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猝死的消息传遍了世界,使此前东西方媒体关于这位当今世界最神秘君王的健康状态的形形色色的传言(一年说、三年说,甚至本人早已于N年前死亡的“克隆说”等)不攻自破。通过电视镜头和互联网视频,朝鲜人民沉浸于无以复加的悲痛之中的情形,令中国人回忆起35年前毛泽东去世时的情景,恍如隔世。但正如斯时斯刻,大多数中国人不会想到“后毛”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一样,今天朝鲜的一般民众,也许还来不及反应。但无论如何,在一片如丧考妣、哭天抢地的绝望氛围中,“后金正日”时代已悄然拉开了帷幕。
翌日上午10点,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前往北京的朝鲜大使馆吊唁金正日。胡主席对朝方表示:“中国党、政府和人民对金正日同志不幸逝世深感悲痛,金正日同志是朝鲜党和国家的伟大领导者,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为朝鲜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为推动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我们相信,朝鲜人民必将继承金正日同志的遗志,紧密团结在朝鲜劳动党的周围,在金正恩同志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实现朝鲜半岛的持久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这段不长的公式表态,向外界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是中方对金正日的盖棺定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这个规格极高的评价,彻底拂拭了5年前对平壤“悍然”进行核试验的愠怒和两年前对其再次铤而走险,置北京的颜面于不顾,实施核试验的光火;其二,北京以极其郑重的方式,首次认可了以金正恩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体制——此举意义甚大。
此两点的确意味深长。前者是对过去的总结,逝者已矣,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彼此间种种不愉快一笔勾销,统统化作美好的回忆,而目的恰恰是为了后者——共同面向未来。为了充分理解其中的深意,我们有必要把视线回溯到过往的17年,看一看在金正日政权时代北京与平壤的种种爱恨交织的情结。如此,方可参透北京此番表态的良苦用心。
1994年7月8日,“先帝”金日成主席崩殂。此前,尽管金正日经过20余年的历练,权力基础已经相当稳固,但出于东方“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形式上,金正日仍服丧三载后,才正式“登基”。且为了表达对“父君”的孝敬之意,尊金日成为“永远的主席”,党和国家均不再设主席职位,而金正日则就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成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世袭独裁者。与此同时,朝鲜发射一枚弹道导弹(大浦洞1型),以示庆贺。紧接着,召开最高人民会议,修改宪法,以宪法背书的形式,实现了从“主体思想”到“先军政治”的国家路线转换——此乃“金正日时代”的开端。
在金正日政权初期,平壤对北京相对比较疏离。一方面,彼时的中国,尚未坐成经济大国,国内面临国企脱困等种种问题,在国际上比较低调,对朝鲜的影响力也日益低下。另一方面,在金大中执政时期,“半岛统一”声浪甚高,朝韩关系如日中天,2000年平壤朝韩峰会之后,韩国经援成为朝鲜的经济支柱。同时,华盛顿对平壤也比较“低姿态”。为解决第二次朝核危机,克林顿政权时期,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甚至亲访平壤。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之对平壤“鞭长莫及”,便可想而知。所以,金正日上台6年之后,才于2000年5月,首次访问了北京。
在金正日政权初中期,平壤一直在谋求跟美国“单挑”。而如果没有布什上台及其上台后发生的一切,这种可能性也未必绝对不存在。甚至在小布什已经把朝鲜钉上所谓“邪恶轴心”的耻辱柱之后,2002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平壤闪电访问时,金正日还请小泉给白宫捎话。但后来,随着布什全球反恐战略的全面铺开,日美军事同盟强化,金大中下台,“统一”的构图渐行渐远,韩国也越来越现实……对朝鲜来说,外部环境开始恶化。这时,对北京的依存才重新变得重要起来,这一点,从金正日访华的频度上亦可见一斑:越往后越频密,死前一年,拖着病体,连续三次访华。
平壤对北京的“温差”,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大气候”日益趋冷,使朝鲜当初的乐观预期彻底落空所致;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日益做大,在国际社会发言权大增,尤其是看到朝核危机泥淖化、长期化的危险,也不利于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所以开始主动出牌,寻求朝核问题的解决之策。2003年8月,在中方的多方斡旋下,首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至此,开始了以六方会谈框架解决朝核问题的新时期。该制度在创设之初,在国际上颇受好评,被认为是以多边机制解决地区性矛盾的一个创举。彼时正值所谓“胡温新政”时期,中国作为六方会谈的“始作俑者”兼主席国,俨然一副“负责任的大国”勇于承担国际事务的模范姿态。
