義是雙面刃,政府很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連載完,《內幕》第14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