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九二共識、台灣共識 唯一共識就是沒共識

台灣政治鬥爭過去都講團結和共識。可笑的是都要對方來跟己方團結,要對方遵從己方的共識。這當然不可能形成真實的團結與共識,只是一場鬧劇。

今年一月十四日的總統大選,又流行講「共識」這個詞。馬英九及國民黨講九二共識;蔡英文及民進黨講台灣共識,但唯一的共識就是沒有共識。共識在政治運作裏究竟扮演什麼角色?

共識( consensus)在十九世紀中葉成為英文單字,原先在拉丁字源中指涉「一個協定或一種共同情感」。拉丁字 con意指「一起」和 sentire則指「感覺」,就是人們一起共同的感覺。一八六一年形成一個提法:「構成一個國家文明的各部份之間有一個普遍的關連,即是共識。」

詞義藏強烈情緒

二十世紀中葉共識成為重要的政治用語,指涉的是「意見一致」。所謂「共識政治」可以是根據現存的整體共同意見所採取的政策,並且避免或避開意見分歧的政策,目的是「走中間路線」或「採折衷的立場」。共識政治的另一個意思就是避開彼此基本原則的衝突;但其負面意義就是操控式的政治,其目的要塑造「沉默大眾」作為權力的基礎,以排除或壓抑不同的意見。是以共識這個具有溫和意涵的辭彙,其實內藏強烈的情緒。

國民黨智庫──台北論壇呼籲朝野達成兩岸政策的共識,便具有正反兩面的意涵。好的部份是國民黨必須與民進黨進行不斷、艱苦且讓步的協商,讓民進黨同意或默認(不反對)國民黨政府與中國根據九二共識而採取的政治協商。這當然極為困難。負面的意思是,共識暗含對民進黨的威脅:亦即你們若始終不同意也不折衷,我們將逕自進行既定的議程,將你們甩開。方式是訴諸民意,靠民意支持排斥民進黨進入兩岸政策議題的設定過程,理由是民進黨拒絕建立共識。

與虎謀皮很危險

奇怪的是,國民黨和共產黨找到共識比和民進黨找到共識容易。雖然當年國民黨對共產黨提出九二共識時,遭到副總理錢其琛的怒叱,否認有九二共識;但胡錦濤似乎接受了這種提法,國共聯手壓迫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一九九二年兩岸會議時的精神,也就是馬英九講的:「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不統、不獨、不武」;也是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最近向胡錦濤提出的「一國兩區」的想法。一國是一中各表,台灣說一中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區是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以前北京嚴厲否認這種兩個中國的提法,但現在竟然得到胡的不否認,可見北京的自信很強,也發現聯合國民黨壓制民進黨,比以前既要壓制國民黨、也要打擊民進黨要好很多。這就是國、共共識,而國、民並無共識;民、共更無共識。現在國民黨獲得北京的奧援站在制高點壓住民進黨;民進黨則進退失據,手足無措。兩岸政策國民黨佔優勢,但與虎謀皮,也很危險。

所以,國共兩黨要有耐性,發展出民進黨也能勉強接受的兩岸論述;民進黨也要作出理性回應,才能加入賽局,為台灣的未來做出監督與平衡的貢獻。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香港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