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報
中國對菲律賓的立場時硬時軟,飄忽不定,令人莫名其妙。事實上,阿基諾三世政府不自量力,以小欺大,中國軍民早已義憤填膺,人人喊打,北京卻依然顧慮重重,不敢果斷出手,讓人大失所望。
中菲黃岩島對峙逾一月,北京近日在外交、軍事和經貿方面多管齊下向馬尼拉施壓,尤其是軍方登台亮相,海軍編隊直驅南海,《解放軍報》嚴正申明「休想搶走中國半寸土地」,令菲律賓惶恐不安。這本來是中國教訓侵略者的極佳戰機,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可惜的是,國人磨拳擦掌,當局卻按兵不動。
該出手時不出手,北京究竟還在等甚麼呢?官方媒體社評說,「如果菲律賓軍艦敢開第一槍,中國海軍一定對其嚴懲,將其葬入海底」。原來,中國在等對方打第一槍,也就是說,如果菲律賓不打第一槍,中國就不敢出手。這好比盜賊闖進你家,你還要等他揮刀行兇才能還手,天下還有比這更荒唐的邏輯嗎?
犯我在先 師出有名
「第一槍」有戰略與戰術之分,菲律賓侵犯中國領土在先,派軍艦騷擾中國漁船,甚至清除黃岩島上中國的主權標識,這在戰略上已向中國打了「第一槍」,北京還在等甚麼呢?只有果斷出手,讓侵略者懂得「失大於得」,才能知難而退,否則,此例一開,菲律賓得寸進尺,挑釁行為沒完沒了,中國在南海將完全失去立足之地。
事實上,中國一硬,菲律賓便變軟。阿基諾三世表示將重返談判桌,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只是暫時的妥協,目的是以退為進,保住其強佔的中業島、禮樂灘的利益不失。中國必須丟掉幻想,不能為所謂的「禮儀之邦」、「仁義之師」虛名所羈絆,既然菲律賓犯我在先,中國就應理直氣壯地打響第一槍,一鼓作氣將菲律賓在南海強佔的島礁全部奪回來。
其實,中國非但不應怕打第一槍,反而要做足文章,建碑掛國旗,設軍事、漁業基地,以此展示中國是怎樣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更重要的是,中國敢於在南海打響第一槍,將昭示世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韜光養晦」不等於不會動武,「和平崛起」不等於掛免戰牌,「擱置爭議」不等於放棄主權。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中國不謀霸權不搞侵略,但人家欺負到頭上來,就應該果斷亮劍,不好戰但不怕戰,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試想想,美國出兵伊拉克、阿富汗,俄羅斯攻打格魯吉亞,英國與阿根廷爭奪福克蘭群島,誰在乎「打第一槍」?當年鄧小平決定進行對越反擊戰,說打就打,何需等對方打第一槍!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五月
(1819)
-
▼
5月 12
(50)
- 日本人“与薄熙来饭局”似幻似真
- "废墟旅游"与心灵修复
- 台灣南海戰略 側重美國與大陸
- 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富人想移民?
- 中國與菲律賓爭黃岩島 怒火燒到美國
- 動武代價大 中菲爭議趨緩和
- 陳光誠事件是北京華府成熟互動的開始
- 南海挑釁者 希望中國因怒而戰
- 汪洋人未走是否茶先涼
- 中共地方代表選舉展開 3個提高
- 官侵吞捐款 維權被重罰 汶川地震四周年 悲劇仍在
- 天網﹕人無名 冤未昭 義陷獄 罪不查
- 黃岩島式挑釁陸續有來 堅持和平崛起任重道遠
- 三大黨相繼組閣失敗 希臘再大選機會增
- 只有敢打第一槍 方能顯大國本色
- 英媒:达赖喇嘛称中国特工欲投毒陷害
- 拜登訪華就是想認識習近平
- 日本向热比亚签发入境签证
-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
- 台北中国时报独家专访潜藏保薄反薄政治角力
- 中国否认备战南海争端
- 臉書共同創辦人 棄美公民身分
- 薄熙来戏剧性的下台以及它引发的指控浪潮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窗口
- 《大事件》:楊尚昆女兒青島大撈一筆
- 大陆权贵为什么痛恨骆家辉?
