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台灣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 台灣共識的戲沒得唱

旺報 【何明國】
 昨天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兩岸議題成了冷飯,沒有被熱炒,這可能與提問人改為公民團體有關,所提問題都傾向各團體關注的領域,沒有提到兩岸。只有候選人之間的詰問和自各的申論,才稍為觸及兩岸,但沒有激出新火花,只是冷飯淡炒。

 甚至對岸的領導人在辯論前一天回答了蔡英文前一場辯論時提出的質問,蔡昨天也沒有繼續藉題發揮。蔡在第一場辯論時,提出質問說,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只是國民黨的片面說法,從沒聽對岸有這樣說過?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16日在海協會成立20年紀念大會上說,「1992年,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也就是今天人們稱之的『九二共識』,由此奠定兩岸協商基礎」。這是中共中央領導人首次公開說出這樣的定義,同時也回答了蔡英文的質疑:是的,大陸並沒有將九二共識說成一中各表。

 不過,國台辦主任王毅強調,九二共識的精髓就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換言之,台灣要把九二共識說成是一中各表,那是台灣方面的認知,大陸不公開反對,但不能要求大陸也要這樣說,大陸有自己的說法。這就是存異。

 因此,九二共識的微妙之處就是,兩岸可以各自解釋,而不強加於對方。台灣可以將之解釋成: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而大陸則將之解釋成: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外界將之簡化成「各表一中」)。就是因為「九二共識」兩岸可以各自解釋,各取所需,維持模糊空間,所以才能成為兩岸協商的基礎。

 現在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要代以台灣共識,又說一中各表可以納入台灣共識,但是賈慶林的談話無異回答了,這些都行不通,只有「九二共識」才是兩岸協商的基石,換成「一中各表」都不行。

 「一中各表」和「各表一中」看似文字排列不同而已,但內涵有異。「一中各表」是申論題,答案可以發揮,一中可以表成是中華民國,也可以表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各表一中是填充題,答案是死板固定的,只能表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雙方要填同樣的答案。

 所以,大陸不可能公開接受一中各表,而台灣也不可能公開同意各表一中,因此必須存異,都使用「九二共識」這個有彈性空間的共識,作為兩岸協商的基石。

 其實,蔡英文應該很清楚,即使台灣共識納入一中各表,無論是台灣共識或一中各表,都不可能被對岸接受。前天賈慶林的談話,講明了,兩岸協商基石就是「九二共識」,不能另起爐灶,蔡英文台灣共識的戲很難唱下去。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