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減排大計礙採油財路為救經濟加退出協議

【明報專訊】中國有一句老話﹕人窮志短,用來形容今天西方一些國家的短視行為最是適合。說的是加拿大作為《京都議定書》簽署國,卻在剛過去這個星期宣布退出協議。加拿大環境部長肯特說,由於《京都議定書》沒有包括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排放大國,所以根本行不通;他還說,這不是全球解決氣候變化的辦法,因此決定退出。

加拿大政府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倒退做法,對剛結束的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猶如重擊,會上各國經過大量努力,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談判取得進展,有望在減排大業向前邁進一步。加拿大忽然退出,令全球減排努力掉進深淵,更甚的是,加拿大退出,卻把本來不屬《京都議定書》減排範疇的中國和印度都扯進去。加拿大是發達國家,中印是發展中國家,加拿大把橙和蘋果混為一談,無疑是為退出《京都議定書》找下台階。

冠冕堂皇的言辭後面,是和中印完全扯不上關係的本土經濟因素。眾所周知,2008年金融海嘯後,西方國家陷入長期經濟衰退,今天歐美因債務危機和復蘇未起而苦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上周表示,全球經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低迷,際此危機未去,加拿大明年可能因未達減排目標而須購買140億加元碳排放權。對2006年上台的保守黨政府來說,找個藉口把這經濟重擔甩掉,也許是一條出路。

經濟不景尋出路

開採油砂易污染

定於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一直是發達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角力場所,原因是美國認為,要中印兩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等量齊觀,中印則以本國經濟尚未發展而拒絕。這次德班氣候大會,這兩個集團曾發生激烈討論,當人們以為,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京都議定書》簽署國,會走出一條與美國不一樣的減排道路時,加拿大出人意表地宣布退出。

加拿大近年經濟低迷,復蘇重擔擱在保守黨政府肩上,於是,蘊含量全球第三的石油成為復蘇經濟命脈。由於加拿大97%的石油礦藏屬油砂,開採需要大量能源和水源,提煉過程中更會釋出巨量溫室氣體,以數字計算,提煉油砂所排放的廢氣,比常規煉油多出八成。加拿大政府的開採油砂目標,是從目前日產150萬桶,提升到2025年的370萬桶。既然下定決心走這條富貴之路,又沒有想辦法在科技上遏止廢氣排放,加拿大於是把心一橫,撕破臉皮退出《京都議定書》。

加拿大走出背棄《京都議定書》的第一步,為其他心懷類此想法的國家打開大門,俄羅斯、日本、澳洲及新西蘭近年的態度,不是拒絕作出新的減排承諾便是立場飄忽。在德班氣候大會,美國的底牌亦已公開,對歐盟國家提出的「歐盟路線圖」不作正面回應。所謂路線圖,即是要求所有國家,必須在2015年成立一份2020年之後具約束力的減排協議。美國在此把中國及印度再拖落水,說除非中印都願意簽署,否則美國不會加入;不僅於此,美國還反對把最後限期設在2015年,其實是諸多推搪,不願加入。唯一到今天仍然鐵了心的是歐盟,但可以預見的是,倘若美俄日澳等立場不改,歐洲會否願意在經濟復蘇無期之下獨個挑起重擔,仍是未知數。

中國密密減排

寫入十二五規劃

從美國一直拒絕確認《京都議定書》,到今天加拿大退出,這份多年前一度為人們滿心期待、認為可望在新世紀達成減排大業的鴻圖之計,在各有打算之下,尤其一些國家經濟正處衰退邊緣,加拿大的退出,只是《京都議定書》存亡難料的折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雖然三番四次被西方國家在減排爭論拖下水,但事實上中國已經密密行動,2010年實現節能6.3億噸標準煤,等於減排14.6億噸二氧化碳。雖然必須承認,中國在減排方面,這刻只是走出第一步,更多的環境保護問題仍未解決,但從把氣候變化寫進「十二五」規劃看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環保技術中國不如西方,但決心肯定遠超西方。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