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

國安委:老江未做成的中國夢小習接著做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劉子威




  由於江澤民想組建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目的太明顯了,遭到當時中共高層的一致反對,遭遇阻力後才退而求其次,成立了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

  北京政治觀察家對《明鏡月刊》強調說:“雖然江澤民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沒有成功,但後來還是搞成了中共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這樣就跟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一起,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與以前不同的是,加上了軍方和對外宣傳系統,但基本上沒有什麽大的作為。”

  在明鏡出版社出版的《2009中國本命年》一書中,針對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該書作者章仲威、伊傑衛指出:平心而論,中國確實應該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對於研究國際、國內形勢中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制訂出台重大政策,必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也有利於中國提高外交地位,改善在世界上的形象。

  長期以來,外交部是中國國務院的第一大部,但文革以後地位步步走低,且不說不敢奢望恢復文革前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擔任部長的氣勢,連國務委員兼部長都好景不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幾任外交部長從李肇星、楊潔篪一直到王毅,都只是一般的中央委員,與中國這樣一個在全球舞台上發揮越來越大影響力的大國身份十分不相稱。

  無論是北京政治觀察家還是分析人士都認為,中國確實應該有一個更高的機構,來未雨綢繆地瞻望未來變化趨勢,預先調整和統合各涉外部門的步調,為中國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但十多年前江澤民提出的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因為攪進了江想借此來延續權力的動機,事情就變得複雜化了。江澤民的這一設想,遭到了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人的抵制。這些即將退下的老人,對江澤民的算盤洞若觀火,他們非常清楚,如果成立這樣一個機構,只是給江澤民戀棧弄權提供了機會,而他們自己是絲毫好處也不沾邊的。

  據消息人士向《2009中國本命年》作者透露,在政治局常委議論這一設想時,這些人紛紛表示,沒有必要疊床架屋,現有的黨的系統和國務院系統的機構,“足以承擔國家安全的重大使命”,沒有必要將美國的一套做法搬到中國來。

  就這樣,在千年之交前後,江澤民沒有辦法說服他的同事,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2000年9月,成立一個以他自己為首的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合署辦公——還是“兩塊牌子,一套機構”。   

  除了組長江澤民之外,這個新成立的中央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擔任,劉華秋任中央外事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黨的系統的外事辦,因為加上了國安辦的牌子,份量超過了國務院系統的外交部。   

  十六大之後,2003年3月,胡錦濤以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身份,接替江澤民,擔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國務委員唐家璇任副組長、秘書長。2005年4月,外交部副部長、黨委書記戴秉國兼中央外事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十七大後,胡錦濤仍是組長,習近平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中央軍委副主席和國家軍委副主席的身份擔任副組長。十八大後,習近平以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的身份,接替胡錦濤,擔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現在輪到習近平掌權了,當初老江沒建成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現在小習要接著建了,而且這個新機構的規模肯定要比老江的大,”北京政情分析人士調侃說,“可以說,習近平等來了組建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最好時機。”



  習近平主導,孟建柱籌備
  
  明鏡出版社的《2009中國本命年》一書強調,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該書作者章仲威、伊傑衛在四年前就曾預測說,當權爭的濃厚陰影一點點散去,這個機構將會成立。

  2013年3月,在習近平接替胡錦濤出任國家主席,並接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和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後,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便提上了議程。

  “但這次正在醞釀之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就是在中央國家安全小組基礎上的一個擴大,就是把對外的國家安全和對內的國家安全結合在一起。”北京高層消息來源對《明鏡月刊》進一步解釋道,“也就是說,把原來的江澤民想組建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進行進一步的擴大,把公安、武警、司法、國家安全部、解放軍總參二部三部、總政的聯絡部、外交部、外宣辦等部門,全部揉並在一起,成立一個大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醞釀之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無論是規模還是地位,都會遠遠超過現有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然後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其後是法院和檢察院。”北京消息人士強調說。

  據高層消息來源透露,正在醞釀和籌備之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習近平親自主導,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負責籌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新任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副秘書長汪永清參與筹备。

  早在中共十八大召開前,明鏡十八大報導與分析小組便預測,孟建柱將接替周永康出任中央政法委書記,政法委將“降格”。2012年11月19日新華社公布孟建柱兼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的消息,一如明鏡早前的預料,只是政治局委員的孟建柱出任政法委書記,是十年來首次由非政治局常委出任,意味政法委已被“降格”。

  政法委書記過往並非由政治局常委出任,自胡錦濤2002年執政起,讓政法委書記羅幹入常後繼續兼任,周永康其後在2007年成為政治局常委後,沿襲此制,兼任政法委書記,領導公安、檢察和司法系統。

  海外輿論評論指出,政法委書記回復以前的地位,即由政治局委員出任,是中共嘗試“制度化”的例子,但不會影響打壓反政府勢力的力度,因為暴力維穩是中共高層的共識。不過,中國學者則對有關轉變偏向樂觀,認為政法委書記向常委負責,有利官方平衡公檢法在政策上過於傾斜公安和檢察機關的情況。維權律師浦志強預期,政法委書記降格後,政法委的地位亦將會下降,作用變得較為薄弱。(《明鏡月刊》40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