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社會矛盾深化 港特首任重道遠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前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與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近期互相攻訐,為的是爭取行政長官(特首)寶座。但有人認為,無論是誰贏,恐怕也是前路漫漫,絕不好過。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大陸至今共有兩位特首,分別是董建華和曾蔭權。回顧歷史,當初他們被北京方面「欽點」成為特首時,頭上也是頂著光環,對治理香港充滿歷史使命感。

但幾年過後,董建華固然是中途被迫下台,而任期還未結束的曾蔭權,情況也不樂觀。

商家出身的董建華,曾在美國住過,與台灣又有關係,當初被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看重,成為香港首位特首,一度為港人寄予厚望。

但董建華上任不久,即遇上亞洲金融風暴;這場風暴橫掃香港,兩大經濟支柱金融和房地產備受衝擊,最差時房地產價格暴跌一半,股市跌幅也差不多。

房價大跌,大部分住宅成為民眾的「負資產」,因為他們大都在香港主權轉移前、房價最高時向銀行貸款購屋,亞洲金融風暴使他們的資產大幅減值。

樓價大跌,原應歸咎於金融風暴,無奈董建華上任後急於為民解困,阻止房價飆升,宣布了一項俗稱「八萬五」的房屋興建政策,結果這項政策被視為搞垮房產的「元兇」,董建華一夜之間成為「罪魁禍首」。

2003年中,當香港仍未脫離經濟困境而房價又未回升時,香港掀起了反對政府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浪潮。當民主派於同年7月1日就此發起遊行時,大批「負資產」民眾舉家上街遊行,藉此發洩不滿。

令人震驚的香港「7.1」50萬人遊行,就這樣發生。

2005年3月10日,董建華宣布請辭,兩天後北京方面表示接納。其後,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無對手情況下補上特首職位,並於2007年連任。

剛開始,外界覺得曾蔭權是公務員出身,沒有「大陸背景」,對他期望頗高。但在他連任後,問題開始浮現,其中一個重點,還是房屋問題。

近兩年來,儘管歐美爆發金融風暴,但香港復元得很快,房價很快就超越了1997年的歷史高位。以新界大圍為例,目前當地新蓋的1個900呎(25坪)住宅,售價約港幣900萬元(新台幣3420萬元)。

按照統計,本地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1萬2000元(新台幣4萬5600元)。對於年輕人來說,當前的房價屬於天價,積畢生積蓄恐怕也難以購屋。

房價飆升令民眾怨氣加深,並把責任歸咎於政府和房地產商。為此,香港近年掀起一股仇富心態;一向反對政府的民主派,也把示威焦點放在「官商勾結」上。

高昂的房價,也帶動零售店租金急速上升,成為百物騰貴的元兇。為此,零售商投訴辛苦賺來的錢「被房地產商賺去」,老百姓則埋怨生活愈來愈難。

與此同時,社會貧富懸殊日益加大。

香港統計處上月公布,2011年本地家庭住戶每月總收入高於10萬元(新台幣38萬元)的比例由2001年的3.3%增至去年的4.7%,達11.1萬戶,但月入4000元(新台幣1萬5200元)以下的住戶比例由8%增至9.1%,達21.4萬戶。

統計數字也顯示,雖然市民整體收入增加,卻未能追上同期間12.5%的通貨膨脹率。

有學者分析,上述數字反映出基層家庭向上流動率(即透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極低,貧富懸殊情況正在加劇。

社會貧困人口增多,要求政府補助的聲音日益強烈,例如老人和失業家庭要求政府提高生活援助金,病人批評醫療資源不足,家長則埋怨大學學位不足。

在社會對民生充滿怨氣之際,近年大量大陸婦女到香港醫院生孩子,占用本地醫療資源,亦令事情火上加油,激化港陸之間的矛盾。

根據香港大學於去年中進行的調查,70.4%受訪者最關注房屋、醫療、教育和福利等社會民生問題,20.6%關注宏觀的經濟問題,僅7.4%關注政治問題。

這項調查反映出當前政府的工作重點所在。

其實,除了港府外,恐怕北京方面也注意到有關問題。在今年人大和政協兩會的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被問到香港問題時就說,香港必須重點解決好社會公平、物價高漲、居民住房、教育與醫療等重大問題。

作為香港最高領導人,曾蔭權理應責無旁貸,致力改善上述重大問題,無奈他已變成跛鴨特首。更不幸的是,近期他先後被媒體揭發接受富豪款待,又在房地產商的協助下,在深圳市租住豪華住宅,以便退休後前往居住。

事件披露後,社會一片譁然,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啟動基本法的機制,對其提出彈劾。此外,廉政公署也破天荒地首次調查特首是否違法。

也許曾蔭權最終可以逃過大難,但經此一役,其個人聲望和權威已是江河日下,難以領導政府解決上述重大民生矛盾。

目前,輿論甚至是北京當局已把上述重任寄望於新任特首,大熱門人選梁振英一旦當選,7月1日上任後的工作重點也離不開董建華和曾蔭權一直無法解決的房屋、貧富懸殊、醫療福利等民生問題,可謂前路漫漫,任重道遠。1010323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