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記者柯宇倩台北報導/出版社該如何面對一個數位化、開放資源越來越多的時代?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博斯(Juergen Boos)在接受《明鏡》採訪時表示,未來出版社應該著重創意、合作和品質,才會走出自己的路,得以永續經營。
德國與台灣的電子書市待開發
數位趨勢下,電子書市場的前景如何,也是不斷被討論的話題。美國是電子書發展走在最前頭的國家,約有20%至30%的電子書市場。在台灣,電子書的銷售成績不樂觀,根據台灣最大出版業者城邦的統計,電子書的銷售金額只占整個集團的2%。電子書市場在台灣還有待開發。
博斯對《明鏡》介紹,德國人對電子書的接受度也不高。一般認為德國人的電子書閱讀習慣,與美國比起來要落後2至3年,但博斯對此更悲觀些,覺得應還需5年才能達到美國現在的水平,因為德國的電子書市場只佔0.6%,博斯以他自己為例,他朋友圈中的人,有一半的人不看書,另一半的人習慣看紙本書。
“電子書在德國的應用,總的來說是科學和其他專業出版社取得較大的發展,這幾類的出版品做成的電子書較多,80、90%都已有電子版,但大眾文學出版社在電子書方面做得非常少。”博斯對《明鏡》指出,德國有個特點,法律規定書出版後的價格不能下降,必須是固定價格,使得電子書不一定比紙本書便宜,一般電子書的價格只比紙本書要便宜10%,買的人不多,出版社也沒有太大的意願推出電子書。
博斯認為,目前可確定的是出版業會邁向一個新的世紀,在此過程中,書籍和出版社都會從封閉走向開放,讀者和出版商在這樣的開放系統下,沒有誰是領導者。未來出版業和其他產業也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沒有人知道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道路,即使是“5大”:Amazon、Facebook、Apple、微軟、Google都無法指點明燈,甚至這些公司是否能持續保持“5大”頭銜,都很難說,不過,博斯認為Amazon會在未來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Amazon是個匯集資訊的平台,在經銷事業中擁有最多的客戶資源。
“未來的關鍵字是社群閱讀(social reading)和合作(cooperation),閱讀和思考再一次變成一個社交活動。”博斯舉例,作者可以邊寫作邊與讀者交流,故事的結局是喜是悲,可由讀者決定,因此出版業也要搭上這股潮流,創造一個如市集般的交流空間。
電子書市場在台灣還有待開發。圖為台灣總統馬英九在2012台北書展時試用電子書閱讀器。(明鏡記者柯宇倩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