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下鄉插隊在習近平精神上打下深刻烙印

《明鏡月刊》,作者:評論,原標題為《習近平成長的環境》




  馬克思主義認為環境影響人的思想,儘管有例外,但還有一定道理。

  習近平生活中有幾個時刻很重要。1962年習仲勛被打成反黨分子,撤銷一切黨內外職務,那時習近平9歲;1966年文化革命爆發,習近平剛滿13歲;1969年初插隊,習近平15歲半;1975年以工農兵學員身份上大學,習近平22歲;1978年習仲勛平反,習近平25歲。

  從精神源泉而言,習近平成長環境和胡德平多少類似,但險惡得多。一個人因此而迷失毫不奇怪,一個人因此而獲得力量也不足為奇。

  在推測環境對習近平影響的時候,有幾點值得注意:他當時如何看待他父親,又如何看待毛澤東?進一步,母親齊心如何教育孩子呢?告訴他習仲勛是對的,總有一天要平反?要習近平和父親劃清界限?什麼都不說,讓孩子去判斷?絕不認罪,大罵康生?這些都是習近平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沒有人知道答案。

  請注意,習仲勛當時面臨幾乎是死局,沒有翻身的希望。面臨其父永遠無法翻身的前景,習近平有精神危機合情合理。一個15歲的孩子,又如何挺過自己的“精神危機”?

  現在看起來,習近平是個低調的人,沒有多少人真知道他內心的想法。從他的背景看,這很合理。一個9歲父親就變成“反黨分子”的孩子,要是天真,嘴上沒有把門的,恐怕早就完了。他處境太特別,幾乎不可能找到任何志同道合或處境類似的朋友。

  從另外一方面,習近平絕不是一個孤僻的人,重親情,重同學情誼,能和插隊老鄉打成一片,這也不容易。習近平本來很可能變成一個憤世嫉俗者,一個孤僻者,但在陝北農村,他至少不用處處防人,處處鬥心機。如果有人硬說陝北農村樸實風氣幫助年輕的習近平度過自己最困難的一段,也言之有理。

  習近平在農村入黨,1975年以工農兵學員身份上大學,裡面不知如何詭異?即使他父母離婚,他畢竟背著一個反黨(而且當時在押)父親,何況從現在透露的情況看,齊心從來沒有和習仲勛離婚斷絕夫妻關係,也從來沒有和習仲勛劃清界限。

  按當時的定義,習近平一半算幹部子弟,另一半應該算可教育好的子弟。以這種身份,如何入黨?如何上大學?都值得研究。我的推測,背後有人幫忙。當時肯幫忙的人,自然有點風險,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說到底,如果要理解習近平這個人,理解習近平周邊的關係,必須深入習近平青少年的環境。習近平未見得屬於“太子黨”,也未見得像外表看起來那樣無能。

  一個9歲就被踢出幹部子弟圈子,25歲後才又被允許加入幹部子弟圈子的人無論如何無法融入“太子黨”圈子吧。在某種意義,太子們的父輩曾對他父親落井下石。他未見得能忘記這點,對立的太子黨也未見得肯忘記這點。從這點講,習近平太子黨有點名不符實。

  我沒有任何稱頌知青上山下鄉的意思。但作為一個在農村呆了多年的前知青,我想我多少理解插隊下鄉對習近平的意義。好了壞了,這是他生活中最寶貴的7年,在他精神上打下極其深刻的烙印,力量在此,局限在此。沒有插過隊的人恐怕無法理解。(《明鏡月刊》30期)


《明鏡》月刊 第3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5000?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