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聯合報
重慶和薄熙來,是這次中共人大會議的大熱點。薄熙來侃侃而談,但重慶的前景仍未能撥雲見霧,薄熙來的政治行情仍是雲罩難測。
薄熙來昨天大致回應三方面問題,一是對王立軍事件,他用「小抄」朗誦,即用官方標準答案,但他同時又為王立軍說了好話,但重點是為自己定下一個「失察」的責任定位;二是談重慶「打黑」,堅稱其正確,還要打下去;三是對自己的前程,低調少言。除此之外,為家人家事辯解,看上去像是個加插的節目,符合一向自我又強勢的薄氏風格。
薄熙來昨天出場,基本上是利用人大這個舞台,對王立軍事件全面消毒的連環安排中。
此前各方都相信,這一事件可能要延宕到人大政協會議後再作處理。北京方面甚至傳出預訂在四月一日左右,公布調查結果。
但重慶方面有些耐不住性子,大會開場後,步步消毒連環出手。重慶的發言人先稱,要帶王立軍回重慶,是「絕無此事,純屬造謠」。
接著重慶市長黃奇帆接受電視台訪問,全面推翻外面相關報導,承認他去了成都,但沒有七十輛警車去成都包圍領事館之事。
其次,薄熙來和黃奇帆對於王立軍在擔任重慶副市長兼公安局長之後的工作有意見。黃奇帆稱,王立軍「當了一年多副市長還像個局長」,因而在今年調整了他的分工,這項調整也應得到薄熙來的首肯。
至此,一幅新的構圖出現。一個副市長患了神經病,跑到領事館的結論浮現。但黃奇帆這段講話,除四川立即反彈之外,還引起高層的不滿,直接反應,是那段電視採訪視頻被要求撤下。
重慶團昨天的由開放變為部分獲准採訪,自有些學問,已經折射出王立軍事件,還沒有那麼快就了結。甚至會間有傳言,說中共最高領導人出席會議時,嚴詞苛責王立軍事件,指其「叛黨叛國」,這令之前盛傳精神病說的結論,可能難以兌現。
薄熙來公開露臉澄清一些事情,但重慶的事還難以就此了結,而重慶的事拖得久,對薄熙來的政治生命,就越有殺傷力。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三月
(1978)
-
▼
3月 10
(73)
- 處處見“綠意”的台北國際書展
- 堪薩斯州初選大勝 桑托榮信心增
- 核灾难造成日本的新歧视
- 穩華府則台海可保 失華府則不戰而危
- 美国大选之疯狂吸金术
- 中国害怕朝鲜重蹈前东德“覆辙”?
- 俄國再次爆发抗议普京的示威
- 被“盯梢”的乌坎民主
- 馬英九的不沾鍋難煎政治牛
- 特首選戰變抹黑戰 北京發火喊停
- 特首選戰變抹黑戰 北京發火喊停
- 核電「關閉」惹議論 兩會委員急忙解釋
- 兩岸研互設辦事處 提升雙向合作便利民眾
- 許家屯計劃出兩本新書
- 中共嚴控王立軍案變唱黑打紅
- 台灣國安局長﹕習近平最了解台灣
- 薄熙來由頭到尾搶溫家寶鏡頭
- 特首選舉 具中國特色的香港新聞
- 林毅夫妻:活百歲為返台
- 汪明荃:明星政協不是花瓶
- 美國以雙簧一軟一硬 奧謀連任緩圖伊朗
- 《文匯報》前記者姜維平斥薄熙來說謊
- 薄熙來用人失察 十八大風雲莫測
- 郑酋午:普京王者归来从长远看对中国不利
- 黄亚生:中国模式不存在 印度或超越中国
- 兩會未見習近平夫人彭麗媛
- 毛新宇称爷爷没留稿费我们也不想弄金山银山
- 周強談吏治:我不是裸官
- 張高麗:不存在「天津模式」
- 洛桑桑蓋:北京強硬政策導致自焚
- 王梦恕:刘志军作风霸道但推进高铁很厉害 我并非落井下石
- 阿萨德:叙利亚做好准备结束暴力
- 中國2月份貿易逆差創十年來新高
- 台灣國安局長:習近平了解台灣
- 薄熙來「用人失察」等告白 官媒不報
- 薄熙來主動退出中共18大的姿態?
- 王炼利:给“建造保障房运动”划上句号
- 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需要劫富济贫?
- 康生:不同意林彪要求把《黨章》草案中他那段刪去
- 贺龙之女:制止文革大字报网上流传
- 號稱林彪寫給黃永勝的信,是林彪的筆跡嗎?