然而,现实无情地嘲弄了中方宏大叙事的外交战略和良苦用心:经过历时六轮马拉松式的谈判,2009年4月,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朝核问题归零。作为主席国,中方好不尴尬,也很搓火,一度削减了对朝经援,以示对这个“坏孩子”的惩罚。回过头来看,平壤从开始到最后,其实始终在玩弄法律和文字游戏,以所谓“阶段性弃核”为砝码,来博取实利。应该说,基于对朝鲜政权实质及其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致力于核开发的根本目的的理解,至少在六方会谈后期,北京对平壤内心的真实企图是有所了解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中方也看到从经济上牵制朝鲜的构图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特别是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欧日自顾不暇,而中国则靠4万亿元的救市效应,一举稳坐世界老二。结果,对朝经援和投资不仅未减,反而有所增加。这方面,甚至引起了日美的恐慌。日本媒体曾报道中国对朝鲜罗津港的租赁开发条约,认为其“不平等”堪比战前日本对“满洲国”的开发。此评价当否另当别论,但客观上,以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渗透,日美确已难望项背。
而与此同时,金正日健康日益恶化(据西方媒体报道曾来中国治疗),北京当然不会无视“后金正日”时代朝鲜的权力移交问题和最坏情况下的风险管理及其应对预案。对北京来说,无论从朝鲜自古受周边大国左右的历史传统(或曰宿命)来看,还是从现实的国际政治“力学关系”来看,“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政权,几乎只有亲中或亲美两种可能的选项。基于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立场,北京必须力保实现前者的选项。如此,便能理解为何近年来,连续有数名大陆“国际片”权威人士因朝鲜问题而被捕判刑,如前驻韩国大使李滨、前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及前世界史研究所朝鲜问题专家李敦球等。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包括金正日的健康问题在内的、涉及朝鲜最高权力的信息,早已被北京视为关涉自身国家利益的“核心机密”。
因此,西方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方近年来在朝鲜问题上形成了两条方针,一是“无核化”方针,二是“维稳”方针——即维护朝鲜半岛的现状与稳定。因为对北京而言,朝鲜即使作为一个有核国家,其核武对中国的威胁并不大。而其在政权转移的过程中,如果突然崩溃或陷于动荡的话,难民的大量涌入等风险则更加现实。更恐怖的一种前景是,朝鲜突然国体崩溃,三八线以南的美军介入,甚至基地北移,中国将失去朝鲜的战略缓冲,而不得不隔江与美国对峙,那无论如何是比现状的任何风险都要严峻得多的局面。
从这种视点出发,也能理解北京对以金正恩为核心的平壤第三代领导体制的认可。西方媒体注意到,在金正日猝死之前,大陆从来不曾正面报道过金正恩的来访,虽然朝方立“储君”已近三年,且金正日不止一次携正恩赴北京“托孤”。据日《朝日新闻》报道,2009年,朝方曾向中方正式通报接班人问题的方案,得到北京方面三条反馈:1、反对世袭;2、改革开放;3、弃核。
就是说,至少在两年前,中方并未承认金正恩作为权力继承人的合法性。当然,北京承认与否并不是决定性的,但作为地理上“唇齿相依”、历史上有所谓“献血凝成的友谊”的血盟国家,这种认可却也不完全是形式问题。从两年前的不认可,到两年之间的暧昧沉默、不予表态,到此番的高调承认,如此“脑筋急转弯”的背后,一方面是事态毕竟过于突然,突然到任何人都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只能说,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承认其合法性,并助其平稳过渡,是风险最低的选择。
作者:刘柠,《纵览中国》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05
(82)
- 汪洋籲當「人官」不當「狗官」
- 达芬奇杠上央视, 造假还是被造假?
- 中国调整海外能源争夺战略
- 扁祭文談坐牢:背台灣十字架
- 中国华为被指向伊朗卖新闻封锁技术 美议员要求调查
- 分析人士:美国调整国防战略 扩大亚太军事部署
- 奥巴马公布削减预算后的新国防战略
- 阿克曼:中国要翻过一堵大墙
- 台湾总统选举马蔡各自深入对方票仓
- 对12.28新疆皮山事件的严正声明
- 陈水扁今晨出狱为岳母奔丧
-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今日正式召开
- 兩名台灣女留日學生遭亂刀刺頸亡
- 扁為岳母奔喪,大批警力戒護
- 企業界挺九二共識 徐旭東大方比V
- 興票案律師:宋參選 被李登輝操弄
- 周美青現身,選票跟著來?
