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作者 方华
听众朋友,路透社今天自北京报道说,中国当局通过修改刑诉法来加强对异议人士的打压,这一修改案继续允许警方对异议人士进行秘密拘捕,对此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以及许多人权团体表示愤怒,他们指责当局把这种“强迫失踪”的 做法合法化。维权律师高智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等都曾遭遇“被失踪”。曾被软禁在家的活动人士胡佳称这个条款为“克格勃条例”。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表示,1979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在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情况下需要修改,新修刑事诉讼法草案纳入“尊重和保障人权”文字。王兆国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共110条,“尊重和保障人权”已被写入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他说,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刑事诉讼法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这一宪法原则。刑事诉讼法与赋予和规制刑事诉讼中的职权机关权力、追诉犯罪、保障公民权利密切相关,有“小宪法”之称。修正案中有关逮捕与监视居住的条款,引发关注人权的律师与社会公众的关注,他们视这一条款为当局立法将类似艾未未事件的“强制失踪”合法化。
王兆国称,修正案(草案)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严禁刑讯逼供,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为从制度上防止刑讯逼供,修正案增加规定了拘留、逮捕后及时送看守所羁押,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和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影制度。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逮捕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被逮捕人的家属。但其中“有碍侦查”情形的界限比较模糊。同时,把拘留后因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情形,仅限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并规定有碍侦查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就秘密逮捕问题,艾未未向接受路透社指出,这反映出当局目前的心态,没有信心,心虚害怕。这是对司法制度以及对公民安全的一个严重威胁。路透社强调,艾未未本人去年就曾被秘密拘留81天。
另外,中央社报道说,中国修订刑事诉讼法,律师辩护权遭质疑。有香港记者询问,中国法律工作者关心,新修订的、被认为有进步的条款能否落实?担心执法人员违法行事,或像律师想见当事人却见不著,如何申诉?而中国大陆律师还希望当事人受侦讯有在场权,而非事后才见得到当事人,但此次修法并未开放,原因为何?中国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郎胜指出,如当事人因案被监视居住,新条文规定执法单位要「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也明确规定律师可以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防止执行过程中违法。他说,新条文规定,律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若遭执法机关违反法律规定阻挠律师行使权利,律师「有权申诉和控告」,以「保障律师能够顺利履行职责」。至于新条文为何未开放律师在当事人接受侦讯时在场,郎胜并未回答。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三月
(1978)
-
▼
3月 09
(72)
- 服精神藥物? 台灣法務部:扁同意 家屬知情
- 網民對兩會的疑惑
- 民主升級 邁向政治大國之路
- 獨立監督才能收反貪打腐之效
- 「不急著下判定」?「最好等老闆下台後再開會」?
- 終院提請釋法 體現「一國兩制」
- 廣東省長朱小丹看烏坎:改變「亂舉」情況
- 蕭海燕﹕奪權者之戰還會殘殺多少無辜?
- 選情雖云出乎意料 進程陣痛仍有得覑
- 陳文茜:當中國也陷入經濟漩渦
- 重慶官員不同回應
- 內幕傳聞不絕 王立軍案疑點重重
- 既問心無愧,何妨休假避嫌?
- 貪財•好色•可能涉黑
- 靈境胡同:王光亞明年退休?
- 自由派與新左派
- 惠東鎮壓示威 封村拘百人
- 香港特首選戰亂局降溫不易
- 「小圈子」選舉 程序增加 麻煩多多
- 痛心認用人失察 薄熙來以退為進
- 書記和校長劇烈內鬥,鬥得復旦人事大地震
- 海淀警察:民众见人大代表是非法行为
- 叙利亚反对派拒绝安南对话建议
- 以色列总理重申军事打击伊朗决心
- “中国人权状况恶化至十年最糟”
- 被警方带走的人大代表仍“被失踪”
- 王立軍為何要去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 李迅雷: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被低估了多少?
- 杜邦商业间谍案追根溯源到中国
- 三一零呼吁: 請華人發出正義的呼聲
- 林彪抨擊美國實際是“醜國”,專幹壞事不幹好事
- 中国“裸官”简史揭秘:官员的出逃路径
- 陶郁:中国对外援助碰撞国际规范
- 張春橋聽到林彪死訊:今天我花錢請大家乾一杯!
- 孙立平、秦晖:过渡性制度不能固化
- 薄熙來相信胡錦濤最終會去重慶視察
- 呼吁全国人大检讨和纠正现行民族政策
- 2012年3月8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3月8日)
- 2012年3月8日《歷史日報》
- 薄熙來入常?須「摸底投票」
- 被警方帶走的人大代表仍「被失蹤」
- 北韓美國突然「調情約會」是要甩掉中國?