- 胡锦涛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要求确保西藏大局稳定
- 西藏流亡政府首脑在西藏抗暴53周年纪念集会上讲话
- 华府举办《浴火袈裟》发布会,吁关注藏人遭遇
- 海外藏人及团体聚集纽约注藏人自焚
- 2012年3月9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3月9日)
- 2012年3月9日《歷史日報》
- 中国是全民腐败吗
- 中共高层的精神分裂症
- 不甘寂寞的太子党们在两会期间竞相出洋相
- 中国用人民币向美元发动主攻
- 吴邦国:理直气壮地坚持人大制度
- 德国各地纪念西藏起义53周年
- 台湾政府为灭禽流感忙灭火 火却越烧越大
- 前白宫官员出书披露美国对台军售幕后
- 雷锋精神遭遇网络时代挑战
- 藏人在纽约示威敦促中国释放顿珠旺青
- 更好体察民情需增加基层代表名额
- 被警方带走的人大代表仍“被失踪”
- 港特首候选人梁振英否认弄黑材料
- 二十一世纪:中美谁主沉浮
- 薄熙来首次就王立军事件公开表态自称“用人失察”
- <刑诉法>修改热议,律师学者齐建议
- 青海藏民与公安冲突 警方开枪至少一死两伤
- 中国人权守护者:2011年是10年来中国大陆人权状况最糟的一年
- 大赦国际等团体开新闻发布会 吁中共正视西藏自焚事件
- 重庆团记者会百名记者被拒入 薄熙来称坚持打黑被抹黑
- 陸房市量縮價跌 陸民仍買不起
- 太陽能發電 大陸市場前景俏
- 專訪:烏坎村長林祖鑾 他領導烏坎從抗爭走向自治
- 蒯轍元:既得利益集團是改革最大阻力
- 雲霧未散 薄熙來前景迷濛
-
▼
3月 10
(73)
-
▼
三月
(1978)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重慶模式所代表的,是增加中央集權,廣東模式所呈現的,則是減少政府權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認為,增加集權或減少政府權力的辯論,不會因為薄熙來的下台而消失,...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中国官方说,英国商人海伍德可能被人下毒谋杀,谋杀的说法在中国政坛引起巨大震荡。 路透社引述两个了解中国警方调查的消息人士说,英国商人海伍德威胁要曝光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试图向海外转移财富的计划。 这是去年11月海伍德死亡以来首次披露他被谋杀的动机。海伍德之死成了断绝薄...
-
【明報專訊】近遊青島,體驗全國最長、世界第三的海底隧道,乘公交才兩元錢,比起過去乘渡輪到黄島便捷多了。可是,不解的是連接青島與黄島之間緣何要同時建隧道與大橋?當地居民在回答這個疑問時,不無調侃的說,我們太有錢了。 膠州灣大橋流量不達標 黄島不算發達,居民也不多,如果完全按照民用需...
-
中國模式,不只一層意義,表面看是國力提升,已踏入強國地位,成了一個楷模,叫大家來學習;深層意義卻提醒別人,中國之所以成功,全靠倒模。比如資本主義,原本是個普世價值,卻在西方發源,實行社會主義的中國,掉頭搞資本主義便不好說,於是說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說穿了,中國模式,就...
-
胡績偉受到自己參與建造的體系的報復 为民权保障而死的杨杏佛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官员的腐败及影响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幕后人物——汪道涵 一定要设法让年青人全面了解真实的文革 文明与野蛮----美洲印弟安人的命运 “大跃进”中人民司法的跃进 文革结束后如东头号美女巨贪...
-
大多數人對林彪事件回歸正常理性心態 司馬遷是中國最好的歷史學家嗎? 高华和他的著作:当代中国不多见的良史 张鸣:高华揭开中共崛起机密,打破毛泽东神话 袁世凯孙女:八年改造 什么状态我都能活 斯大林比希特勒更有性格優勢 2012年1月4日《歷史日報》 明鏡博客文章將同歩復播 指控我...
-
倫敦大英博物館通過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長河中的同性戀現象。 這一名叫「同性戀小史」(A Little Gay History)的指南匯集了從古埃及莎草紙、古羅馬沃倫杯(Roman Warren Cup)上的色情圖案,到大衛-霍...
-
自濟南中院官方微博開通以來,有一個特殊的小欄目,叫做「法律格言」,經常發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對薄熙來的審判,踐行了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這正是依法治國、依法反腐的「持國」之道。 據大公網報道,自濟南中院官方微博開通以來,有一個特殊的小欄目,叫做「法律格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