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記》蘆笛
除了揭發斯大林的罪行外,赫氏還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改革。
第一個重大的改革,是突破斯大林的中央高度集權模式,重組國家機構,將權力分散到地方去。這包括兩方面的嘗試:一是去除“條條”(中央垂直領導),代之以“塊塊”(地方領導),二是將蘇共“經濟化”,變成一個單純管理生產的組織。
1957 年2月間,赫魯曉夫提出解散中央各部、代之以地方的經濟委員會的改革建議。同年5月10日,該方案正式通過。這個改革目的有兩重,一是權力鬥爭的需要,赫 氏當時只是蘇共第一書記,尚未當上部長會議主席,其主要勢力在黨組織系統。解散中央各部,有助於削弱政府內的反對勢力;二是經濟上的考慮,赫氏像毛澤東一 樣,發現了斯大林計劃指令經濟的缺陷——一切都由中央官僚機構作出計劃,必然形成官僚主義,制定的生產計劃與地方的實際需要脫節。而且,這種以軍隊指揮方 式去從事經濟建設,將地方完全置於被動狀態,不利於“發揮地方積極性”(毛澤東語)。赫氏認為,把中央的計劃權與管理權下放到地方,制定的計劃便更能符合 地方的需要,地方也有了更多的主動精神與創造力。
這個探索本來很有意義,可惜斯大林的發明的巨大惰性不可克服。全國早就給臘製成了毫無活 力、只知機械執行上級命令的官僚機器。解散中央各部,無異於摧毀了軍隊的司令部,打亂了整個指揮系統,反倒造成了計劃與生產的脫節、混亂與低效。偏偏赫魯 曉夫又以其雷厲風行的一貫作風,在極短的時間便推行了如此急劇的改革,一共新建了105個地方經濟委員會。新建機構如此之多,權責移交又發生於旦夕之間, 更是造成了巨大混亂。此外,新制度也促進了地方不顧全局的本位主義,增加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摩擦。
保守派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強烈反 對這一改革。馬林科夫雖是改革派,在國策上更傾向於赫魯曉夫,但因赫氏取代了他的一把手的位置,一直懷恨在心。當赫氏提議在秋季擴大主席團(政治局)後, 他更擔憂赫氏即將使出斯大林的慣技,在政治局擴大後把老成員除掉。因此,他成了“反黨集團”的核心人物,敦促莫洛托夫與卡岡諾維奇串連政治局成員,發動宮 廷政變,把赫氏搞掉。經過秘密遊說,他們成功地爭取了伏羅希洛夫、布爾加寧、別爾烏辛與薩布羅夫,在11名正式委員中佔了7名之多,擁有壓倒優勢。
朱可夫元帥是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反法西斯戰爭英雄。1957年他為赫魯曉夫力挽狂瀾、挫敗政變做出了關鍵性貢獻。
一 切安排妥當後,他們便抄襲赫魯曉夫當初搞掉貝利亞的詭計,於1957年6月18日以召開部長會議為由,請赫魯曉夫前去開會。馬林科夫在會上第一個發言,提 議討論赫魯曉夫的問題,並請布爾加寧主持會議,當即獲得多數委員同意。接著“反黨集團”的成員便一個接一個地發言,歷數赫魯曉夫的錯誤。赫魯曉夫雖然得到 大多數候補委員們和中央處書記的支持,但那些人並無表决權,僅有米高揚、蘇斯洛夫和基里琴科三個正式委員站在他一邊。
但赫氏並未認輸,支 持他的朱可夫與克格勃頭目謝洛夫緊急動用軍機,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中央委員空運到首都。20日下午,以科涅夫元帥為首的20名中央委員向政治局請願,遞交 了57名中央委員連署的請求召開中央全會的請願書,政治局只好允可。22日至28日,中央全會召開。赫魯曉夫充分利用了大清洗的罪行,作為打擊“反黨集 團”的利器。朱可夫在會上揭發,莫洛托夫與卡岡諾維奇與斯大林一道簽署了大批的處決命令,而馬林科夫的罪惡甚至更嚴重,因為他在黨內負責監督NKVD的工 作。因為大清洗的罪行實在是無從辯護,而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與馬林科夫捲入的都比赫魯曉夫深,因此“反黨集團”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更何況 多數中央委員都是赫魯曉夫提拔的,於是全會以赫氏大獲全勝告終。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與馬林科夫都被罷免了政治局委員的職務,謝皮洛夫被解除候補委員職 務,其餘的“反黨集團”成員則或是保留了政治局委員職務,或被降為候補委員,但那不過是爲了向公眾隱瞞赫魯曉夫在政治局中屬於少數。此後他們都被趕出了中 央,有的人甚至在22大被開除黨籍。(《新史記》第3 期)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3
(51)
- 台灣報摘:二合一選舉
- 重慶模式收效顯著,廣東模式有利發展
- 選前最後一日宋楚瑜守台中大本營
- 馬英九夫妻合體催票 呼籲泛藍大團結 用生命繼續對人民的承諾
- 李登輝抱病挺蔡英文 站台高呼:選出女總統
- 一蔣各表三條路線 李宋馬各取所需
