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

李怡為孔捷生新書序

孔捷生雜文集《中華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時候》,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孔捷生在中國大陸冒起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二十來歲就在全國性文藝雜誌刊登小說,並一再獲獎,八十年代已擔任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也曾以作協代表名義出訪外國。若不是八九六四,他在中國體制內的文學生涯應該很順利,前途大好吧。捲入六四,流亡國外,離開了創作中國文學作品的土壤,也失去了發表他的作品的舞台。對孔捷生的文學生涯來說,是不幸;但從中國文學的成果來說,無疑是中國文學的悲哀。

去國時,孔捷生不到四十,屬於不易適應外語境域的尷尬年齡。他和一些同時流亡的知名文化人,在一些局限小範圍流傳的刊物上發表文章,雖寫得用心,但讀者狹窄,影響不大。我偶而讀之,總感到大才小用,虛耗了作者心血。大約六年前,香港《蘋果日報》開始出現了孔捷生的雜文,起初不定期刊登,後來就闢為專欄。孔捷生有幸找到了一個華人社會的廣闊平台,香港讀者更有幸找到了孔捷生。遊走在文藝寫作與社會評論之間,孔捷生寫出了得心應手的文體----雜文;香港讀者更是見識了這種飽含文化底蘊又幽默潑辣的針砭時弊的文章。當然,這種雜文不是孔捷生的發明,而是魯迅開創並一直後繼有人的文體。只不過,在香港比較少見,我們常見的是報紙副刊的隨筆散文,偶而也觸及時事,但不是那麼尖銳,也少見深蘊中國文化的底氣。孔捷生雖離開中國,也不是住在香港,但他非常用功地在網上跟貼大陸和香港的政情社情。遠觀廬山反而更能看清廬山真面目。他的雜文所秉持的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對當權者永遠置疑的批判角度,對香港既有影響也符合讀者期望,因此孔捷生在《蘋果》網上的點擊率一直很高,而網上交互轉載和回應也很多。他雖非香港人,但已是香港相當知名的作家。

我聞孔捷生之名已久,六年前他來港由羅孚先生介紹相識,深感其人之誠、見識之廣、談吐之妙。其後他在香港發表雜文,我大都是第一個讀者。我自己也是年輕時從事文學寫作而最終走上寫社會評論之路的。我深知文學修養和文學語言大有助於增加評論文章的可讀性。我比孔捷生年長許多,但論寫作則自愧不如。他在香港的雜文能結集出版,我衷心向讀者推薦。

作者:李怡,原载: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