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民進黨去台獨爭取重返執政

蘇貞昌當選民進黨黨主席後,宣布設立中國事務部。明顯針對總統大選的敗因:中國政策無法獲人民認同。


五月二十七日,民進黨主席選舉,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勝出。蘇當選後,立即宣布要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並不排除訪問中國,也開放與總統馬英九對話,這些都是蔡英文任內無法做到的。

民進黨高層透露,蔡英文時代,民進黨也通過要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但蔡因擔心獨派反對而推遲。蘇貞昌甫當選即倡議要恢復中國事務部,明顯針對二零一二總統敗選的主因: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無法獲得人民普遍認同。民進黨須在中國政策上突破,才有可能重返執政。

蘇更宣示,民進黨從不迴避與中國大陸接觸,未來將以自信與中國互動,讓中國了解台灣,民進黨也要了解中國。

除了恢復中國事務部,蘇還採用競選對手許信良的構想,將在民進黨內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作為黨內兩岸問題的決策機制,功能暫時設定為不同於中國事務部的幕僚機構,讓兩岸學者、綠營縣市長及黨內派系人士進入該委員會,對中國問題進行廣泛討論,凝聚黨的兩岸政策。

正如高雄市長、前代理主席陳菊所說,「如何與中國和諧交流是新任主席的挑戰」。蘇貞昌明確感受到中國議題在未來四年將成民進黨核心主軸,如何在「台灣主權獨立」與「一中」兩個極端之間取得平衡,攸關民進黨執政之路的最後一哩,可以預見民進黨內部將會引發大論辯,如果沒有產生中國政策新論述,二零一六總統大選民進黨將重蹈二零一二覆轍。

就蘇貞昌而言,二零一六將是他政治生命最後一戰。在世代交替的強大壓力下,蘇也只有這一次機會。為了執政,蘇直挑民進黨最脆弱最敏感的弱點下手,在戰略上的考量無疑是對症下藥,有意跳脫從扁時代「一邊一國」的思維。甚至李登輝、蔡英文的「兩國論」,到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都可能透過中國事務委員會重新調整。以蘇重視現實的政治性格,未來中國政策將更富有創造模糊性的空間。正如他所說,「彼此既然都是活的,就不能鐵板一塊」。

陳水扁和蔡英文領導民進黨十二年間,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和兩岸交流上,對台灣已產生結構性影響力。而民進黨對中政策卻仍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思維,沒有與時俱進。對民進黨而言,守著台灣主權獨立的神主牌,已幾近基本教義派模式,如何讓這塊鐵板鬆動,是蘇貞昌最艱巨的任務,打破這個意識形態牢籠等同於邁向重新執政之路。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