- 兩岸應思維後九二共識的內涵
- “大陸因素” 如何影響台灣大選
- 台灣大選最後變數:九二共識
- 踴躍推動台灣民主向前行
- 不論選舉結果,台灣都是贏家
- 台湾大选今投票 投票率估八成
- 購買越南石油 變相出賣主權
- 學聯主席作弊 學生官僚可悲
- 中国的崛起和美国没落时代的开始
- 巴基斯坦不稳定的部落地区如何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
- 选前最后一天台湾蓝绿阵营互批买票
- 缅甸放松言论审查 艺术家兴奋不已
- 美国选举必谈中国 共和党参选人对美中关系的立场
-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惹惱北京
- 馬英九選前呼籲泛藍團結集中選票
- 美國宣佈將同緬甸互派大使
- 台灣選情緊繃 國台辦挑燈夜戰
- 大陸網站微訪談 關注台灣大選
- 2012年1月12日《明鏡郵報》
- 明鏡現場:馬英九: 用生命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
- 查建英筆下的中國“弄潮兒”
- 林彪將譚震林信交江青報毛澤東:譚糊塗墮落
- 推特创始人访华期间对艾未未发出问候
- 享有自由的另一个中国
- 德国、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减轻
- 香港经济连续18年为全球最自由经济
- 中华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考试作弊被发现
- 谁来监督人大代表?
- 从余杰出走看中国异议人士的命运
- 徐贲:没有信仰的政治人物令人害怕
- 毛林之間“路線之爭”以外更有“山頭之爭”
- 把激進革命和保守主義結合起來
- 毛澤東一求再求前往莫斯科,爲何非去不可?
- 赫魯曉夫用中央委員會戰勝主席團
- 總理出於自保,錯過最佳攔截林彪方案
- 毛澤東知道張春橋不是好東西有意識不動他
- 德国人眼中的台湾选举
- “中国文化年”在科隆率先揭开帷幕
- 网曝河南路政人员暴力执法扇司机数十耳光
- 武汉富士康员工集体维权,市长出面平息
-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多远?
- 2011华文书市:两岸三地畅销榜各有个性
- 2012年1月12日《歷史日報》
- 明鏡現場:最後一日,蔡蘇北部催票
- 明鏡現場:最後一張王牌,李登輝將現身蔡英文造勢晚會
-
▼
1月 13
(51)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明鏡月刊》何頻 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注定是中國世紀。 這並不是說,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超級霸權,也不是說中國模式可以和民主社會瓜分天下。而是說,中國將從一個一黨獨裁國家,建立起民主憲政體制;從一個貧富懸殊巨大、官僚資本控制一切的國家,建立起社會福利保障機制和公平開放...
-
未普 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被胡锦涛和温家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外界对此错愕不已。错愕的外界纷纷在问,薄熙来到底为何被免职? 中国官方给出的理由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温家宝在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和一些分析文章来看,胡温搞...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七一”大游行。尽管高温酷暑,游行整个过程持续了6个多小时,队伍穿越市区,道路交通和公交运营受阻。 组织者称,参加人数达40万,几乎是去年的两倍。警方估计的人数仅为63000人,但也是2003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
-
《明鏡月刊》何頻 (續昨)當今中國的官僚層,畢竟不是殺人放火出身的那一代所謂建國者。即使他們身上可能有一張假文憑,但他們對知識的看重還是真實的。他們了解世界,內心世界也是開放和多元的,他們甚至比民眾更了解現行體制的弊端和無可救藥,更痛切地知道,只有建立起民主機制,才能解除...
-
香港新聞自由爭議是偽命題。媒體霸權的偽善和違反專業的操作,以新聞自由之名誤導讀者。 賈選凝,一九八八年生於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碩士。現為香港媒體從業者。專欄文字散見於《信報》、《南方都市報》。 香港一些媒體從業者在回歸前後,一直評說香港沒有新聞自由。這種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