- 薄熙来首次对王立军事件公开表态
- 挺薄熙來 周永康肯定五個重慶建設
- 對中國民主選舉有幾大迷思
- 薄熙來:從未料到王立軍出走
- 德国专家谈中国经济走向
- 西藏起义53周年 德国十余城市集会纪念
- 人大:危害国家安全可秘密拘捕
- 青海军警向藏人开枪 一死二伤
- 美国会报告:中国打台湾前先打美国
- 薄熙来重庆代表团露面首度谈王立军
- 藏族女作家唯色呼吁藏人停止自焚
- 看中国刑诉法修正案与秘密拘捕问题
-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国际排名仅列全球第132位
- 美国会报告:中国网络间谍对美国军方构成威胁
-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 银行下岗职工总行请愿被阻 维权者试图向代表谏言被扣押
- 台数千猪农立法院外集结 抗议马政府开放政策
- 上海两会访民遣返后拘留 访民透露敏感年截防措施
- 中國不保八走出正確一步
- 新疆發生規模6.0地震
- 粵省長:香港個媒挑撥兩地關係
- 薄熙來:有人給我潑髒水
- 小心外交陣線外弛內張問題
- 人大重慶開放日 上百記者被阻入內採訪
- 烏坎經驗的創新意義
- 下屆人代選舉 首次城鄉同比例
- 胡德平﹕潛規則成改革阻力
- 鄭宏泰﹕中產階級好痛
- 拒答丁子霖是否愛國 梁避談六四 政綱百多字談政制 稱留討論空間
-
▼
3月 09
(72)
-
▼
三月
(1978)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
-
自由亚洲电台 星期六,在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藏人游行集会,纪念西藏人民抗暴起义53周年同时抗议中国现行的西藏政策。 在纽约,大约2千人游行前往联合国总部,高呼西藏自由和达赖喇嘛重返西藏等口号。在中国狱中的藏族电影导...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文革“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說法,怎能自圓其說? 1971年江青为何亲自为林彪照相? 道光皇帝谕旨里的黑色幽默 林彪是怎樣當上黨中央惟一副主席的 李先念与江泽民的九次通信 中国首任外交总长陆征祥为何要当比利时修道士? 胡耀邦推倒李立三“苏修特务集团头子”结论 李立三...
-
核心提示:当地时间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在接受俄罗斯一家自由派报纸采访时严厉抨击普京“可耻”、“令人尴尬”,并称自己为此前积极支持普京感到“羞耻”。戈尔巴乔夫称,他将参加俄罗斯12月24日抗议杜马选举结果的示威游行,并可能发表演讲。 俄罗斯示威民众计划于12月24日举行新一轮大...
-
牵动世界舆论和媒体关注的陈光诚事件,在陈光诚改变心意要求前往美国、美国政府欢迎并表示即刻给予签证、中共当局也表示陈光诚有出国自由、可依照申办护照程序办理手续的情况下,可以说如无意外,会以陈光诚的出国落幕。 有舆论评论说,这是一个“...
-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異議人士陳光誠出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突然表示擔憂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想要赴美,突如其來的發展讓美國政府淪為各界批評的箭靶,痛罵美國在處理陳光誠問題上「太傻太天真」。 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福斯特批評美國展現出難以置信的天真,「從參與談判的美國國務院官員的...
-
中國人民銀行昨晚宣布,自今日起調降存貸款基準利率,存款基準利率調降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調降0.31個百分點。歐洲央行(ECB)也降息1碼至0.75%的歷史新低,並把存款利率降至零;英國央行啟動第3輪量化寬鬆(QE3)。中、歐、英央行紛紛祭出新的寬鬆措施,反映經濟成...
-
上海給了美國史學權威施展獨到功夫的良機 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最出英雄? 一部辛亥史,半部在江南 朱德长达六年的革命军阀生涯 日本靖国神社参拜问题追溯 关于田家英死亡之谜——兼与曾敏之先生商榷 黄侃看胡适 1923年蒋介石的苏联之行(下) 1923年蒋介石的苏联之行...
-
VOA记者: 张永泰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 张永泰 台湾公正选举国际委员会记者会 由国际人士组成的台湾公正选举国际委员会表示,台湾这次总统和立委选举,台湾民众大致展现了自由的投票意志,不过,在选战当中,仍然有不公正的地方。 由彭明敏基金会邀请,来自于8个国家,21位观选员组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