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經濟成長」才是政權維繫的命脈

馬英九總統第二任宣誓就職至今不到兩個月,意外陷在罕見的治理危機泥淖中無法脫身。政府政策幾乎無法推動,民怨四起,執政團隊士氣低落,連號稱施政強項的兩岸關係,也讓人民大失所望。

 雖然社會瀰漫悲觀的氣氛,但是我們從歐美乃至中國大陸不斷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方向可以看出,各國政府都在努力回到「拚經濟」的主軸。馬政府想要擺脫危機的最佳方式,就是重新回到經濟成長的道路,與人民、產業界並肩努力,讓民眾充分感受到政府知民所困、苦民所苦的決心。抓住歐美與大陸降利息、拼增長所創造出的機會,迅速展開促進經濟成長的動作,重新爭取民意的支持,如此才是擺脫治理危機、鞏固政權的正本清源之道。

 歐洲政壇的發展值得台灣借鏡。歐盟這艘承載了5億人口、27個國家的超大型艦隊,背負了上千年的歷史糾葛,以及歐豬五國破產的急病重症,過去兩年德國堅持財政紀律,在伸手救援的過程中強調財政的公平正義,卻導致希臘等國經濟大幅衰退、人民失業劇增、社會安定基礎動搖的問題。但歐盟過去兩個月已大幅調整政策,包括直接以歐盟救援資金挹注銀行、成立泛歐元區的銀行監理機制、即將允許希臘展延還債期限、迅速調降歐元利率、引導歐元兌美元匯價繼續貶值,這個禮拜並將撥款300億歐元給西班牙銀行重整資本。歐盟各國政府全力「拚經濟」的號角,吹得極為響亮。

 歐盟的核心德國,本身經濟與財政體質健全,德國人民與政府對於政治與財政的「潔癖」,對於紀律與公平正義的堅持,堪稱世界之最。德國總理梅克爾更被稱為比男人還強悍的鐵娘子,但是梅克爾與她的政黨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仍然保有高度的彈性。早在法國新總統歐蘭德勝選的五月份,德國內部就開始檢討撙節方案是否過度,迅速與歐洲各國建立政策調整的共識,並且在驚心動魄的希臘二次國會選舉結果揭曉之後,快速且有秩序地將歐洲的政策轉向追求成長之路。

 扭轉歐洲的經濟當然不可能有特效藥,但是壓抑許久的需求,在政府政策全面轉向之後,勢必產生許多新的機會。就以重災區希臘為例子,為了選舉而停滯不前的國營事業出售計畫,已經在七月初的希臘國會獲得共識,包括國營鐵路、港口在內的數十個私有化項目將會啟動;ESM直接對銀行注資,也會協助希臘政府將180億歐元的負債直接移轉到ESM,顯著減輕希臘政府國家負債。此外,包括由歐洲建造一條400公里的高速公路在內的新馬歇爾計畫,更將給希臘帶來新的投資與就業機會。

 中國大陸的經濟政策方向,也在六月份出現明顯的轉彎。一切「講政治」的中央政府,原本在今年底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黨代表大會正式換屆之前,北京政策是一切求穩,著重控制物價與社會安定。隨著歐洲與美國需求減弱,以及逐漸完成換屆的準備,大陸的經濟政策從六月起已經轉向,迅速調整為全面的寬鬆。五月份的出口年增率已經回復到雙位數的增長,剛剛在七月十日公布的六月份進出口統計,升幅雖然稍微減緩,但是出口仍然維持11.3%的雙位數增長,進口金額則因為油價下跌而報出6.3%的年增率。

 大陸四大國營銀行在人民銀行首度調降利率之後,已經啟動對民營企業的新增放款,估計人行的降息也將會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之前緊張的資金供應將會顯著放鬆,而讓出口企業喘不過氣來的高昂貸款利率,也將會逐漸下滑。在全面放鬆銀根之後,北京將對衰退壓力最嚴重的鋼鐵業、水泥業等,給予選擇性的政策支持,但是溫家寶總理則仍然堅持壓抑房地產價格的政策主軸。雖然許多跨國投資銀行、對沖基金高聲唱衰大陸經濟,實際上大陸仍然享有資金充沛、出口競爭力強勁的優勢。而且大陸與歐洲政府互動緊密,歐洲的拼增長,大陸勢必受益。

 陷在統治危機的馬政府團隊,應該抬起頭來,體認全球經濟正在發生的重大變化,落實馬英九總統所主張的「抓大放小」施政原則。抓住全球政府經濟政策追求成長的大機會,放下製造人民困擾的紛爭,不論是油電政策、美牛政策、證所稅政策,或是找不到出路的兩岸投保協定,乃至最近沸沸揚揚的政治弊案,都必須設法早日脫困,趕緊轉向福國利民、追求增長的政策道路前進。

 以歐洲如此複雜的政治組合、以大陸面臨十年一度的政權交替,他們的政治領袖都能夠發揮彈性,迅速轉向尋找新機會,「求成長」將是今年下半年全球的主流共識。相對單純的台灣,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虛耗時間、精力,繼續在死巷子中打轉。趕緊轉向跟隨國際主軸,積極拿出追求成長的辦法,才是「抓大放小」的核心價值,才是政權維繫的命脈。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