- 台陆委会: 美方支持马政府两岸政策
- 中国收购欧洲,龙票引起争议
- 世界媒体看中国:文化政策与习总书记
- 中方拒绝支付欧盟出台的“飞机污染费”
- 中国电视进军美国又有大动作,意在年轻人
- 六四或將成為李源潮的最大政治資源
- 明鏡博客文章將同歩復播
- 网民称赞斯大林干掉毛太子好得很
- 酷酷嫂嘉義高人氣 征服眷村長輩心
- 選前黃金週 藍營大老就定位
- 超級星期天 綠拚10萬人晚會
- 2012年1月4日《明鏡郵報》
- 一部幕后花絮繁多的史诗巨作《金陵十三钗》
- 中國領導人換屆 可能干擾決策
- 女人会让男人变愚蠢吗?
- 独立候选人何平山当选人大代表
- 龙年生肖邮票被指张牙舞爪凶神恶煞
- 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十大挑战
- 胡锦涛的“国际敌对势力论”预示事情正在起变化?
-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劲爆”,可能一个电话就被取消
- 中岛岭雄:台湾选战的核心
- 中国政府只知道控制文化........
- 中国资金渗透亲民进党的选民基础
- 洛阳一天两起拆迁自焚 一重伤一未遂
- 东莞村头村拦路抗议特警清场
- 网络传出朝鲜兵变消息?
- 美助理国务卿访中日韩谈朝鲜问题
- 胡锦涛新年党刊发文,全党抵御西方文化
- 不要冀望於中國太子黨
- 姚監復:林彪集團不能定為“反革命集團”
- 中國有句古話:“欲變其國,先變其史”
- 2012年1月4日《歷史日報》
- 《毛主席的煉獄》:從荒誕中拼貼出真實
- 林彪提出培養和選拔幹部的三條標準
- 秦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如果我们真把藏人当作同胞
- 乌坎村民向维权律师刘晓原求助
- 中国的太空计划雄心勃勃
- 中国各地纷纷上调工资吸引农民工
- 艾未未税案第二季:行政复议启动
- 前蘇聯外交官稱林彪飛機是被“擊落”
- 2012年股市开门黑给我们什么警示
- 刘洪波:在中国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很随意
- 美国将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战略
- 欧盟就禁止进口伊朗石油达成共识
- 金正日与北京的爱与痛
- “最美妈妈”吴菊萍遭遇“道德逼捐”
- 南昌小学生关于帮扶摔倒老人作文遭老师批驳
- 佛州冰凍 檀島巨浪 全美天氣錯亂
- 台湾的大陆移民如何看待大选
- 中國駐羅馬使館關注劫殺華僑事件
- 墨西哥大巫师预测奥巴马将不会连任
- 驾驶员雪中超速致客车贵州境内坠桥18人死
- 陈水扁获准明日出狱为岳母奔丧
- 中共領導人要求加強「宣傳戰線」
- 窃贼功劳:传山西焦煤原董事长白培中被双规
- 台灣大片中國上映刪減 九把刀不會到大陸宣傳
- 破央視獨大 地方衛視自辦春晚
- 美国削减国防开支 奥巴马将宣布新国防计划
- 台灣留日女學生亡 父疑熟人所為
- 習近平,已開始謹小慎微地打牌
- 新餘人大書記 涉嚴重違紀被查
- 津巴布韦工人称遭中国承包商虐待
- 中国资金攻入在台湾野党势力范围
- 昂山素季:緬甸將在她有生之年實現民主
-
▼
1月 05
(82)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明鏡月刊》何頻 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注定是中國世紀。 這並不是說,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超級霸權,也不是說中國模式可以和民主社會瓜分天下。而是說,中國將從一個一黨獨裁國家,建立起民主憲政體制;從一個貧富懸殊巨大、官僚資本控制一切的國家,建立起社會福利保障機制和公平開放...
-
未普 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被胡锦涛和温家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外界对此错愕不已。错愕的外界纷纷在问,薄熙来到底为何被免职? 中国官方给出的理由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温家宝在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和一些分析文章来看,胡温搞...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七一”大游行。尽管高温酷暑,游行整个过程持续了6个多小时,队伍穿越市区,道路交通和公交运营受阻。 组织者称,参加人数达40万,几乎是去年的两倍。警方估计的人数仅为63000人,但也是2003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
-
《明鏡月刊》何頻 (續昨)當今中國的官僚層,畢竟不是殺人放火出身的那一代所謂建國者。即使他們身上可能有一張假文憑,但他們對知識的看重還是真實的。他們了解世界,內心世界也是開放和多元的,他們甚至比民眾更了解現行體制的弊端和無可救藥,更痛切地知道,只有建立起民主機制,才能解除...
-
香港新聞自由爭議是偽命題。媒體霸權的偽善和違反專業的操作,以新聞自由之名誤導讀者。 賈選凝,一九八八年生於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碩士。現為香港媒體從業者。專欄文字散見於《信報》、《南方都市報》。 香港一些媒體從業者在回歸前後,一直評說香港沒有新聞自由。這種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