- 孙兴杰:中国如何重构南海秩序
- 王立军事件定性析疑
- 党和政府应该感谢人民养活了它们
- 慕容雪村:没有一条路是清白的
- 许知远:怎么办?
- 方励之――普世价值的中国先知
- 薄熙來後悔沒跟谷開來離婚
- 应亮导演专访:上海公安跨境跨国封杀杨佳案电影
- 蘆笛:賽金花的老底,戲劇藝術家齊如山早就揭過
- 有日本人称4月26日北京饭店见薄熙来3小时
- “废墟旅游”与心灵修复
- 云南爆炸嫌疑人身份众说纷纭引发揣测
- 2012年5月11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5月11日)
- 2012年5月11日《歷史日報》
- 货币政策接近目标 中国银行跻入西方
- 汶川地震四周年举行大型防灾演练
- 中国国防部否认南海舰队进入战备状态
- 台灣南海擁主權 國際學者支持
- 美媒:陳光誠最快月底可赴美
- 姜维平:重庆罗淙赴北京聘律师申冤
- 柏林国际文学节主席吁全球作家及媒体关注李必丰
- 菲律賓在黃岩島衝突中被孤立
- 林培瑞撰文 批美中國觀點過時
- 兩岸關係 賈慶林提四個必須
-
▼
5月 12
(50)
-
▼
五月
(181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自由亚洲电台 中国政府上周将9名难民遣返朝鲜的举动,本周五继续受到韩国媒体及联合国难民署的关注。 韩国《中央日报》和《朝鲜日报》2月24日报道说,这9名朝鲜难民是在上个周末遭中国政府遣返的。鉴于被遣返难民面临朝鲜当局严厉处罚甚至死刑...
-
南华早报 有消息称胡锦涛倾向于在18大上放弃所有权力,包括军委主席一职。若胡锦涛将悄然退休一事属实,不仅对习近平是个好消息,对正在努力确立领导层换届程序的中共来说也是好事。 薄熙来落马和其妻涉嫌谋杀的爆炸性丑闻引起海外媒体广泛注意,而对未来几年中国施政将构成重大影...
-
▲六四事件屆滿23周年,北京天安門廣場昨天下午狂風大雨,遊人較以往減少,不少大陸網民在微博上表示:「難道老天爺也在為明天哭泣?」(記者劉曉霞攝) 特派記者劉曉霞/北京報導 六四事件屆滿23周年,北京昨天天氣陰霾,天安門廣場上遊人減少,雖沒有大動作紀念活動,不過大陸維安部門仍不敢...
-
者 纽约特约记者 倪安 纽约时报针对温家宝亲属掌控170亿人民币财富的调查报道发表后,温家宝本人和中共最高层面临巨大压力。外界认为,一贯高调提倡政治改革、反贪倡廉的温家宝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沉默,要么公开澄清,指正《纽约时报》报道错误。海外独家报道中国高层政治内幕最多的明镜新...
-
美国之音 来自重庆的最新报道说,在“文强案”、“谢才萍案”、“李庄案”担任国家公诉人的么宁被免职。上述几个案子都是重庆打黑风暴中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案要案。 星期五,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检察院五分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全国十...
-
核心提示:3月23日,美国旧金山警方证实,该市一民居当天清晨发生枪击案,五名死者均为亚裔。警方目前怀疑凶手在射杀4人后自杀,并认为没有其他嫌疑人。据悉,五人均来自中国的移民,为一家人。 新华网旧金山3月23日电 美国旧金山警方23日证实,该市一民居当天清晨发生枪击案,五...
-
你的位置: 明镜网 >> 首页 >> 热点 >> 排行榜 路透社披露薄熙來被停職細節 中共指控薄熙来进行政治暗杀 中央是在“弃薄保周”? 谷开来与海伍德妻子王某见面,可以听到谷抽泣声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